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中央社
2.记者署名:
译者:林沂锋/核稿:林治平
3.完整新闻标题:
研究:杀虫剂效果有限 亚洲蚊子抗药性超强威胁增
4.完整新闻内文:
(中央社东京11日综合外电报导)新的研究警告,在亚洲部分地区,传播登革热和其他病
毒的蚊子已经演化出对杀虫剂不断增强的抗药性,迫切需要新的方法来控制它们。
法新社报导,卫生当局通常在蚊子出没的地区喷洒杀虫剂,抗药性长期以来一直是令人忧
心问题,但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今所知还不多。
日本科学家葛西真治和他的团队检查来自亚洲几个国家以及非洲加纳的蚊子,发现一系列
突变使一些蚊子几乎不受如氯菊酯杀虫剂(permethrin)之类药物的影响。
葛西真治告诉法新社:“在柬埔寨,90%以上的埃及斑蚊具有导致极高抗药性的突变组合
。”。
他发现一些蚊子变异株具有强1000倍的抗药性,而以前看到的是强100倍。
这意味着通常会杀死样本中几乎100%蚊子的杀虫剂量,只能杀死大约7%的蚊子。
即使杀虫剂的剂量增强到10倍,也只能杀死30%的抗药性超强蚊子。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昆虫医药系主任葛西真治说:“我们在柬埔寨和越南的蚊子身上发
现的抗药性程度完全不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表示,可能造成出血热的登革热每年
约有1亿到4亿人感染,但有超过80%的病例轻微或无症状。
目前已经开发几种登革热疫苗,研究人员还使用能使蚊子绝育的细菌来对付病媒蚊。
但这两种方案都离根除登革热很远,而且埃及斑蚊会携带其他疾病,包括兹卡病毒(
Zika virus)和黄热病(yellow fever)。(译者:林沂锋/核稿:林治平)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1110320.aspx
6.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