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科技业裁员潮烧到台湾?专家估:会有人

楼主: wiki (最讨厌感冒)   2023-02-14 21:54:52
科技业裁员潮烧到台湾? 专家估:会有人力调整
Nownews
记者许家祯/台北报导
2023-02-14 17:19:03
全球科技业裁员潮不断,其实从去(2022)年下半年就有不少科技大厂宣布市况不佳,将要
裁员度过难关,其中虽然有些大厂是受惠疫情期间需求大增,但随着后疫情时代来临,实体
经济虽然恢复,但经济大环境不佳,人民荷包缩水、市场需求降温,再加上期间中国大陆封
城造成影响,供应链紧缩,让科技大厂挺不住,只好执行体质瘦身求生存。而这波裁员潮会
不会影响到台湾科技产业?景气又会什么时候反转?专家做出解析!
全球科技裁员潮 砍掉总员工5到13%
自去年下半年至今(2023)年,全球科技裁员潮一波接着一波来!Microsoft自去年10月裁
员数百人,规模不大,但今年才刚开始,外媒就报导Microsoft第二轮裁员人数可能达1.1万
人,约为总员工人数的5%。脸书母公司Meta去年大砍1.1万名员工,为总员工数的13%,为该
公司成军以来最大规模裁员,但没想到裁员潮还没停,现在传出3月还会再有新一波裁员。
无独有偶,亚马逊同样去年11月就宣布要裁员1万人,主要集中在电子装置业务、人力资源
和零售业务,但到了今年,亚马逊宣布总裁员人数逾1.8万,比预期的还多,也是这波科技
业缩编裁员浪潮中,人数最多的一次。还有云端计算软件大厂Salesforce去年员工数大增36
%,但下半年需求放缓,11月宣布裁近千名员工,到了今年又宣布要裁员10%,总计近8000名
员工丢掉饭碗。
Google母公司Alphabet今年也宣布将大动作裁员1.2万人后,紧接着IBM全球裁员1.5%,影响
人数估达3900人。另外,社群媒体Twitter职员砍半,裁了450人,占总员工数4%,PayPal裁
员2000人、Spotify也裁员600人。
而半导体大厂英特尔去年于加州裁撤200多人,呼吁员工放无薪假,今年坏消息又传来,未
来将有更多裁员。还有美光自去(2022)年就宣布要裁员10%,后来高层减薪,包括执行长
Sanjay Mehrotra减薪20%、执行副总裁减薪15%、资深副总裁减薪10%,且2023年高层奖金也
暂停发放。
台湾美光员工也被裁 裁员潮扩及到台湾?
如今裁员潮实际行动开始扩及到台湾?有台湾美光员工在社群平台上透露,“前1小时还在
开会,但下一瞬间中年失业”、“没有预告期,直接请你交出识别证离开”表示从签名到交
出识别证离开,过程只花了10分钟,连和同事说再见的机会都没有。
针对国外科技大厂陆续裁员、放无薪假,金仁宝集团董事长许胜雄日前对外表示,观察台湾
电子业还没有看到这样的迹象,但包括惠普(HP)、戴尔(DELL)、微软都有裁员,是否会
影响终端的供应体系,要很小心观察。
而大家都在看,这波裁员潮、无薪假是否会影响台湾?尤其美国人力资源调查机构Challeng
er, Gray & Christmas 1月初发布报告,指2022年12月科技业裁员最多,去年约9.7万科技
人失业,比2021年约13000激增649%,并预警科技裁员潮将会延续到2023年。如果今年裁员
潮不断,是否影响台湾科技产业?
针对台湾美光裁员事件,经济部对外回应,美光全球母公司有业务规画,但台湾裁员比例不
像国外那么高。因为台湾美光占全球集团业务的65%,是该企业的金鸡母,有相当的人力需
求。目前台湾美光预计采“遇缺不补”与“裁员资遣”两大管道减少开支,预计裁6%,低于
全球10%水准。经济部之前甚至认为,台湾半导体专业人才和群聚效果,反而有机会吸引外
商到台湾来投资。
确实,近年国际大厂如Google、亚马逊、微软、脸书(现为Meta)与IBM相继投资台湾,日
前半导体材料供应商大厂德商默克集团,也在高雄进行动土典礼,同一时间台积电、联电、
艾司摩尔(ASML)都持续在台湾征才,到底美国科技裁员潮会不会扩及到台湾科技业?
美国科技业裁员蔓延?专家:不会扩及台湾科技业
为此,台经院研究员邱达生接受《NOWnews今日新闻》专访时认为,美国与台湾要达到裁员
的状况其实不太一样,美国科技产业会有这波裁员,主要是疫情期间太高估市场需求,因为
看到未来需求没有那么多,才会有裁员的动作。至于台湾要裁员,还是会等到公司营收获利
真的减少或亏损,才会有裁员或无薪假的动作,因此他不认为台湾科技业会有裁员潮。
但邱达生也提醒,今年前两季出口比较没有能见度,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像部份高科技
产业或传产公司,因为有些订单呈现年减两位数,因此可能在第三季有人力配置的调整,但
也不一定是裁员,可能是停止招聘或至少不会增加雇用的人手。
而实际看看台湾上市公司今年元月营收,全体上市公司营收总计3兆117亿元,较去年同期衰
退9.86%、近1成,主要为航运业、金融保险业及光电业衰退,但包括电子业、观光事业及贸
易百货业都有成长,显示台湾在这波科技产业中,相对稳定。
像是台积电元月营收达2000.51亿元,在工作天数减少情况下,依然缴出月成长3.9%的历史
同期新高成绩。鸿海元月营收也来到6604亿元,月增逾4.9%,为历年最旺的元月,年增逾48
.1%,优于市场与公司预期。但接下来即将面临电子业淡季,投资人如何趋吉避凶?
分析师谢晨彦之前接受《NOWnews今日新闻》专访时就提到,美国大企业开始裁员,这个效
应不会那么快结束,要等到营运好转或是消费信心恢复,根据2008年金融海啸的历史经验来
看,时间需要一年半左右,也就是说景气不佳可能延续到今年下半年,甚至有些经济学家认
为2024年低迷的景气才有可能反转。
不过谢晨彦也强调,股市倒不一定等到2024年才会涨,因为企业上半年最坏财报陆续出炉后
,下半年市况逐渐稳定、库存回到健康水位下,有机会持续上攻,这段期间不妨可以针对有
前景、有潜力,或获利相对稳定的领域及产业领头羊逢低承接,像是电动车、能源与绿电都
是不错的标的。
https://www.nownews.com/news/605391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