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欺赚翻却老从最低刑量起 法官示警:最后是害到自己
2023-04-02 06:42 联合报 记者王宏舜 台北
行政院成立“打诈国家队”力图压制猖獗的诈骗集团,但能否对症下药?恐怕大有问题。
一名资深法官分析,我国银行帐号、移动电话门号取得容易,几乎不需要成本,成为诈骗
集团最有利的犯罪工具,法院明知贩售帐户、门号和诈团高度相关,要法官重判却“判不
下去”,若能仿效日本制定“不正交付帐户罪”,多管齐下问题才有解。
“不正交付帐户罪”是避免人们随意将帐户交给诈骗集团使用,也不用考虑诈骗有无成功
即可处罚,但有法官疑惑若新增此罪,如何与帮助诈欺、帮助洗钱罪竞合或区分?
诈骗猖獗,“约定转帐帐户”因转帐上限比较高,若成为诈骗漏洞,失金数额较大,不过
因转帐金流明确,要调查款项去处反倒不是难事,容易出现断点的传统电话诈骗,却历久
不衰。
一般诈骗案中,能抓到车手的案件机率微乎其微,会有“车手”的诈骗案件,一种是面交
,另一种则是车手到ATM自动柜员机提款。在电话诈骗案件盛行约20年后,现今的诈骗集
团“没那么傻”,罕少再透过车手面交,以免陷入警察将计就计圈套,利用ATM汇钱、取
款,因有“时间差”,当被害人恍悟上当报警时,钱往往被“秒领”。
检、警后续能追查的,基本上只能抓卖帐户的人,这也是目前诈欺案类的最大宗被告,和
较复杂、上游的洗钱没什么关系,在经过多年的宣传与新闻报导后,提供帐户的被告基本
上都知道帐户是要卖给诈骗集团,甚至诈团也会教导“自保之道”。面对侦查、审理时,
这些贩售帐户的被告多半仍称“找工作被要求提供帐户”、“遗失”,却难以解释何以帐
户里都没有存款,或是甫开户就掉了存摺。
一名法官指出,兜售帐户获利不过千元,也很难有参与诈欺的一刀毕命证据,大多数法官
很少判重刑,但银行端应落实防制宣导、清查不符常规的情形,“杀头的生意有人做”即
便洗钱、诈欺罪有刑罚,但实务上往往“抓不到”。他说,现在有许多年轻人开着跑车炫
富,出入八大场所,“钱怎么来?”
这名法官忧心地说,有些社会底层的年轻人或许不会念书,却认为参与诈骗是“翻身”的
机会,加上不易被抓到,大家都想赚快钱;诈骗集团组织断点多,车手不见得认识车手头
、车手头也不见得认识机房人员,甚至机房也不知道幕后操纵者是谁,上游的联络方式用
了几天就更换,难以缉获。
有基层法官认为,老是从最低刑开始量刑,“最后就是害到自己”,法官的量刑对社会具
影响性,再加上行政监理无能、行政失能,等于是放任诈欺横行。
诈欺为人诟病的包括量刑过轻、逮捕率过低,且缺乏有效的管制措施。法界人士指出,当
开户容易、手机门号易取得,无形给了诈骗集团轻易接近犯罪的工具,政府要管制人头、
“王八卡”并不困难,只是要看愿不愿意管、想不想管罢了。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707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