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ea (推理小说<亲爱的你>出版)
2023-03-13 18:05:38这要从东汉后期的党锢之祸说起。
西元184年黄巾之乱前大约20年是东汉宦官权力的高峰期,简单来说,东汉皇帝得靠
宦官来斗外戚,汉桓帝时,外戚“跋扈将军”梁冀的权力达到前所有未有的高峰,所以宦
官们当桓帝斗垮梁冀后,宦官们也取得史无前例的权力与财富。
这情形让自以为是清流的士大夫很不满意,向皇帝弹劾当然没用,士大夫就来阴的,地方
官逮捕宦官的家属门客(当然有很多情况是宦官家族确实为恶),皇帝下赦令也不听,迳自
把人家宰了。类似的案例累积下来,宦官终于忍不住,指控士大夫结党,颠覆国家;皇帝
自然也挺宦官,于是政府开始大规模地处分这些士大夫,这就是“党锢之祸”,一人被为
“党人”,家属、门生甚至朋友全数遭殃。轻微地就是罢官、褫夺公权、禁锢乡里(终身
不能离开台中之类),严重的是下狱(抓到宦官主管的北寺狱让宦官xx)或处死。
党锢之祸的被害人中,名气大、中老年一辈的像李膺、陈蕃没逃过迫害就死了,家属们或
比较小咖的青壮年士大夫就可能保命活下去。
例如刘表当时可能20岁尾巴或30出头岁,没当官但名气很高,因党锢迫害逃亡10多年;孔
融当时16岁,因收容大咖党人张俭,害他哥孔褒被杀;陈登的叔公陈球不算党人,但也因
为企图刺杀宦官被杀。
而当时还想留在政府里的士大夫们,便不得不与宦官保持良好关系,例如汝南袁家就与宦
官袁赦连宗;荀彧他爸帮荀彧迎取宦官唐衡的女儿。
那时袁绍在干嘛?
袁绍出身名门,十几二十岁就是郎官、濮阳县令的开局,理论上他也可以跟着家族的脚步
,连结宦官,平步青云。但他没有,三十岁左右的袁绍为父母亲服完丧后,便不再当官,
他回到洛阳,组织爱与勇气的“奔走者联盟”。
联盟的关键人物是“奔走队长”何颙。何颙太学杰出校友,也是个暴力杀人犯,他的好友
临死前哭诉父仇未报,何颙便去将那仇人人头割回来,当好友坟前祭品。
何颙后然名列党人被通缉,他易名逃到汝南,但仍不安份,四处结交当地豪杰,大概
就是在此与袁绍搭上线,“奔走者联盟”于是诞生。联盟成员除了袁、何二人外,还有张
邈张孟卓、许攸许子远、吴子卿、伍德瑜四人,他们不当官不应辟,专心为受难党人奔走
;若党人经济困难,便给予经济协助,若有逃亡,则为其设计掩护、安排藏身所在。在奔
走者联盟的努力下,相当多的受难士人获得保全。
我们要了解,庇护党人并不是什么富家公子的游戏,孔融的故事告诉我们,庇护党人
是会死的,因此奔走者联盟是冒着非常相当大的风险。
党锢禁令在灵帝朝中期略有缓解,袁绍也不怎么低调,他家门口的街路每天都因宾客
太多而塞车,宦官们对此相当感冒,中常侍赵忠便说:“袁本初坐抬声望,好养死士,不
知要耍什么花样!”
叔叔袁隗听到这话吓得半死,回头便劝袁绍节制,刚开始可能好言好语,但袁绍屡劝不改
,唸得烦了,叔叔不禁说了重话:“你要害惨我们家囉(汝且破我家)!
附带一提,袁术看袁绍搞得风风火火,于是也弄了个类似的“侠气联盟”,但不知为
何,关键人物何颙几次潜入洛阳,都只找袁绍,不找袁术,袁术相当火大,当众批判何颙
“凶德”,宣称改天一定宰了他。
何进当权后,开始吸收这些党人当幕僚,黄巾之乱后,党锢禁令解除,大批党人重归
庙堂,袁绍毫无疑问地成为这些党人的领袖,带领党人寻求“转型正义”,最后导致189
年的“宦官大屠杀”。
董卓虽然赶跑袁绍,但也想拉拢这批党人世代,因此将很多人外放去当太守、刺史,但这
些人还是响应袁绍反董,再加上袁家本来的门生故吏,使袁绍在乱世一开始就是霸主。例
如刘表其实一直很挺袁绍,连袁绍死后,刘表写信给袁谭袁尚,都还称袁绍为“盟主”。
我们后来大概只看到袁绍优柔寡断、失败的一面,比较少着重他年轻时仗义救人的心
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