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自由时报
2.记者署名:
〔记者李绮雯/综合报导〕
3.完整新闻标题:
LTN经济通》坎坷崎岖 台积电咬牙盖美国厂
4.完整新闻内文:
2023/03/10 07:11
台积电美国厂 成本多2.3倍
〔记者李绮雯/综合报导〕赴美国亚利桑那州(Arizona)盖新厂的台积电,如今面临的
压力可说是越来越大,从2020年5月首次宣布设厂时投入的120亿美元(约台币3670亿),
到去年12月加码至400亿美元(约台币1.2兆),是原先规画的2.3倍。除了高昂的建厂成
本,由于美国的法规与台湾不同,从中更衍生许多额外支出,待新厂建成后,台积电还得
面临美国厂人力不足、营运成本大增的挑战,《纽约时报》引述台积电员工说法,认为这
个价值400亿美元的计画是个糟糕的商业决策。
除了高昂成本,台积电赴美还得面对许多挑战。(彭博)
台积美国厂 台美员工不同酬
日前有台积电员工家属在PTT爆料赴美的辛酸日常,洋洋洒洒列出10大缺点,如:原本不好
吃又贵的员工餐现在直接取消供应;说好的员工宿舍其实是一场骗局,到美国才发现竟然
是一个月要价2500美元(约台币7.5万)的小公寓,不只隔音设备不佳,还必须签约3年;
另外,美国厂不只没尾牙,连在员工宿舍举办春酒烤肉会,都要收入场费。
而为了配合台湾,美国厂上班时间为周日到周四下午1点至晚上10点,但却没给加班费,
只发放以台湾时薪计算的小夜班津贴;不只如此,长官还禁止工程师休假,就连确诊也得
上班,却纵容其他美籍员工请假。
至于薪水跟分红也因美国税法与汇差被扣掉不少,在物价是台湾3倍的美国,日子更不好
过,加上从本地员工(local hire)转绿卡的流程卡关,导致薪资福利换算后跟当地刚毕
业的新鲜人一样,呼吁还在台湾的台积电员工若想赴美必须三思。
台积电工程师家属发文抱怨美国厂台籍员工待遇,约只相当美国大学毕业生的薪资水准。
(路透)
台美职场文化差异 提升管理难度
从人力问题来分析,台积电若在美国招募人才,除了薪水必须符合当地消费水准,由于职
场风气与文化差异,再加上台积电工时长、轮班制等不利因素,很容易会让美国人望之却
步,此外,有工程师透露,要替美国人设立一套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相当困难,因为有些美
国员工不但无法同时处理多项工作,甚至有时还会拒绝接受新任务,而非想办法完成所有
工作,这点恐怕就足以让公司的管理阶层伤透脑筋。
那么,若将台湾工程师调派至美国是否能解决人力问题?恐怕也很难说,因为台籍工程师
赴美工作,薪酬同样必须调升,才有办法支应当地生活开销,且在高通膨的环境下,薪资
调幅很可能被高物价抵销,还有台湾员工认为,若在美国新厂工作,恐得另外负担比美国
同事更重的责任,因此,台积电美国厂对于台籍或美籍员工,吸引力或许都不如预期的大
。
政治考量可能是台积电赴美的原因之一。(路透)
两岸紧张情势 成台积电赴美关键
那么在诸多问题之下,台积电仍赴美设厂的原因为何?分析师杨应超曾表示,从商业角度
分析,台积电赴美并不合理,因为成本一增加,获利自然就会减少,推测台积电很可能是
基于政治考量而做出的决定,因为在美国设厂对台湾与台积电的好处并不多。
不过,随着两岸局势的升温,为避免全球高阶芯片都握在台湾手中,美国以分散风险为由
,要求台积电到美国设厂,即使此举不至于掏空台湾,不过,倘若台湾无法在3年内研发
出1奈米或更高阶的芯片制程,台湾对全球芯片供应链的重要性很可能会因此大幅削减,
同时还得提防高阶人才被其他美企挖角的可能性。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2005年便有意在美国设厂。(彭博)
全球布局 为台积电必经之路
早在2017年前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执政时期,便传出美国派人洽谈台积电赴美设厂
可能性,同年,台积电也曾到访亚利桑那州考察环境,2005年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曾考虑
收购美国的IBM微电子事业,作为台积电美国的制造据点,虽然当时考量政治因素而延宕
计画,不过隔了17年后的今日,台积电还是决定远赴美国拓点。
考量美中关系恶化,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已不可逆,为确保供应链安全、稳固客户信任,台
积电势必得分散政治风险,以长远来看,海外拓点也有助于台积电学习他国半导体技术,
壮大台积电资源与营运规模、吸纳国际人才,引领公司走向国际企业大厂的必经之路,也
才能确保台积电在产业界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225499
6.备注:
可怜的台积电,超出预期2.3倍的预算还是要自己吞下去。
台湾人不能疑美,这都台积电自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