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蛋说从头:从种鸡到生产,一颗蛋上桌需

楼主: qazsedcft ( 蛋包饭 )   2023-03-09 05:30:49
1.媒体来源:The Reporter《报导者》
2.记者署名:
文字/林慧贞、陈宁
摄影/马雨辰、郑宇辰
设计/江世民
核稿/方德琳;责任编辑/张诗芸
3.完整新闻标题:
蛋说从头:从种鸡到生产,一颗蛋上桌需要多少时间?台湾能自行培育蛋种鸡吗?
4.完整新闻内文:
https://i.imgur.com/NSeQA7C.jpg
从国外进口种鸡到鸡蛋真正上市,需费时至少一年。虽然农委会增加国外进口种鸡量,但短
期仍难以补上台湾鸡蛋缺口。(摄影/郑宇辰)
3月5日,台湾蛋鸡事业产销督导委员会再次预告调涨蛋价,鸡蛋产地价和批发价双双创下历
史新高,产地价每箱20斤鸡蛋来到910元,预计周四(3月9日)生效,而目前黑市价格已喊
到1,200元以上。
涨价后的“好处”,蛋农看得到吃不到,因为禽舍里母鸡染上禽流感死亡使得蛋产量下降,
雪上加霜的是全球都面临史上最严重禽流感,台湾“种鸡”断链,蛋农也无法补上母鸡缺口
,加剧缺蛋问题。
台湾约养4,500万只蛋鸡,这些蛋鸡的“父母”都是从国外进口,一半以上来自此波禽流感
重灾区的美国。一位种鸡进口商表示,进鸡时间已经延迟半年。
究竟一只鸡是怎么孵出来的?从种鸡到餐桌上的蛋需要花多少时间?蛋种鸡的来源跟进口为
何掌握在少数几家厂商?农委会主委陈吉仲表示要“考虑国内自行培育蛋种鸡”,可能吗?
《报导者》从一颗蛋出发,看见台湾和世界的鸡蛋产业如何运行。
鸡大致可分成肉鸡和蛋鸡,蛋鸡是专门用来生蛋的鸡,肉鸡则是一般食用的鸡肉;蛋鸡在台
湾饲养量约4,500万只,不同于肉鸡养到一定年龄(白肉鸡约35天)即宰杀,蛋鸡大致养到1
岁半到2岁左右,产蛋率下降才会被淘汰。根据农委会畜禽统计资料,2021年鸡蛋产量约83
亿颗,换算该年底人口数量,平均每人一年吃掉350颗蛋,几乎一天一颗。
除了消费者较熟悉的蛋、肉鸡外,另一种功能特殊的鸡就是种鸡,他们的功能为繁殖用,任
务是交配,生出优秀的下一代,目前台湾每年约进口20~30万只种鸡。
https://infogram.com/1pe69rpldk35lzsm0exe7k62vdcl673kjyk
端上餐桌的鸡蛋,要经过一年的等待
种鸡进口之后,为了避免禽流感传播,必须在种鸡场设置的鸡舍,隔离检疫14天。但这些种
鸡并不是长大后就成为供应市面上鸡蛋的商用母鸡,根据中华民国养鸡协会资料,台湾种鸡
场大约会以1:10的比例进口种公鸡、种母鸡,他们交配后生出的下一代,才是一般蛋鸡场
养来下蛋的商用母鸡。
种母鸡约养到20周左右就能生蛋,不过要等到约30~32周龄,产下的蛋才会稳定、孵化率较
高,破蛋隔日经过性别鉴定出来的母鸡才能当成商用贩售,加上孵化期21天,一只商用母鸡
至少需经过231天才能诞生。
这些商用母鸡在一日龄时,就会被种鸡场卖到中鸡场,由中鸡场接手饲养约75天,再卖给蛋
鸡场。
https://bit.ly/3ykMvS8
不过,鸡是活体动物,运送、饲养过程难免折损。台湾鸡只买卖不像国外讲究,买卖时会测
定性能、检验相关数据,通常是以交情和信任度来评判品质。在彰化埤头养了4万多只蛋中
鸡的许续耀表示,通常种鸡场买100只会送3、4只,补充折损,若死掉的鸡太多,中鸡场就
得自己认赔。
代理蛋鸡品系“罗曼(Lohmann,或译为龙门)”到台湾的哈巴公司董事长庄尚文表示,通
常小鸡出去后,若7天内或10天内折损过高,就会到现场查看,究竟是提供的小鸡出状况,
或是客户的保温、给水、给饲的环境条件要加强。他表示,选择客户很重要,若客户设备不
到位,就会要求增加保温箱。
蛋中鸡场是母鸡生涯关键育成期,大大影响后续产蛋率。根据农委会2021年委托畜产试验所
执行的“提升国内蛋中鸡产业生产模式”计画,若此阶段管理不佳,可能让产蛋期蛋较小、
产蛋率较低、蛋品质较差等等。
许续耀解释,蛋中鸡刚开始需要比较温暖的环境,等长大一点就要保持通风,但又不能通风
太多以至于太冷。由于环境要求高,因此他自己选择用密闭式禽舍养鸡,电脑自动控制温湿
度,幸运地没有受到禽流感袭击。
许续耀说,蛋鸡农必须提前半年跟他预定需要的中鸡数量,他再跟上游种鸡场订购,卖完一
批大约休息一个月,一年约养两、三批。只有超过一万只以上的大单,他才会要求客户预付
订金,若市场上较不缺鸡,有客人临时不收,他也只会要求收取进一日龄小鸡的钱。
蛋鸡场跟中鸡场订购中鸡,可按照自己需求订购75、80、100日龄等不同年纪,买来后在自
己禽舍养到约18~20周龄(126~140天,依品种有所差异)左右开始产蛋。彰化芳苑乡蛋农
陈秋池表示,中鸡从别人的鸡场过来,需要一段适应期,所以蛋农都会再多养1、2个月。
台湾蛋鸡产蛋率普遍仅7成
https://i.imgur.com/7y0PA7G.jpg
在台湾,一只蛋鸡从18周龄到100周龄(约574天)的产蛋生涯里,约可生下400颗蛋,较他
国来得低。(摄影/马雨辰)
母鸡不需受精就能产下鸡蛋,刚开始生出来的蛋比较小颗,约45~50克,有些商家会将母鸡
第一个月生产的蛋包装为“初生卵”贩售;大约在生产4个月后,鸡蛋重量来到60克左右,
也就是一般消费者最常买到的重量。到产蛋后期,鸡蛋会愈来愈大颗,可达到66克,不过老
母鸡因吸收饲料中的钙质能力变差,产下的鸡蛋壳也会变得比较薄。
产业界惯用“周龄”计算母鸡产蛋效率,大部分母鸡约在26周龄(182天)进入产蛋高峰,
产蛋率可以达到9成。产蛋率计算是以总产蛋数÷在养产蛋母鸡数,例如一个养鸡场有1万只
产蛋鸡,一天产下9千颗蛋,产蛋率就是90%。
以台湾主要饲养的“海兰(Hy-Line)”品系蛋鸡为例,根据原厂饲养手册,海兰高峰时期
产蛋率可达95%~96%;在产蛋后期约一岁半左右,产蛋率也有8成;100周龄(将近两岁)产
蛋率来到7成以下则需淘汰。从18周龄到100周龄(约574天)的产蛋生涯里,一只鸡约可生
下471~487颗蛋;不过台湾因饲养环境不佳,蛋鸡产蛋率普遍只有7成,产蛋生涯仅产下约4
00颗鸡蛋。
后期母鸡产蛋数愈来愈低,台湾许多蛋农习惯让母鸡“强制换羽”──停止或者减量供给鸡
只饲料大约1~2周,当母鸡摄取的营养变少,便会停止产蛋,羽毛也开始脱落。这时如果恢
复喂食正常分量的饲料,母鸡产蛋率便会回升,甚至可达8、9成,从实施换羽到恢复产蛋,
约需20到60天。不过强制换羽有人道疑虑,欧盟、新西兰都已明令禁止。
台湾有哪些蛋鸡品种?进口种鸡有困难吗?
https://i.imgur.com/88SQREm.jpg
美国育成的“海兰”体型较小、生出来的蛋约60克,最符合台湾消费者需求,目前占台湾一
半以上市场。(摄影/马雨辰)
根据中华民国养鸡协会2019年统计,台湾进口蛋种鸡主流品系是海兰(Hy-Line),占比高
达56%、龙门(Lohmann,亦即前文的罗曼)18.3%、海硕士(Hisex)14.5%、伊莎(ISA)7.9
%,以及海斯 (H&N NICK)3.3%。
海兰有许多品系,台湾主要进口是其中的Hy-Line W-36,另外市面上许多褐壳鸡蛋则是来自
海兰褐色鸡品种Hy-Line Brown,是由美国海兰国际公司育成,母公司是德国龙门(Lohmann
)集团,体型比较小。彰化芳苑乡蛋农陈秋池饲养的5万只鸡就是以海兰为主,他解释,台
湾多是笼饲,海兰体型小,约接近1.6公斤,许多只放在同一笼较不会拥挤,而且海兰生出
来的蛋约60克,最符合市场、现有包材设计所需,因此蛋农都比较喜欢养海兰。
目前全台只有5家种鸡场,每年进口种鸡数目都有总量管制,由农委会和业者协调,依各种
鸡场前3年平均实际进口量分配额度,每3年检讨一次,且每批种鸡最多饲养到85周龄(595
天)就要淘汰。这个制度起源于2002年,主因是农委会希望从源头管控鸡只数量,避免鸡蛋
过剩、蛋贱伤农。由于进口种鸡有配额限制,要谈代理权,对饲养、孵化、禽舍管理的技术
要求高,相对投入的资本额也高,能存活至今的业者都是早早切入市场,不容易有新竞争者

农委会核定的每年进口种鸡配额以19万只左右为原则,但也会依据当年饲养和市场状况另开
专案配额数,例如去年(2022)台湾禽流感疫情严重,进口种鸡就达26万只,今年(2023)
1月农委会主委陈吉仲也宣布扩大进口种鸡,预计配额30万只。
不过这两年种鸡进口面临禽流感严重考验,因为台湾种鸡一半以上来自美国,其余则是加拿
大、法国,但美国去年1月至今年2月22日,因禽流感扑杀了5,732万只鸡,创下历史新高;
法国也扑杀了1,986万只鸡。去年9月农委会就曾对外表示,去年上半年因主要来源国禽流感
疫情,以及国际物流延迟,预计第三季才能恢复正常进口,这也使得今年初投产的母鸡供应
不及。
https://infogram.com/1pd3m33rqqey02cmgveme57x0wbkzqr6d06
今年至今进口了5万只种鸡,虽然目前台湾缺蛋孔急,不过一时间仍难以大量进口种鸡。畜
牧处处长张经纬表示,进口时程与额度和国外供应情形、种鸡场饲养空间都有关,种鸡场都
有一定排程,一批养完才能进下一批。
蛋壳、蛋黄为什么有不同颜色?台湾零售主流是哪种?
台湾市面上的鸡蛋有白色、褐色也有淡青色,通常褐壳蛋会让民众联想到养生、土鸡蛋,价
格比白壳来得好,不过其实蛋壳颜色和营养价值没有太大关系,褐色的蛋也不一定就是土鸡
蛋。例如台湾白壳蛋主要来自“海兰”蛋鸡,除了有出产白壳蛋的品系Hy-Line W-36,也有
出褐壳的品系“Hy-Line Brown”。张经纬表示,目前零售市场约有80%以上是白壳蛋,公定
报价也是以白壳蛋为主。
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有些地方独钟白壳蛋,如北美,也有些地方特别喜欢褐壳蛋,例如欧洲

蛋壳颜色的成因,是蛋通过输卵管时,色素沉淀到蛋壳成分之中,而产生了不同的颜色。某
些鸡种在产蛋过程中,没有色素沉淀的机制,就会产生白壳蛋。而随着鸡种不同,蛋壳颜色
很多样性,包括青色、蓝色、粉色、深红色,但市面上以白色与褐色为最大宗。
生产白壳蛋的鸡种,虽然产蛋效率略胜褐壳蛋鸡,生长到90周龄时,累积的产蛋总数大约也
只相差10颗左右。不过在大规模饲养的牧场,这样的微小的差异,仍然足以造成经济收益上
的差距。
此外,蛋黄深浅也各有爱好者,蛋黄之所以呈现黄色,是来自母鸡食物中的类胡萝卜素(Ca
rotenoids)。虽然蛋黄的色泽,已经证实和营养价值无关,却大大影响着消费者的食欲与
选择。
目前,全世界运用最广泛的罗氏蛋黄颜色扇(Roche Yolk Color Fan),将蛋黄颜色分为15
级,最淡色为一号,颜色愈深、编号愈大。根据过去的消费者调查,大约10到14号色的蛋黄
,最受消费者欢迎。
https://i.imgur.com/f2YEC4w.jpg
为了因应市场的需求,以目前的技术,已经可以透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类胡萝卜素,
或者合法的食用色素,来得到想要的蛋黄颜色。
如果在网络上搜寻“蛋黄颜色扇”,还可以看见将蛋黄颜色分为16级的版本,这是因为日本
消费者,特别喜爱橘红色的蛋黄,在2016年时所发展出的新色卡。
蛋鸡的养殖方式差异,影响产蛋率、防疫与价格
https://i.imgur.com/GtePhv7.jpg
台湾85%都是开放式的传统鸡舍,野鸟、老鼠可随意进出,不仅影响产蛋率,也难以抵御禽
流感病毒。(摄影/马雨辰)
根据农委会2022年第三季畜禽调查统计,全台共有约200户蛋中鸡场,2,118个蛋鸡户,养了
4,492万只鸡,一年产83亿颗蛋,产值超过200亿元 。其中养鸡重镇位在彰化县,鸡只数占
全台44.9%,接着依序是屏东县、嘉义县、台南市、高雄市。
https://bit.ly/3mAazOe
尽管台湾不乏有20万只鸡以上的大型鸡场,但整体来说,仍以小农居多,3万只以下的饲养
户占全国75.6%。这些养鸡户多半资金较少、高龄化,饲养方式以最传统的开放式巴特利笼
(Battery Cage)为主,又称格子笼,A4面积(约623.7平方公分)的笼子约养2~4只蛋鸡
,禽场外面没有水泥墙,甚至没有围网,野鸟、老鼠可随意进出。养鸡协会祕书长王建培指
出,目前台湾85%都还是用开放式的传统鸡舍,尤其又以小规模1、2万只占绝大部分。
剩下1成多的鸡农则采用非开放式高床、密闭式水帘禽舍,虽多半一样采格子笼,不过会用
镀锌围网、不透光帆布将四周罩起,隔绝野鸟;鸡养在第二层,落下的排泄物到最底层,方
便收集处理。密闭式负压水帘禽舍则采砖墙、隔热板搭建,搭配水帘、风扇降温、散热、排
风,电脑自动控制场内温湿度,同时用自动化的给饲、集蛋设备,降低人力负担。台湾与国
外的大型养鸡场,多半采用密闭式水帘禽舍。
蛋中鸡场通常是一批一批饲养,也就是统进统出,卖出一批鸡后,禽舍清空全面消毒。传统
开放式的格子笼禽舍则多半采混龄饲养──有尚未进入产蛋期的中鸡、产蛋高峰期的母鸡、
产蛋后期的老母鸡──使得禽舍一直无法全面清空消毒,成为禽流感病毒的温床。根据农委
会防检局的禽流感H5亚型病毒阳性率监测资料,2013年到2021年蛋鸡场验出阳性率皆突破4
成,几乎每监测两只就有一只曾有过禽流感病史,是所有禽类当中比例最高。
混龄饲养也影响产蛋效率,东海大学畜产与生物科技学系教授陈盈豪曾在研究中指出,蛋鸡
是长光照的禽类,开始产蛋后,每日光照时间要比之前长,须维持光照17小时,刺激卵巢发
育排卵。但台湾传统开放式的蛋鸡场没有点灯设备,混龄也没办法让每只鸡获得适当的光照
时数,产蛋率自然上不来。
实际对照这两年鸡蛋生产数量和产蛋母鸡只数,台湾这两年产蛋率都在7成左右低档徘徊,
若按照原厂饲养手册早该全数淘汰。张经纬也坦言,目前台湾整体母鸡产蛋率约7成,的确
偏低,预计从今年到2025年编列10.5亿元,补助5万只以下的开放式禽舍改建成非开放式,
最多补助一半450万元,例如建置镀锌围网、不透光帆布、集粪设施等等;若改建成水帘密
闭式禽舍,则补助一半,最多1,000万元,期望提升产蛋率、抵御禽流感。
台湾蛋中鸡场的饲养水准也有待提升。根据农委会2021年委托畜产试验所执行的“提升国内
蛋中鸡产业生产模式”研究,样本中9场共15批次鸡只,体重整齐度符合各蛋鸡饲养管理手
册推荐标准占53%,不符合则占47%,可能造成产蛋数减少,部分禽舍也没有人车管制和消毒
措施,有生物安全疑虑。
传统开放式笼饲产出的鸡蛋,是餐饮业者、菜市场、蛋行散装平价蛋的主要来源,末端目前
价格约在60到70元;非开放式高床、密闭式水帘禽舍则多半进入中高价的品牌蛋市场,末端
售价可达80~100元以上。
除了传统笼饲,台湾也有采取放牧、平饲、丰富化笼饲的友善生产方式,但目前仅占台湾市
场不到一成。农委会在2015年12月31日公告〈鸡蛋友善生产系统定义及指南〉,公布了上述
3种鸡蛋友善生产方式的最低饲养条件,根据农委会2021年委托中兴大学执行的“台湾蛋鸡
转型友善饲养政策评估与转型辅导”,有近80家鸡场属于此类型。
丰富化笼饲虽然还是以格子笼饲养,但鸡可在笼内自由活动,且笼内要提供磨爪、可诱发鸡
只扒地觅食自然行为的设施。平饲则是不使用笼子,鸡可在地面自由活动。放牧的活动空间
最大,除了室内活动空间外,还需要提供有遮棚、树、灌木、茅草的户外空间让鸡只进出。
农委会也在2021年修法,不得诱发或强迫母鸡换羽,母鸡淘汰后不得进入未符合指南定义的
养鸡场继续饲养。不过由于友善饲养土地和设备成本较高,末端价格大多超过百元。
禽流感对台湾种鸡与中鸡的影响
https://i.imgur.com/W7Crzhw.jpg
今年才过3个月,就有9万多只蛋鸡因禽流感被扑杀,已接近去年全年数量。不过许多第一线
蛋农皆认为实际染疫母鸡比台面上多,但鸡农多半不愿意通报。(摄影/马雨辰)
从2021年开始流行的H5N1高病原禽流感,不仅在国外造成重创,对台湾种鸡、中鸡也造成影
响。从农委会资料看来,去年9月、10月初鸡蛋供需较平稳时,入中鸡数每周平均约50万只
,之后开始下降,12月下滑到30多万只,今年2月第一周和第二周更分别只剩下29、28万只
。既然持续投入的产蛋鸡减少,鸡蛋产量便跟着下滑。
https://bit.ly/3IXZLAZ
农委会防检局资料显示,2022年台湾全年因禽流感扑杀了10.7万只蛋鸡、5.8万只蛋中鸡,
然而今年1月到3月2日,就扑杀了约9万只蛋鸡,另扑杀近3万只蛋中鸡。
一位来自彰化不愿具名的蛋农表示,实际染疫的蛋鸡远比台面上多,因为蛋价正好,扑杀仅
补助成本6成,还要消毒、清洁2个月才能复养,“农民都私下处理,死掉的请化制车载走,
还没死的就让鸡自己熬过去,会通报的是真的损失太惨重,才宁愿领补偿。”
种鸡则是受到全球禽流感疫情影响,庄尚文表示,现在自己延迟进鸡已超过半年,全世界都
缺鸡,业者要在世界各地找安全的地方盖厂抵御禽流感,成本转嫁到下游,种源涨了10、20
%。
即使农委会这两年取消种鸡85周龄就要淘汰的限制,但庄尚文表示,目前国内鸡只还是短缺
,公司不太敢接新订单,现在产能基本上是半年前进的种鸡,这半年没有新的鸡进来,只能
先顾好老客户。
在屏东养20万只蛋鸡的大武山牧场,也自行养成蛋中鸡,营运长魏毓恒表示,1月订的小鸡
,延到4月才来,所有生产排程都被延后,只能延长清洗消毒时间。他也观察,这两年国外
进口的种源似乎较不稳定,生下来的鸡死亡率比以往高,产蛋率也没有以前理想;以大武山
为例,以往正常产蛋率约9成,这一、两年掉到8成。
全球缺鸡,近两年作为饲料的玉米、黄豆价格又飙涨,养鸡成本不断垫高。许续耀和陈秋池
表示,现在一日龄种鸡每只约47~49元,2021年才42元;75日龄中鸡一只则是140元,之前
仅110元。
由于种鸡短缺、中鸡接不上,有许多蛋农改买其他蛋场淘汰的“二春鸡”。许续耀解释,第
一手养殖的人养的是“一春”,如果中间没有换羽,卖给下一个人,这只鸡就是“二春鸡”
,通常是少数密闭式、统进统出的蛋农淘汰的鸡;如果换羽过一次再卖给下一个人,则称为
“三春鸡”。一只二春鸡价格约在60、70元,三春则少二春鸡约20元,这些鸡再经过换羽,
可以再生产半年到一年左右,不过鸡蛋也会变得比较大颗。
缺鸡也考验平常买卖关系的维系。陈秋池说,如果长期配合,或者付款不囉唆,当场一手交
钱一手交鸡,这样的蛋农在缺鸡时自然会被中鸡场排在优先位置。
中鸡卖给蛋鸡场,通常蛋农7天后才付款,如果中鸡有问题会扣钱。但因为现在中鸡太抢手
,蛋鸡场能够协商的空间变小,中鸡场也会要求蛋农提早付款。
许续耀表示,通常中鸡卖出去后进到别人的禽舍,“一周内折损都算我们的”,有些客人会
挑三拣四,嫌鸡的体重不够、担心鸡有问题不愿意先付钱;一批鸡成本5、600万,有客人真
的一个月才给钱,这种客人就会减少往来。他说,现在鸡很抢手,不担心卖不掉。
台湾可能培育出自己的蛋鸡品种吗?
https://i.imgur.com/wGB6HDM.jpg
禽流感影响台湾蛋种鸡进口,农委会主委陈吉仲虽然提出由国内自行培育蛋种鸡的想法,但
全世界蛋种鸡产业高度竞争,掌握在两大跨国集团,数十年的技术并非一蹴可几,许多业者
都不看好。(摄影/郑宇辰)
这两年全球严重的禽流感影响台湾种鸡进口,农委会主委陈吉仲在3月1日到立法院报告时指
出,台湾蛋鸡因规模太小没有原种,“有请畜产试验所和学者专家讨论,看怎么解决。”立
委询问台湾要不要培育蛋种鸡,陈吉仲则表示,有这样的想法,“需要时间,但值得投入。

其实,种鸡研究在世界历史悠久,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业。中兴大学动物科学系教授陈
志峰是国内少数的家禽育种专家,他解释,每种生物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自然会淘汰不利
在大自然中生存的特征,例如鸡如果出现白羽毛,在野外会很容易被猎食者捕捉,或者是出
现短脚胫,会不利耙土抓虫,觅食效率会变差。不过,当鸡生长在人们圈养的环境中时,这
些突变出来的特殊性状,反而有机会被保存下来。陈志峰指出,鸡因为人类长期的驯养与干
预,意外保留下多样基因。人们刻意挑选某些特殊性状,并加以繁衍的行为,就是所谓的“
育种”。
https://bit.ly/3mFjZs0
近百年来,畜牧业不断蓬勃发展,商业育种的方向,持续朝着增加经济动物的生长效率演进
。例如蛋鸡的祖先欉林鸡一年只能生下10多颗蛋,现在的商用品种,可以在90周内生下超过
400颗蛋,差距十分惊人。
每一种生物与生俱来都有不同的专长,鸡也是如此,长肉长得快的,可能就比较不会生蛋;
生出来的蛋形状漂亮的,可能蛋就比较小颗,没有一种生物是十全十美的。在这样的情况下
,要怎么尽量选拔出又会生、蛋又大又漂亮的鸡种,就需要透过“杂交优势”来往育种者的
目标前进。
例如将很会生蛋的鸡妈妈,和具有生蛋大颗基因的鸡爸爸,交配生下后代,里面就有一定比
例的小鸡,可以同时兼具爸爸妈妈的优势。要能够选拔出生产效率好的鸡种,育种业者必须
掌握足够大的基因库,过去数十年间,育种公司不断互相并购,目前全世界商用种鸡供应几
乎是来自两间跨国大集团。
农委会委托畜产试验所执行的“提升国内蛋中鸡产业生产模式”报告中指出,全球蛋鸡两大
集团,一个是德国龙门(Lohmann)集团,下辖3家蛋鸡育种公司:龙门(Lohmann)、海兰
(Hy-Line)、海斯(H&N)。另一个大集团则是荷兰汉德克斯(Hendrix Genetics)集团及
法国伊莎(ISA/Hubbard)集团,有6个商业蛋鸡品系:伊莎(ISA)、秀拔(Shaver)、巴
布谷(Babcock)、海硕士(Hisex)、荷万士(Bovans)、丽加福(Dekalb)。
报告中也指,蛋鸡育种行业在1980年代高度竞争,育种公司如果销售量无法在全球排前三,
将无法有充分资金再投入育种研究。
对种鸡公司来说,种原就是他们最重要的资产,因此纯种的鸡只是不外流的,他们贩售给农
民的鸡,都是经过杂交的后代。如果农民自行将买来的鸡,再继续繁衍下去,原本优良的性
状,可能就会渐渐稀释、流失,因此农民必须不断跟种鸡公司买鸡,才能确保所饲养的鸡只
,具备良好的产蛋效率,也就是所谓的杂交优势。
大武山牧场执行长魏毓恒认为,种鸡研究在至少有超过百年历史,投资非常大,耗时很长,
日本养鸡规模比台湾大,种鸡也是跟国外买,台湾很难跟跨国大公司竞争,何况品种除了研
发,后续还要行销。
哈巴公司董事长庄尚文也认为,台湾太小了,才2,000多万人口,肉鸡才有祖父母代(GP)
,蛋鸡目前只有父母代(PS),“(蛋鸡)要有GP,人口要1、2亿,否则做不起来。”
自1960年代,工业化、集约式畜牧业崛起以来,全世界畜牧业的样貌愈来愈相似,从种鸡到
饲料,都是来自少数几间企业。而原本世界各地所保存的地方鸡种,也就是俗称的土鸡,因
为生长效率差,不受饲养者喜爱,面临消失的危机。
许多有意识的国家,纷纷开始透过政府或学界的力量,致力保存这些遗传资源。例如台湾的
中兴大学动物科学系,在1981年成立了土鸡保种中心,历经40多年的研究与选拔,目前也选
育出了产蛋能力不错的土鸡品种。在极端气候愈来愈剧烈的年代,这些本地鸡种,比起商用
鸡种,反而有较好的耐热、抗病能力,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又可以肉蛋两用,很适合小农小
规模饲养,发展特色产业。考量现实状况,台湾的育种研究,很难在商用品种上有所突破,
但这些台湾独有的珍贵土鸡品种,他们对产业能否产生什么样的贡献,在主流市场之外另辟
蹊径,值得持续探索。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https://bit.ly/41Xep4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