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夏夜里的那声枪响──原住民猎人误杀移

楼主: qazsedcft ( 蛋包饭 )   2023-02-13 15:39:42
1.媒体来源:《报导者》
2.记者署名:
文字/张子午
摄影/郑宇辰
设计/黄禹禛
核稿/方德琳、何荣幸;责任编辑/张诗芸、陈思桦
3.完整新闻标题:
夏夜里的那声枪响──原住民猎人误杀移工山老鼠,案件背面的多重隐忧
4.完整新闻内文:
https://i.imgur.com/M8jJTsI.jpg
南投县境内广大山林因蕴藏珍贵林木,多年来就是盗伐者觊觎目标。随着政策、法令与社会
环境变化,从原住民到失联移工,不同族群的身影在此间交错。(摄影/郑宇辰)
行政区域内坐拥广大山林地带的南投县,不仅是盗伐案件全国密度最高的地区,近年来许多
失联越南移工更活跃于中央山脉深处,在国人足迹罕至的森林里切锯台湾独有的珍贵扁柏与
红桧巨木。当他们的身影持续与那片土地上百年的主人原住民交错时,彼此的矛盾是否会在
山林深处爆发?对于查缉者与部落居民而言,已是盗伐案频繁发生下的另一个隐忧。
2021年中,一件越南移工在南投山区遭枪击致死事件,公权力以“原住民猎人误射”定调结
案,然而围绕在案件周遭仍有许多未解谜团,反映出两个族群在国家法制外、灰色地带的交
会。《报导者》深入分析判决资料并重回事发地访查,试图重构整起事件的来龙去脉。
2021年干旱夏季深夜11点半,黑暗中的枪声,在南投县仁爱乡遥远而平静的山间部落响起。
一名越南移工的尸体,倒在连接武界与万丰部落的万丰隧道口,被霰弹枪击中的腹部兀自流
著血,17个小时后的隔日下午4点半才被发现。
两周前的7月12日凌晨3点多,他与另外3名越南移工来到这处人迹罕之地,从隐密的公路旁
入山,花了4天的时间深入卓社大山一带,寻找到一处仍遍布珍贵台湾扁柏与红桧的地方;
中间或许靠着另一组补给团队送来的罐头、八宝粥、方便面果腹及随身携带的安非他命提神,
以电动链锯从庞大巨木身上切下包括树瘤与角材等57块珍贵木材,在可负重的极限内,分成
4袋固定在揹架搬运。
从最初入山、爬到定点、扎营过夜、开始切锯、徒步下山,他们整整花了12天“远征”,才
于7月24日深夜时分看到底下的公路时,根据判决书记载,其中一名移工张文龙(越南名Tru
ong Van Long)“因深夜戴有头灯”遭到邻近部落猎人杨智辉用自制猎枪击中腹部,钢珠子
弹因动能不足,沿着血管弯曲卡在体内。其他移工见状,急忙将盗伐的贵重木放在离现场50
公尺的树丛,另一名绰号Hieu的同伙以移动电话联系台湾籍司机何世清,载着3人连夜赶回
彰滨工业区旁、彰化县伸港乡的租屋处。
隔天下午,亲眼见到同伴倒下的斐文创(越南名Bui Van Sang)出面,返回离事发地点最近
的南投县警察局仁爱分局投案。当天傍晚,警方于投83线25公里处的隧道口,发现失血过多
而死的张文龙,现场遗留着装木材的背包、背架、镰刀,并在其随身腰包内,发现0.1公克
的安非他命。警方介入侦办后,带回邻近部落的杨姓嫌犯,并迅速透过媒体以杨姓原住民猎
人误射越南山老鼠定调整起事件。然而,在《报导者》实际的深入访谈与调查中,却发现事
实不尽然如此。
https://i.imgur.com/ueRrXW0.jpg
2021年夏天,越南移工张文龙(Truong Van Long)在连接武界与万丰部落的万丰隧道口附
近中弹身亡,后续查出是邻近部落原住民开的枪。(摄影/郑宇辰)
族群间的擦枪走火或单纯意外?各方说法余波未平
尽管已是一年多前的旧闻,这起个案在熟稔山林盗伐实务的第一线人员与部落族人之间,却
远非这么单纯。
北部某林管处人员曾对《报导者》直言,觉得该起事件可能是盗伐利益分配不均下的纠纷;
参与查缉盗伐案件近20年的保七刑大副大队长蔡文正则认为,此案反映了更根本的问题:原
住民对于侵入传统领域切取珍贵林木移工的不满,擦枪走火下恐难免冲突。蔡举例:
“2021年我们查获一件移工从丹大林道进去拿(拿木头,指盗伐),但却不是从最近的孙海
桥(又名丹大吊桥)出来。原来是因为邻近的信义乡地利村布农族原住民会凶他们,把移工
赶走,结果他们要揹过两座山(卓社大山、干卓万山)绕远路,走仁爱乡的奥万大出来。”
当我们深入隔邻信义乡访查当地逃逸移工日渐增多的趋势时,明德部落教会牧师Wumas也强
调,这起事件对他而言,近乎在国家法律与社会秩序失灵下两个族群冲突的爆发点。
在盗伐案最密集地区,偶然与必然下交织出的空前事件
南投山区是全台盗伐案最密集的地区,山老鼠刚开始首要目标是如此图中伐木时代遗留的树
头残材,多年利用殆尽后,现今的越南山老鼠转往仍有天然林的更深山之处。(摄影/郑宇
辰)
https://i.imgur.com/guoS0gs.jpg
尽管近年来盗伐移工命丧台湾山林并非绝无仅有──从2018年阿里山上被追捕时遭防暴网枪
击中负伤致死的黄文团,到2022年寒流来袭时被冻死在奇莱山南峰、或更多仅流传于在地人
口中的深山外劳无名尸──然而,这却是原住民与移工两个在盗伐犯罪扮演关键角色的族群
间,首次浮上台面的流血事件。
从最粗略的数据上来看,南投是全国盗伐案密度最高的行政区:司法院裁判书系统键入“森
林法”关键字,南投地方法院有1,858笔结果,为全国之最。而根据监察院于2022年针对盗
伐犯罪问题的调查报告,则可清楚看到原住民逐渐退出、越南移工持续加入盗伐犯罪链的趋
势:10年来,前者因《森林法》被判刑人数,从2015年后大幅下降,后者则维持稳定的数字
;到了2021年,两者人数已逐渐逼近。
https://infogram.com/1pg2pjew95216gt93n510lr5l9hwkm619gr
南投地检署检察官张姿倩从6年多前调来后,她就发现《森林法》相关案件几乎演变成越南
移工的“独占市场”:
“我办愈久就愈发现,原来连最上面老板可能都是越南人,开车的、联系的、切锯的、收赃
的,都说是越南老板,已经是‘一条龙’,原住民或台湾人大概都被kick out(被踢出、排
除于此一产业链)。最近我承办的一件案子,连越南外配都加入担任联系与把风的角色。”
由张姿倩提起公诉的此案外配,在今年1月的上诉二审宣判中获得缓刑,而其他6名被告在一
审判决中,被判处1年3个月到1年6个月有期徒刑,尽管罚金再怎么高,易服劳役最多再关一
年;在刑度不高的情况下,对检察官来说,要突破犯嫌心防,描绘出整体的犯罪结构样貌十
分困难。张姿倩无奈表示:
“最上面的人到底是谁我们不知道,只知道是一个外籍的,没有其他资讯,每次(当询问其
他共犯身分)都讲一个绰号。移工的《森林法》刑期连服劳役,一般最多(连本刑)两年多
就(服刑完毕遣返)回去,但在这之前赚的可能都比那两年要多,所以他没有诱因跟我们配
合。”
南投地检署提供《报导者》近5年触犯《森林法》案件统计中,清楚印证整体案件密集、移
工涉入程度高、刑度低等严峻课题:从2018年到2022年总计341件,平均一个月有5到6件盗
伐案发生在南投山区;起诉的309人中,其中139人为外籍移工,占所有被告45%;接近7成的
判决结果为1年以上2年未满,监察院调查报告中也具体呈现整体量刑偏低,纵使修法仍难以
吓阻盗伐犯罪的情形。
当特定地理空间(南投)、高密度案量(《森林法》案件)以及特定族群身分(失联移工)
的活跃性三者高度重叠,加上重重法网漏洞的共同交织,猎人枪击盗伐移工事件发生在南投
山林深处的部落,几乎是必然。
前仆后继上山的移工,不平静的仁爱乡山林
https://i.imgur.com/7piJHsO.jpg
在山区道路颠簸行驶的小货卡。(情境图)(摄影/郑宇辰)
仁爱分局侦查队警员洪绍严谈起一年多前的武界移工枪击案,仍记忆犹新:
“到现场调查后,发现那不就是我们一直听说的山老鼠的头‘阿龙’吗?之前种种风声都指
向他就是越南盗伐集团的老大,我们找他满多次了,没想到看到时,已经躺着死在那边,也
是满离奇的。来报案的是他表弟,他们越南人其实有种‘落叶归根’的观念,同乡在其他地
方不管怎么了,一定会想尽办法把遗体送回去越南家乡。”
这是他近年来碰到的第三件越南山老鼠死在山上,另两件则是在奥万大的亲爱部落跌落山谷
摔死──虽然报案同乡声称是上山来玩以及采花,但员警从所在之处人迹罕至、路途危险判
断,实际上应为盗伐而探路。
洪绍严3年前从雾社派出所的工作转调到仁爱分局侦查队后,恰巧就遇到越南移工在仁爱乡
境内盗伐最猖獗的时期,平均一、两个月就有一件。仁爱分局所在的雾社,是台14甲线通往
主要盗伐热点如奥万大、翠峰、平静的必经之路,警方从车牌辨识系统中常能锁定许多在可
疑时间出入的车辆,进而拦截。武界枪击案发生同年的8月,就发生越南盗伐者在仁爱分局
前拒绝拦检开车冲撞、警方开枪追捕后移工负伤逃逸。
“前两年疫情期间工作不好找,且国境关闭下失联移工无法遣送回国,他们就在熟识的人际
网络中,彼此招一招上来赚外快,但其中一定有一个带头的负责找人、分配工作;像这个‘
阿龙’的角色,从其他被抓到移工口中,听到这个名字听过很多次。之前我们就锁定他,又
找不到,结果原来他跑到山另一边的武界去了。”仁爱分局侦查队侦查佐陈志伟也在当时勘
验遗体的现场,两、三年来他在仁爱乡已有十数次侦办越南山老鼠的经验,在第一线遭遇此
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前固定在做的原住民我们都知道大概是谁,走的路也比较容易掌握;(2015年)修法加
重刑责后,几乎都没有本国人了。后来移工不只身分难掌握,他们还会自己开路,走的都是
连原住民都不会走的路线,宁愿花好几天进到深山,也都不用自己的车子,同伙叫一台(白
牌)出租车到某个定点,东西包好上了就走。”
频繁的案件中,他们发现移工前仆后继,抓完一批还有一批,只靠现场拦查无法撼动整体的
犯罪结构。为了从源头“刨根”,近年的侦办方向转而强化不同单位的横向连结,甚至“放
长线钓大鱼”──即掌握载运木头下山的车辆却不在现场拦查,沿路跟踪埋伏到后端的收赃
处或加工厂再收网。
“虽然《森林法》案件不属于警察局的重点绩效,而是保七的专责业务,但发生在我们辖区
,加上上面行政院重视,我们还是要想方设法处置作为,三不五时扩大临检,让他们知道我
们在注意,否则珍贵的树被砍也来不及了;就算判罚几百万,这么多判例里没有一个移工还
得出钱,最多再关一年而已,”陈志伟表示,经过两年多来加强查缉,去年(2022)年底开
始就没有再传出新的案件。然而,少见的平静可能仅意谓著山老鼠暂时避风头或转移阵地,
办案人员仍不敢大意。
重回现场:山老鼠、红光手电筒、猎人
https://i.imgur.com/vEUnmMt.jpg
雾社通往万丰部落的投83线道路,是开辟万丰隧道之前,后者对外的唯一联络道路,(摄影
/郑宇辰)
由于常在侦讯时透过通译与涉案移工闲聊,陈志伟发现他们清一色来自越南相对穷困的中越
与北越,且平时工作与居住的地点,大多集中在中部一带的工厂,包括彰滨、大雅工业区、
嘉义、斗六等地,依据各工业区的地缘关系而形成人际网络,组成集团分工,有的负责采买
物资与补给,有的负责现场砍伐。尽管我们曾听闻信义乡的农业移工疑似扮演盗伐协力者的
角色,但在仁爱乡这边,做农的失联移工反而几乎未曾涉入盗伐案,且居住地也不在部落,
而是大多住在埔里,每天固定搭车来上工。
“张文龙和他表弟是来自中越,是彰滨工业区那团的,表弟第一次跟阿龙上去,”陈志伟解
释,在员警眼中,他们就是过去一段时间肆虐仁爱乡的山老鼠典型背景;另外两名逃逸无踪
者则来自北越,后来在其他案件中,疑似也被捕获。
至于何以这么刚好就被击中?最大的关键是,他们下山时为了掩人耳目,不是戴明亮的头灯
、而是使用以红色玻璃纸包覆著光照处的手电筒;透出的微弱红光,在猎人头灯的照耀下,
就如同猎物的眼睛。
“如果爬过山一定知道,当头灯照到头灯会非常刺眼,一定不会不知道那不是动物;而你如
果有在晚上照过动物的眼睛,长得就是那样子──红色微光。阿龙跟他表弟讲,如果有看到
下面有人,怕是警察,要躲起来,因此表弟听到动静就躲进树林关掉灯,猎人后来就只照到
另一只在动的眼睛──那是阿龙手上的手电筒,他正下切到下面的路,猎人觉得这是猎物在
躲躲藏藏,瞄准后就击发。”陈志伟在侦办过程中比对双方证词,以及现场遗留的被红色玻
璃纸包覆的手电筒,建构出意外发生的片刻。
从隧道口的案发现场,沿着投83线往万丰──1980年代因发现台湾唯一的高山考古遗址而有
另一个较为人所知的名字“曲冰”,左侧浊水溪谷的砾石与银白溪水在阳光下时隐时现,河
阶分布著普遍务农族人种植的短期经济作物。在抵达现今的主要部落之前,会遇到旧部落哥
哥原(Ququaz)──布农语意为长满藤蔓之地,曾是族人日常生活器物(如藤篮)甚为仰赖
的素材来源。
我们循着万丰部落文健站内的职员阿娟(化名)在一张A4空白纸上的手绘地图,找到位在哥
哥原路旁、背倚浊水溪谷的一栋铁皮搭盖住宅,那就是杨智辉──判决书与新闻中指称开枪
误击移工的猎人住处。
在因疫情而实体活动暂停、室内空间只有几名年轻工作人员的文健站内,一提及移工遭枪击
一事,众人仍记忆犹新,并一致表示,打中移工的另有其人,“但刚开始都是针对他(杨智
辉),逼他认罪。因为太巧合了,他刚好在那个时间确实有去那边打猎,”阿娟对我们说,
她特别叮嘱“他言行举止不是很好”,2022年初还因在路上骚扰女子而上了新闻。
透过纱门向幽暗的室内探问,不久后一名挽著头发的女子出来:“案子撤了之后就没有起诉
,到现在人家还会误以为是爸爸(杨智辉)带着小孩去打到(移工)。有亲戚介绍请律师,
但资料在我婆婆那里,都删掉了。他现在在忙,要跟公公到万大做板模,我得带小孩出去买
东西,谢谢关心 。”
杨智辉的妻子说完,礼貌性微笑一下,抱起门外蹒跚学步的幼儿,就转身进到家里。
是谁开枪?判决书、员警与族人证言间的矛盾裂缝
万丰部落过往是布农族卓社群与赛德克族雾社群两族群势力的交界,曾发生激烈的部落战争
,如今在浊水溪上游深处回归平静。(摄影/郑宇辰)
https://i.imgur.com/S7QYSRN.jpg
在张文龙表弟斐文创于同年12月30日的判决书中,提到误击中移工的猎人,仍写着“杨智辉
(涉嫌过失致死罪嫌,另案侦办中)”。然而照其妻子简单数语,以及部落年轻人的说法,
明显与判决书上记载事实矛盾。
为了更接近真相,我们前往万丰部落的教会。如同大部分台湾原住民族,此处部落里超过9
成人信仰基督宗教,教会在当代原住民价值与认同中扮演核心的关键角色,杨智辉及其父亲
也是会友。
喜玛恩教会牧师全成功对我们吐露判决书与事发后的新闻中,都未曾听闻的过程──这个出
乎意料的答案,也间接证实了,部落年轻人一致表示射杀移工另有其人的说法:
“听说很多人被列为嫌疑犯,因为杨智辉在那边的时间最接近事发当时,警方马上锁定他带
回。他爸爸去看他,用母语问‘真的是你?’,杨回答不是啊,他爸爸就很紧张去找律师,
提出申诉,比对弹道后确定不是他,才让他回家,移除嫌疑。放回来之后(警方)还是一直
在找,才发现忽略了当天在他之前也有去那边打猎的两个小孩子 后来也没听到被收押,
大家都没有过问,怕造成他们心理压力。”
全成功提及,当时才刚国中毕业的两位孩子,皆来自部落普遍的隔代教养家庭,时常彼此结
伴。当天他们相约武界坝旁──从武界方向联通万丰隧道的高架道路下方,枯水期时那里的
浊水溪支流袒露出一片河床,夜里周遭充满可供猎捕的野生动物,并有多条入山路线──当
时张文龙及表弟等4名正刚结束漫长盗伐的越南移工,正背负沉重的扁柏与桧木缓缓向山下
移动。
https://i.imgur.com/ruPUXMX.jpg
万丰隧道另一头的武界坝,功能为拦截浊水溪主流及其支流万大溪的溪水,透过引水隧道送
至日月潭再导入发电厂发电,是日治时期就规划兴建的重大水利工程。(摄影/郑宇辰)
据说盗伐移工原本是要走武界林道或卓社林道,出来就是武界的投71线公路,车程约40分钟
就可下到埔里,但近年来随着林务局加强监控,林道沿路装了不少的摄影机,因此他们才从
介于武界与哥哥原之间几无人迹的山坡下来──对此全成功有着切身经验,暑假时带孩子去
武界林道钓鱼时,就曾被林务局的人“关切”。
部落族人推测,当绕远路的越南盗伐者手电筒的微光,被两位骑着机车沿路搜索猎物的少年
的头灯照射到,认为那就是猎物了,瞄准之后开枪击发,却听到不一样的声音,有违猎人射
中后必会前去查看猎物的惯例,两人怀着惊惧急忙离开现场。
《报导者》向仁爱分局查证时,当时参与侦办此案的洪绍严坦言,实际开枪击中移工者的真
实身分,就如部落所说是两位未成年人,是某位目击证人看到他们骑着机车慌张逃离现场,
一阵子后才出面向警方说出此事:“他原本没有要出来,但就是做梦梦到,心里不安、睡不
好,觉得应该要把这个事情说出来,才跟我们警察说,刚开始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只是觉
得奇怪,怎么打到东西没去看反而跑走?”除了后来才出现的人证,侦办成员并不愿透露更
多细节或比对嫌犯身分的矛盾,陈志伟强调,都是透过详细调查、比对证据以及科学鉴识,
才确认责任归属,因为涉案者是18岁以下,所以按照法律规定都不会公开。
《报导者》进一步向南投地检署求证。根据检方提供的侦查与起诉纪录,杨智辉原本涉嫌过
失致死一案,侦结要旨注明为“不起诉处分”(南投地检署案号110年侦字003991),证实
其非开枪者。
然而,从各主流媒体的新闻,到南投地方法院在事发5个月后的判决书,至今所有的公开资
讯中,被错认的扬智辉,仍停留在涉嫌过失致死罪嫌中。除了检警为了抢快提供媒体想要的
素材(发现张文龙尸体后隔天、不到24小时就迅速发布新闻,指称“杨男”涉嫌),法院延
续起诉资料未详尽调查,共同造就了如此的矛盾与落差。全成功感叹:
“事情之后,有一段时间两个孩子足不出户,每个人都不想碰到这个事情,大家也不多去过
问,小朋友被问到,可能心里的痛被掀起来;杨智辉的父母也离婚,这个现象在部落很多,
听说有段时间离开部落避风头,跟着爸爸到外面做板模,事情已经过去,他们也不想再追究
了。”
整起事件在小小的部落里透过耳语流传,但族人都很有默契地不去惊扰牵涉其中的三人,像
是封存保守着某个只有万丰族人才知晓的祕密,也不再深究那些出入祖辈山林里的移工,为
何会出现、又为何在黑夜里死于自己的家园底下。
在越南移工与原住民于山林间持续碰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这起意外,俨然成为两个族群矛
盾激化后擦出火花的象征。
尚未“结案”的冲撞:政经边陲的不同族群如何共生
https://i.imgur.com/t6ZHHgB.jpg
近年来因农粮署的温室补助政策,吸引许多平地人来到万丰盖温室种植牛番茄,极度仰赖人
工技术与经验。(摄影/郑宇辰)
现实生活中,就如同与仁爱乡南北交界的台中市和平区、南投县信义乡的广大山林,失联移
工在部落的存在早已见怪不怪。喜玛恩教会于去年底庆祝建立68周年前夕,牧师与会友在前
方院落忙着张罗时,正对门的龙眼树上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十几名移工在采龙眼──那户
租地做温室番茄的老板有感于龙眼树结实累累,便找来附近的移工采摘同时让其带回分食。
“看到时我们也吓一跳,这些外劳以前要躲藏,现在已经光明正大没在避讳了。 这几年平
地人盖很多温室种番茄,已经不请原住民,直接请逃逸外劳。有时也需要他们帮助我们自己
的农作物,就跟番茄园老板商量能不借一下两三个,只要不出事情,警察都不会受理,会说
不是他们管辖,检举到移民署那边才会过来。现在外劳真的愈来愈多,互相招揽过来,其他
部落应该也差不多。这是我们孩子未来的隐忧,以后的原住民不知道要去哪里了!”
全成功直言,近年来从亲爱到万丰冒出的许多温室,都是平地人透过转让或转租方式取得原
保地,向政府请领高达二分之一的补助。
在高山与溪谷夹峙中,万丰部落沿着宽广台地缓缓抬升,从喜玛恩、曲冰到万丰,不同统治
者的更名过程中,地方的历史与文化记忆逐渐淡化,然而在这个接近岛屿地理中心/政治经
济的边陲之地,不变的是不同族群间的交会、斗争,以及远离国家法制之外,在经济攫取利
诱下造成的山林危殆。
https://i.imgur.com/Kf31jP1.jpg
万丰靠浊水溪的河阶地带,10年前仍是一片荒地,现已密集盖出温室蕃茄园。(摄影/郑宇
辰)
曲冰遗址下冒出的密集温室
因为海拔与温差条件,加上近年因政府的温室补助政策,使得许多平地人到万丰部落承租原
保地,建造温室栽种牛番茄。现在靠曲冰遗址一带、离聚落不远的河岸水泥小径,10年前杂
草蔓生的闲置土地现在建起一座座温室,已成为万丰的显著地景。
走近一排温室旁、铁皮搭盖的住家兼谈生意的屋宇下,出生台中的万丰牛番茄产销班班长陈
柏丞,正在和来访的通路商热络的谈下一笔订单。忙碌告一段落后,他向我们表示,其占地
约三甲的番茄园,一个产季(5月到12月)可以供应约50吨的量,是整个仁爱乡最集中的产
区。
陈柏丞从经营者的角度谈到于原乡地区发产温室番茄的实际状况,坦言温室番茄极度仰赖人
工与技术,在现阶段农业移工政策前景不明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随波逐流:
“(请)黑工啊,不然怎么办?讲白一点,台湾人觉得累又不做,越南的真的比较聪明、快
又有效率,印尼比较慢,但持续性很强;我两种都用过,比较喜欢越南,特质不太一样。我
现在基本上一天8小时给1,100元,吃饭每天补贴100自己处理,加班费一小时150,有时一个
月可领3万多。”
他同时将技术传给万丰族人,如今也开始有在地布农族将自己土地上的杂粮、高丽菜田铲除
,建起需要较高技术与成本的温室番茄。目前万丰的温室牛蕃茄种植面积已达近20甲,由于
质量稳定,也有清楚的产销履历认证,深获市场好评,目前已供应到包括全联、好市多、大
润发、爱买、家乐福、麦当劳、华膳空厨等大型量贩市场。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bit.ly/3K3Kf9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