[新闻] 他连续两年警告:千万不要太早买房! 关

楼主: Ho1liday (江湖唯有英雄志)   2023-04-03 21:42:39
ETtoday
他连续两年警告:千万不要太早买房! 关键原因曝
记者邱晟轩/综合报导
一名网友过去曾在网络论坛发文,主张“千万不要太早买房”,他表示对于收入不高的年
轻人而言,不要急着买房子自住。一年过去了,这位网友二度发文同样维持这样的看法,
他直言“针对收入不高,想买房自住的一般普通人,不要太早在年轻时买房”。
这名网友过去曾以“不要听说房子以后会越贵就买”、“工作调动的可能”、“不能保证
房价永远不会跌”等观点,主张年轻人不该太早买房,而是应该先租房,投资最基本的金
融股或ETF等,力求稳定不赔钱慢慢赚最快;如今,过了整整一年,他持续保持相同的看
法。
一、现金流的差异
如果有两个人工作条件相同,都是28岁月薪5万,身上有400万的存款,一个决定买1000万
的房子,一个决定租房一个月2万元,省下的头期款和每月房贷份额拿去投资,会发现两
人现金流的差异非常大。
假设选择买房子的人,头期款和装潢费用共花了400万,每月还款金额2万7千元,约剩下2
万3千元的生活费,几乎无法再有多余闲钱可以存。相对地,选择租房子的人可以拿着省
下来的钱投资,以购买基金为例,一年配息约25万5千元,房租一年约24万,不但打平甚
至还有剩。
此外,选择租房子不是让自己一直付租金,而是让自己能够省下更多的钱来投资,建立自
己的被动收入,长期复利下来可是非常可观的。如果持续累积本金,累积到被动收入大于
房贷,就可以用配息去还房贷,等于多一个人在帮你赚钱。
二、太早在年轻时买房阻碍生涯发展
太早在年轻时买房,可能会阻碍生涯发展。他以A和B两个人为例,A为了要付房贷,可能
不会轻易地去换工作寻找更好的机会,而是会持续投资自己增加自己的工作能力。这样做
可能会让他守住现在这份工作,但一旦生活费用增加,例如结婚生子,他就可能会因为财
务问题而去兼职。如果遇到疫情或裁员等情况,身上资产又都Allin在房子上,这样的情
况可能会让他很头痛不知道该怎么办。
B则有更多的选择。他可以持续增加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余裕的钱可以投资自己,持续进
修,或到外地寻找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因为他本来就租房子,不需要同时付房贷又付房
租,只是换个地方租而已。工作机会更多更好,收入也能提高,过了几年收入还可能比现
在多个5-10万。有更好的能力和资产累积足够充足,当工作更稳健时再来考虑买房可能会
更实际。
三、年轻时缺乏足够的房地产知识
年轻人刚踏出社会,并不容易立刻拥有充足的房地产知识。很多人因为担心房价持续上涨
,就贸然下手购买房产,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例如,买下预售屋
后,建商倒闭无人接手;或者买下新成屋后,发现尚未成立管委会。入住后,发现邻居来
来去去频繁,警察也时常进出,甚至还有住客去世。这样的房子你敢买吗?至少要有能力
判断哪些社区是正常居住环境。
有些人会觉得房价未来会持续上涨,就买下大型的透天厝,却没有充分考量自身需求。这
样的买卖不但浪费了多余的空间,还增加了不必要的房贷负担,浪费了许多机会成本。
房地产交易涉及许多细节,并非能在短时间内判断出来的。需要花时间观察和累积经验。
就我个人而言,虽然目前尚未准备购买房产,但我已经开始学习相关知识,让自己做好充
分准备。
四、缺乏媒体识读判断能力
(一)房价只涨不跌?
许多人因为看媒体报导或评论,认为房价永远只会涨不会跌,并且不断被告诫现在不买以
后会更贵。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去年说房价涨一千万,现在真的涨了一千万吗?即使实际
上下跌,还是有些人会说“房价没跌哦,房价还在继续涨”。
然而,就目前美国、台湾升息的阶段、交易量持续萎缩和平均地权条例通过后,短期内再
有大幅涨幅很困难。除了特定地点外,现在买的房价不一定能保证未来10年或20年后的房
价,甚至可能持续缓跌。这时,有些人可能会说“房价下跌对自住没什么影响”,但事实
上,如果之前房价上涨时没有及时卖出,赚到的钱最终还是要缴给房贷,涨跌对大多数人
来说其实没什么影响。
(二)少子化影响
随着台湾少子化趋势逐渐显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对购屋产生疑问。他们认为自己买不
起房,也不需要买,因为父母已经拥有不止一套住宅,他们可以躺平住家里等继承,而且
另一半家中也可能有房子。这些年轻人认为没必要在房价不断飙涨的情况下拿30年的青春
换一套房子,而是可以将资源用在旅游、投资或出国留学等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三)房价所得比过高
根据台湾经济研究院的文章,世界银行提出合理的“房价所得比”应落在四至六倍间,若
过高将会排挤正常消费并降低生活品质,勉强购屋将长期成为痛苦的屋奴,对经济也会造
成无形的损害。而内政部不动产资讯平台公布的资料(2020年第三季)显示,全国的“房
价所得比”为9.19倍,比2019年同期增加0.72倍;而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
雄等六都的房价所得比分别为:15.29倍、12.16倍、7.93倍、9.98倍、7.54倍、7.65倍,
且均比2019年同期上升。以世界银行的标准而言,台湾人民普遍的购屋压力早已是不可承
受之重。
现在20个年轻人买房大概有19个家里会帮忙出头期款或帮忙负担,完全已经超出合理可负
担范围。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2472379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