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上下游
2.记者署名:
林吉洋
3.完整新闻标题:
后壁农地种电真相:以“农电共生”之名绑地 青农跳脚,地方忧:俗女村恐变光电村
4.完整新闻内文:
后壁位于嘉南平原的核心地带,早年因纪录片《无米乐》感动无数台湾人,近年因电视剧
《俗女养成记》再度爆红。后壁也是全台最大稻米生产专区,历年冠军米竞赛常胜军,后
壁人更自豪拥有“完全不输池上伯朗大道的稻浪美景”。然而近期传出光电商大举签约绑
地,让地方人士担忧稻米之乡就此变色。
先前媒体报导业者是以农地变更方式开发光电,中央与地方政府随后皆声明不会允许良田
种电。但《上下游》深入查证发现,本案并非走农地变更途径,而是农电共生模式,业者
先以农业设施名义申请兴建温室,第二阶段再装置屋顶光电。
然而台南过去就是农电共生失败案例最多的县市,至今仍有许多被废止的假菇寮尚未善后
,还遭到监察委员纠正,岂料又有能源业者卷土重来。更有消息指出,除了后壁区被绑地
60-70公顷,白河、水上被绑约面积更高达500公顷。
后壁观光业者:光电板正在剥夺青农跟农村的未来
菁寮民宿业者王家曼反对光电进驻,她的人生宛如真人版“俗女”,2011 年辞去台北产
品设计师工作返回故乡台南,因为看到许多欧美旅客想体验台湾农村之美,于是不顾众人
看衰,在后壁火车站旁开设自行车出租店,设计地图导引游客漫游后壁,经营十年已小有成
果。
王家曼规划以台南 82 县道为主题,向东可往白河看莲花,向西也可以到后壁看稻浪,但
是光电一来,却可能害稻乡景观走调,让她第一次产生“不如归去”的念头。她自称“环
保咖”,支持反核跟能源转型,但她发现台湾的绿能已经变成“商人套利游戏”,四处侵
占农地,政策草率莽撞。
身兼商圈总干事,王家曼认为观光旅游倚靠的是当地产业的文化底蕴,“景观只是农村表
面,更重要的是维系农产业的完整性”。她强调,“菁寮过去只剩老人守着大房子,现在
好不容易有新的机会,昆滨伯那一代老农凋零后也有青农接手。但是越来越多太阳能,却
会剥夺青农跟农村的未来。”
后壁承租农地相当竞争,光电挟高额租金进场,压迫专业农民
后壁青农联谊会会长林柏宏从小在稻田里长大,对土地有浓厚的认同感,长大后回乡务农
。他充满企图心,陆续承租17公顷稻田,还借贷投资农机与设备,透过专业化及规模化,
每年稳定收益可破百万。然而连续三年碰到旱灾休耕,只能咬牙苦撑,现在传出光电大举
签约绑地,让他更大叹无奈。
林柏宏表示,后壁土地广阔、灌溉便利,适合大面积稻作,培育近百位像他这样的专业稻
农,彼此良性竞争,“后壁看不到闲置农地,一释出马上就有青农承租”。但一般租金行
情约一甲地 6 万,现在光电商一口气提高到 30 至 40 万,造成青农很大的竞争压力。
“毕竟很多老农凋零了,二代接手后对土地跟农业没有感情,完全是看价格租地。”
“光电进场就会压迫到大面积耕作的专业农”,他认为业者现在以温室设施为名开发屋顶
型光电,完全是文字游戏,本质还是农地种电。“我支持绿能,但台湾土地有限,应该鼓
励往屋顶走,如果光电商以农用设施名义就放行,结果就像七股一样,鱼塭被光电占满,
渔民被迫走人。”
光电业务:农电共生,一条龙包套服务
那么光电商到底给地主开出什么条件?又如何维持光电板底下耕作模式?《上下游》透过
签约地主转介,向“精华能源”业务咨询出租开发内容。
在后壁地区游说地主签约的业务人员表示,该公司以“农电共生”模式开发光电,会包办
申请兴建温室、完工后申请屋顶设置光电,铺设面积约三分之一。他强调此模式可让农地
维持农用,不必变更也不影响地主农保身分。
业者提供每分地年租金 3 万元,地主须签20年租约,他强调20年发电期满后,温室设施
可归属地主。不过由于农业设施附属光电必须有农业经营事实,后续会由光电业者负责温
室内农作,专门种植辣椒或香荚兰这类日照需求较低的农作物,经营采“一条龙”模式,
后端也有合作社专门销售,无须地主操劳。
该业务还表示,“精华能源”背景雄厚,目前后壁签约面积已有60-70公顷,周边白河、
水上签约农地更分别高达200至300公顷规模。若所言为真,这波以农电共生为名的光电开
发,将对嘉南平原地景和农业文化造成重大冲击。
经查询,“精华能源”注册为侨外资公司,由于登载电话无法联系,记者查询另外一家“
金华能源”,主管陈小姐表示该公司与“精华能源”合作开发农电业务,确曾在后壁、水
上收地。她强调,公司目前已停止后壁地区收地业务,不排除“有其他同行以‘精华能源
’名义继续收地。”
报导上线后,金华能源公司余姓经理致电本刊,声明精华能源属于侨外资,在台光电业务
委由“金华能源”执行,一年前曾有规划在后壁地区开发农电共生业务,但顾及本地为无
米乐社区,经评估后决定取消,至今未有任何土地完成签约租赁,他强调“传单应为一年
前旧资讯,本案已停止开发”。
但就记者采访了解,当地确实仍有业务招揽活动。受访农民表示,最近仍持续有光电业务
致电洽谈土地承租事宜。
稻米文化推手:后壁是米乡,光电应该放慢脚步
张美雪家族是后壁著名的芳荣米厂,她从事20年良质米辅导,昆滨伯在2006年获得全国稻
米品质竞赛冠军,她正是背后的推手。那年昆滨伯将冠军米拍卖所得100万捐助成立“无
米乐稻米促进会”,由张美雪出任总干事,长期推动后壁稻米文化。
张美雪骄傲地说:“后壁是稻米之乡,产量全国第一,品质也是最好,这是十多年陪伴农
民改变田间管理方式,放弃追求产量、提升品质的成果。”但是连年休耕加上光电大举压
境,大面积单一生产的规模优势恐怕会动摇。
“未来对品牌稻作业者确实是非常辛苦”,她认为到处放任光电业者兴建温室设施,对后
壁稻浪景观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大家放慢脚步,“应该要想清楚,未来后壁的产业
与景观旅游该如何走下去?”
农会:反对良田种电,但不反对温室加装光电
相对于地方对光电的反弹,后壁区农会总干事林怡歆虽表态“坚决反对优良农地释出开发
地面型光电”,但若开发灌区外的溪埔旱作地,或农业设施附属光电,只要经查核符合农
用事实,她愿意大力支持。
“温室可以减轻气候变迁风险,避免农作损失”,林怡歆表示,绿能也是农委会政策,“
只要符合农业畜牧相关设施加装光电,也可向农会申请贷款,有助于资金调度”。
温室青农:农业设施不该沦为种电巧门
业者宣称温室加装光电能兼顾农用,真正从事温室的青农却无法认同。青农殷端谦兴建温
室设施种植小黄瓜、番茄、苦瓜,曾有业者游说他出租屋顶设置光电板,但他坚决不愿意
。“温室作物绝大部分同样需要阳光日照,光电遮荫会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他批
评,温室对光电业者而言,只是合法掩护种电的巧门,形成法规漏洞。
“光电业者大面积兴建温室作光电,重点是屋顶的光电收入,下面作物生长如何?对业者
并不重要”,其实瓜果类与兰花仍相当仰赖日照,对真正务农的人,“日照量一点一滴都
很珍贵。”
台南农业局:会以严格标准审理
后壁光电危机引发社会震撼,不仅农委会重申坚守农地立场,台南市政府更发文澄清,强
调特定农业区已禁止开发地面型光电。但该业者并非走农地变更,而是农电共生模式,亦
即“先申请温室设施,再于屋顶装设光电”。
记者向台南农业局农务科承办人洽询,承办人说明,几年前有很多业者申请兴建菇寮,再
于屋顶加装光电,但随后却因未符合农业生产事实使用而遭废止,因此“近一、两年并未
再通过类似申请案”,如果有新案提出申请“也会以严格标准审理”。
农电共生劣迹斑斑,台南高达90座假菇寮被废止发电
回溯 2014 至 15 年,上下游揭露“假种田真种电”乱象,戳破光电业者以温室大棚包装
光电的假面具,密不透光的太阳能板下毫无农业经营,时任农委会主委陈保基大力稽查后
,地方政府废止农业设施使用容许,也停止其发电售电许可。
农委会被迫亡羊补牢,在 2017 年 6 月修订〈申请农业用地作农业设施容许使用审查办
法〉,规定网室不得附属绿能设施、温室设置绿能设施面积不得超过屋顶面积40%,并须
保有原先产量七成。
当时台南市遭废止的农电共生设施案场高达 90 座,其中以假菇寮为数最多,假种田的设
施被废止发电后沦为废墟。这一批“烂尾楼”至今尚未收拾完毕,没想到修法六年后,能
源业者卷土重来,再度以农电共生之名,试图突破禁令。
农地持续失血,鼓励青农返乡与光电政策相互矛盾
光电业务打着“农电共生”名义到处圈地签约,后壁绝非特例,在云嘉南平原各地攻城掠
地的结果,稻浪绵延的景象恐受冲击。
当地老农说:“无米乐的精神就是乐天知命,没米也快乐。环境越不好,对土地也不离不
弃”。但是老农逐渐凋零,有心接棒的青农却面临光电造成农地流失的危机。他们更直言
:“农委会一方面鼓励青农返乡,另一方面又放任光电蚕食鲸吞农地”,政策根本自我矛
盾。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84272/
6.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