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牛肉面是外省人的食物?

楼主: pinkowa (pinkowa)   2023-02-10 01:05:47
※ 引述《billkingFH (普洱王)》之铭言:
: 如题,阿肥今天和家人去逛夜市,看到牛肉面店,发现阿肥出生快30年,完全没吃过牛肉,家中也没有出现牛肉料理,问了老父亲,回答是牛肉面是外省人的东西,本土的农民根本不舍得吃牛,更何况阿肥的祖祖父就是耕田的,遗嘱就说我们家子孙世世代代不吃牛肉,感怀牛的辛苦付出。
: 所以牛肉面真的是外省食物吗?那有什么食物是本土才有的的呢(对岸没有)?不过我是觉得吃了牛,大多数可能也是美澳牛,干水牛P4 XDD
: 去牛排馆我们家都点鸡排猪排,阿公阿嬷在时也是点猪排w
: 所以牛肉真的好吃吗?
嘘 poggssi: 牛要耕田所以不吃牛,这说法根本笑死 111.240.114.223 02/10 00:57
→ poggssi: 难道大陆没人耕田? 111.240.114.223 02/10 00:57
先来看看
政府说法1.
https://channelplus.ner.gov.tw/channel-program-episode/60761
邀访来宾:
文史作家余远炫
播出日期:2022/03/11
古人吃不吃牛肉?在战国时代以前的古人会吃牛肉,牛是人类畜养的动物之一,还是敬天
的最高祭品,所谓的太牢,指的是天子祭天的三种祭祀牺牲全牛、全羊与全猪。而诸侯在
会盟时,手执牛耳的诸侯就可以号令所有诸侯成为霸主。所以执牛耳就有他的特殊涵义。
但战国以后就有了改变,一来诸侯不想称霸了,直接灭掉其他国家成为自己的疆土。
而且牛被使用在耕田上,成为农业社会的最好帮手。从此以后牛就摆脱被宰杀的命运,农
夫与牛之间有感情,就算牛老死病死也舍不得杀掉牠。古代没有专门饲养的肉牛,几乎都
是耕牛,所以政府是严禁吃牛杀牛的,虽然放宽病死老死的牛只处理,也要经过核准才能
吃牛肉,但实际上民间吃牛风气并不盛行。
政府说法2.
https://reurl.cc/vk3dga
农学报导
关于台湾人吃牛这事儿
刊登日:110/03/1
关于台湾人吃牛这事儿,还真是神奇的大转变。几十年前一堆老人家还会动不动奉劝子女
不要吃牛肉,如今牛排和骰子牛已成为随口可吃的夜市平价美食。而实际的统计数据也显
示,1935 至1939 年间,台湾每年人均牛肉消费量是0.78 公斤,2016 年每人平均一年吃
掉的牛肉为5.69公斤,足足增加至原来的7.3 倍。台湾人对牛肉的态度从寒暄式的礼让转
变为热情的拥抱,这一路走来是如此地自然,“牛肉禁忌”也无声无息地丧失了存在感。
看似合理的吃牛肉禁忌
早期多数台湾人都将吃牛肉视为一种禁忌。老人家会跟你说,他们出身农家,过去都用牛
耕田,基于尊敬不吃牛肉。这象征饮水思源的精神,也彰显古早人纯朴善良的一面。还有
一群人则因“命理”因素不吃牛肉。他们会说算命老师指示,吃牛肉会运势不好、命中带
衰。
虽说不吃牛肉的理由听起来还满合理的,但若将思考的脉络放置在经济不发达、大家都一
穷二白的古早年代,就会觉得好像怪怪的。你想想看,人类本来就是杂食性动物,蛋白质
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营养素来源。当你过得苦哈哈,平时没啥肉可吃时,你会放著好好的牛
肉不吃吗?山林的野兔、山猪跑来跑去,河里的鱼儿游来游去,我们都愿意耗费时间精力
捕捉来吃了。一头牛好端端地在那儿,哪有不吃的道理?但此时问题就来了,若一时冲动
把牛吃了,以后谁帮我们耕田呢?
相较于鸡、猪、鸭,牛很早就被人类驯化,成为协助生产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代
,君王就已经发现牛是农耕的得力助手,而农业生产又是支持军队对外征战的重要基础。
所以牛便被视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必须由国家统筹管理,同时严禁民间私宰耕牛的行为。
所以从秦代到宋代,朝廷都实施严格的耕牛保护政策,若任意宰杀耕牛,不是斩首就是凌
迟。
虽说牛肉禁忌说穿了只是为了克制短期的肉欲,以免危害长期的农业生产,但并不能解决
人类吃肉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在一穷二白的年代,大家都鲜少有机会吃肉。你说耕牛平
日好好工作,我们不动牠,这也就罢了。但当牠已经老到无法工作,或即将嗝屁升天,我
们若还把牠当老祖宗继续供奉,这就有点违背常理了。因此,农民会将这些老牛、病牛卖
给肉贩,换取收入。而肉贩会再送去屠宰,卖给其他消费者。
所以囉,早期农民虽口口声声说不吃牛肉,但实际上台南民间还是发展出温体牛肉汤的美
食。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把牛当成神一样崇拜的印度,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就有一个底
层阶级专门杀牛、吃牛。透过此种运作方式,整个社会的动物性蛋白质总体供应量才不会
被限缩。
由于过去多数台湾人并不吃牛,且牛肉供应量不稳定(老牛、病牛很难稳定供应啊),所
以传统台湾料理几乎看不到牛肉的踪影。路边传统面摊或米粉汤摊的菜单,供应的小菜几
乎都以猪肉为主──从猪耳朵、猪头肉、骨仔肉、猪肺、猪肝连,一直到大肠头。可以把
猪全身上下各部位都开发成独立的菜色,却看不见以牛肉为主的小菜。
既然牛肉不会出现在寻常百姓的家中,这就意谓著多数台湾人并不知道该如何料理牛肉。
所以早期台湾人吃牛肉的方式,就是现在台南牛肉汤的料理模式:将牛肉切成薄片,放入
滚烫的汤内涮一涮,再捞起沾酱吃。说穿了就只是用水煮熟而已,几乎毫无任何烹饪技术
可言。
此时大家必定会纳闷,为何要削薄片呢?没办法,肉质太差,只能削薄片来吃。由于早期
台湾人吃的都是整天工作的水牛,肉质纤维本来就粗,加上全年工作一律不休,又只能吃
些毫无脂肪的杂草,所以肉质又韧又柴,当然无法做牛排,只能透过削薄片涮烫的方式,
让食客误以为入口的牛肉很鲜嫩。
==========================
我家长辈种田,所以都劝不要吃牛,
但我觉得肉牛肉真的比较好消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