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麻雀变少了吗? 特生中心公布国家级鸟类

楼主: NEDYA ( )   2023-03-15 09:43:03
麻雀变少了吗? 特生中心公布国家级鸟类指标 成亚洲第二
2023年03月13日
环境资讯中心
记者 廖禹婷报导
近年来“麻雀变少”成为热议话题,特生中心今天(13日)召开记者会,透过分析国内
100种繁殖鸟十年来的数量变化趋势,建置“台湾森林鸟类指标”及“台湾农地鸟类指标
”两项国家级指标,也让台湾成为继印度后,亚洲第二个发布复合物种指标的国家。
分析结果发现,森林、农地鸟类族群数量大致呈现缓慢成长,仅台湾特有鸟类台湾竹鸡、
绣眼画眉显著减少。麻雀、白头翁等鸟类没有显著变化,但落在“及格边缘”,族群数稍
有减少就将列入显著减少名单。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2743368452_e6c3c2f368_b.jpg
麻雀。图片来源:中华鸟会提供
鸟类族群十年来稳定成长 仅台湾竹鸡、绣眼画眉显著减少
近年来“麻雀变少”成为热议话题,为呈现鸟类族群变化,特生中心运用“台湾繁殖鸟类
大调查”自2011年至2019年的资料,分析台湾100种繁殖鸟数量变化趋势,包含52种森林
鸟类、20种农地鸟类及28种栖地不特定鸟类,并建置出两项国家级复合物种指标。
个别鸟种数据显示,共11种鸟类数量显著增加,台湾竹鸡及绣眼画眉两种台湾特有种则显
著减少,其余87种没有显著变化。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员林大利说,减少原因有待分析,不
过可能与农地人为干扰及商业猎捕有关。
族群无显著变化的鸟类中,仍有些鸟种趋势落在“及格边缘”。林大利指出,粉红鹦嘴、
铅色水鸫、白头翁、麻雀、棕背伯劳及大卷尾等六种鸟类,一旦数量再减少就将列入显著
减少名单,这些鸟类常栖息于草生地和溪流,多为肉食性鸟类。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2744298410_3a44ca57f2_b.jpg
绣眼画眉。图片来源:中华鸟会
借公民科学之力 特生中心建置国家级复合物种指标
“台湾过去十年森林、农地环境的鸟类都算稳定成长”,林大利根据分析结果指出,农地
、森林鸟类两项指标皆呈现缓慢增加。不过他提醒,农地环境人为干扰频繁,指标容易出
现波动。
特生中心主任杨嘉栋指出,鸟类族群监测指标可了解每年鸟类族群变化,更是评估生物多
样性指标的重要依据,也有助于国家施行保育政策。
“台湾繁殖鸟类大调查”是由特生中心、台湾大学及中华鸟会共同推动的公民科学计画,
自2009年起每年号召全台鸟友定期定点调查鸟类,长期监测族群数量变动趋势,十年来累
积23.7万笔资料。林大利指出,以往必须耗费4至5年才能成功完成某特定样点鸟类监测,
公民科学家参与协助能大大提升蒐集监测数据的效率。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2743704702_6759405a17_b.jpg
正面临族群数量减少危机的鸟类。图片来源:中华鸟会
全球有254项复合物种指标,但大多集中于欧洲,直到2020年印度才首次发表亚洲第一项
国家级指标,这次台湾成为亚洲第二个发布复合物种指标的国家。研究论文刊登于国际学
术期刊《生态指标》(Ecological Indicators)。
至于鸟类为什么适合当成指标?林大利比喻,我们会用体温来反应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如
果想知道森林或农地环境好不好,也需要一个具体指标。而有繁衍需求的鸟类是要求严格
的敏感物种,一旦环境异常就会马上离开,可精准反映环境现况。
他预告,目前已在国家公园内尝试建立两栖类指标,未来将扩及高山鸟类、台湾猕猴、日
行性猛禽等生物类群。待族群拼图逐步到位,就能形成“国家保育仪表板”,精准呈现台
湾环境变化。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2743880351_d8295c919e_b.jpg
台湾竹鸡族群量减少可能与商业猎捕有关。图片来源:中华鸟会
https://e-info.org.tw/node/23628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