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百亿标案紧急动员!“无人机国家队”军

楼主: qazsedcft ( 蛋包饭 )   2022-12-28 02:09:08
1.媒体来源:《报导者》
2.记者署名:
文字/杨智强
摄影/林彦廷、黄世泽
设计/黄禹禛
37m7m核稿/方德琳;责任编辑/黄钰婷、张诗芸
3.完整新闻标题:百亿标案紧急动员!“无人机国家队”军民联手的关键一战
4.完整新闻内文:
https://i.imgur.com/aoL37f4.jpg
台湾的无人机产业大多只有中小企业的规模,过往因为国内市场不成熟跟国外市场复杂,一
直难以冲出活路。图为无人机业的老兵、田屋科技创办人兼总经理张成荣。(摄影/林彦廷

过去10年,政府投注于无人机的研发经费总计只约百亿,至今也只有百余架。相较于上千亿
经费的潜舰国造、各式导弹与飞弹,“无人机”从未是国防自主的亮眼项目。
但是,俄乌战争改变了它的地位。
今年(2022)9月,政府向民间厂商抛出3,000架无人机订单需求,据估算,规模可能高达50
0亿元,盼借此加速无人机制造,同时也壮大厂商研发能量,带动无人机产业起飞。
经济部在12月21日公布了获得遴选的厂商名单,明年(2023)7月必须交出原型机让中科院
验收。但在时间压力下,首度军民联手研发武器的新尝试,将会面临哪些逆风的挑战?
9月22日这天,平时肃穆清冷的国防部,来了上百位无人机厂商的代表。原本用来宣布重要
政策的媒体接待室里,你一言、我一语的厂商代表们,正在热烈地讨论国防部的宣布事项。
这场由国防部、经济部工业局、国科会与中科院跨部会召开的“无人机暨防御系统征求厂商
”说明会,向业界抛出了5款功能不同、总数超过3,000架的无人机需求。
资深军事记者评估,这是一次将近新台币500亿元的军用商规标案,更是国防部在无人机产
业界第一次大手笔的释商规画。
“这次政府看起来是玩真的,不是‘大拜拜’了,”当天与会的田屋科技公司总经理张成荣
说,以往政府各部会只会象征性地举办无人机的竞赛,发出几万块奖金,但实际上没有太多
相关的业务需求。
过去几年,中央连同地方政府对民间发出的无人机招标案,总金额约新台币十几亿元。即使
国防部过去10年投入中科院在无人机研发经费加起来约百亿元,经费并没有流到民间产业里
,无法拉起无人机厂商的研发与制造量能。
9月22日由军方释出的采购计画大饼,无疑是对民间无人机产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也列席参
加说明会的经济部工业局副局长杨志清解释:
“因为军方定的时间点很赶,全部都交给一个单位做,负荷量太大 现在的氛围、民气可
用,就来借助民间的力道。”
跟时间赛跑!军民联手组国家队,加速军用商规无人机研制
https://i.imgur.com/p4Vb71U.jpg
亚洲无人机AI创新应用研发中心外,一架民间厂商测试中的旋翼型无人机,正飞越展示于门
口的军方旧式“中翔”无人机。(摄影/林彦廷)
杨志清告诉《报导者》,目前军方使用的无人机里,大型与攻击型的无人机会继续由中科院
负责研发、量产,但因应国防部整军装备的急迫需求,决定将5款“军用商规”的无人机释
出让民间厂商研制。
经济部也破天荒第一次与国防部合作,成为这次遴选厂商的主责单位。杨志清说,这5个项
目的系统整合厂商,要在明年7月交出各型原型机让中科院测试。
军方开出的5项需求中,2项属于类似民用空拍机的小型无人机,专门给小型部队在战场上做
视距外侦察使用;另外3项属于中型的无人机,依照属性不同,分配到不同军种的大部队、
进行特殊远距任务使用。这起大型释商案件获选的主导厂商明细,已经在12月21日于经济部
工业局网站上公告。
https://infogram.com/1pp9xxen7qygw9arwwwpz79e53az973q5rp
这5项无人机目前都没有加载武器攻击系统,因此释出给民间承揽。但这些无人机属于军事
用途,资安采高标准规范;拿到详细规格书、有意竞标的16间厂商都需要签署保密协定。杨
志清说,这次时间比较赶,虽然开放厂商引进外国的系统零组件,但禁止使用任何中国制品

“我们希望藉这一次机会,提升民间厂商的系统整合能力,”杨志清说,工业局晓得若没有
协助厂商投入研发,这次标案也只是一次拼装无人机的比赛,因此工业局也将编列预算,辅
导有能力的厂商投入研发无人机的关键零组件,“政府资源这样下去才有意义。”他强调,
这些资源无非也是希望能带动台湾无人机产业的成长。
国际市场复杂,小规模台厂难冲出活路
https://i.imgur.com/5TjFF4j.jpg
张成荣说,无人机产业过去几年都在摸著石头过河,累积经验、缓慢成长。(摄影/林彦廷

张成荣是无人机业的老兵,看过产业20多年来的起伏,期待这次释商计画能让台厂扭转乾坤
,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今年55岁的张成荣从成功大学航空太空工程研究所毕业后,到了以航模(航空模型、遥控飞
机)起家的雷虎科技工作了15年。之后他到当时新成立的碳基科技,原本希望跟几位从中科
院退休的同好,一起做军方小型定翼无人机的生意,“但那时候时机还不成熟,军方没有跟
产业合作的习惯,”他说。
国内找不到出路,就把目标放到国外。离开碳基科技,2011年张成荣跟一位日本专家与几个
伙伴合作创立田屋科技,他积极地到日本、加拿大、美国与新西兰等国找机会,并且也是欧
美国际无人机展览的常客。到处跑除了拓展商机外,他也与世界各地的次系统厂商合作,试
著走出去推广全球市场。
2013年,中国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疆、DJI)一款诉求简单、易用、便宜的
消费型无人机──phantom,迅速席卷国际市场。在今年10月美国将其列入制裁清单之前,
大疆已经拥有全球8成市占率,独霸无人机领域。
相较于大疆上万名员工、上千亿新台币营业额的规模,国内无人机厂商都是中小型,员工人
数在几十人到200人之间。过去几年,为了避开大疆独占鳌头的消费型空拍机市场,台厂则
将市场锁定在商用型,如喷洒农药(简称农喷)、测绘等功能的无人机上。
长期研究无人机产业的国防安全研究院(简称国防院)政策分析员陈彦廷观察,要将无人机
应用在其他国家的农喷、测绘等特殊领域上,需要拥有熟悉该国家特定领域的人才,或是必
须深耕地方,才可以完成任务,但这些对于仍处于中小企业规模的台湾厂商来说,通常是心
有余但力不足。
田屋科技跟其他台湾的无人机公司同样面临到上述困境,成功将无人机或是系统卖到国外的
数量屈指可数。根据经济部工业局的数据显示,台湾航太产业在2021年的产值为984.34亿元
,其中无人飞行载具产值只占13.57亿元,不到总额的1.5%。张成荣说:
“继续留下来的人,都是对航空有莫名的执著。”
无人机产业起步维艰,技术研发“烧钱烧到快倒闭”
https://i.imgur.com/dUfjwt5.jpg
无人机各种研发过程,很多都需要从零开始。图为辅助摄影镜头进行影像校正的设置。(摄
影/林彦廷)
台湾无人机的起步最早可回溯到2005年元智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副教授吴昌晖开始,成功大学
航空太空工程学系、虎尾科技大学飞机工程系、淡江大学航空太空工程学系等学校的教授,
也陆续开始在自己的研究室做研究、造飞机。
来自研究室的成果技转给民间企业,造就几家元老级的无人机公司,譬如虎科大的技术跟经
纬航太合作,元智大学的吴昌晖则是在2005年跟几位热爱航空的同伴,共同创立了智飞科技

灰黑相间的长发、扎起一头马尾,现年57岁的智飞科技董事长黄重生说起话来铿锵有力。黄
重生在2016年投资经不起长年亏损面临倒闭的智飞科技,让吴昌晖跟他的技术团队继续追逐
遨游天空的梦想。
黄重生苦笑说,因为各种外在因素让无人机测试旷日费时。无人机的很多技术都是从零开始
慢慢摸索,也因为摸著石头过河,失败的经验总是比成功还多。智飞科技摔毁的飞机至少30
架以上,每架都是数十到百万的造价。黄重生说,幸好其他事业有赚钱,无人机的项目才可
以让他继续烧钱研发。
不只智飞如此,事实上,台湾绝大多数无人机公司都在烧钱亏损,以上柜的经纬航太来说,
去年营业额约2亿元,亏损1.06亿元。
用心研发却打不开国际市场的台湾厂商,只能争抢少量的政府标案。但2017年,海巡署20架
无人机的标案风波,也透露出政府与民间合作存在不少问题。
2017海巡署招标风波:错误规格只能错到底?
https://i.imgur.com/Y22Abi8.jpg
智飞科技董事长黄重生在智飞科技面临倒闭时,投入资金、出手救援,让这家老字号的无人
机公司可以继续翱翔。(摄影/林彦廷)
早期政府各部门对无人机的需求只有小型的地图测绘、拍摄或是训练操作无人机的少数委托
标案。直到2017年,海巡署发出购置20架中型无人机的标案,是第一件政府向民间厂商招标
相对大型者。
海巡署在2019年将验收后的20架无人机纳入任务编组,没想到却屡屡发生执行任务时摔飞机
的状况。因为不敷任务需求使用,海巡署已将部分无人机停飞;而监察院也在2022年8月对
海巡署的这起标案进行调查,以厘清到底是厂商能力不够,还是有其他原因或责任归属。目
前案件仍在调查中,还未结案。
这起标案正是由田屋科技得标。对此,张成荣表示,数年前台湾无人机在实际应用方面,算
刚萌芽的起步阶段,大部分国内无人机厂商的产品与实际应用历练仍不足,各方难免会有认
知落差的状况。
不过,当时未得标的智飞科技认为标案规格本身存在缺失,一状将海巡署告上行政法院。黄
重生说,海巡署标案开出的规格自相矛盾,因此告海巡署渎职。
黄重生指着法院的判决书说,作战半径30公里的意思,应该是说甲地飞到乙地30公里,然后
再从乙地飞甲地,所以来回加起来至少要飞60公里;但黄重生向海巡署讨说法时,对方却改
变说法,称30公里的意思是甲地飞到乙地的距离,不需要飞回来。
“那如果在海上作战,你的无人机是要飞到另外一个岛上吗?不然就会掉到海里啊,”黄重
生强调,智飞科技在该标案中是第3名,不会有机会得标,但是他看不惯政府官员开出错误
规格但不敢承认的态度。
经纬航太董事长、同时也是嘉义县亚洲无人机创新园区厂商协进会会长的罗正方指出,因为
政府对于新科技不了解,提出有矛盾的规格,公告后就算发现有误,但因害怕遭到外界质疑
修改是为了图利特定厂商,不敢随意更动。而厂商为了得标也只能硬著头皮去做,最后做出
来的成果也只能勉强验收,最后也无法执行任务。
这次招标风波正好暴露政府招标制度僵化没有弹性的问题。罗正方建议,无人机采购的程序
应该要调整,建议应分阶段招标与验收,有错的地方滚动式修改。而且将得标者从一家公司
改成为若干公司组成的团队,吸收每家厂商的强项,“研发一定会修正,也要有容错空间,
才不会重蹈海巡署标案覆辙。”
参考美军、改变标案流程,扶植台湾无人机军用商规模式
https://i.imgur.com/5QryF2W.jpg
在航太产业打滚将近20年的经纬航太董事长罗正方认为,美军的无人机采购流程是台湾值得
效法的对象。(摄影/黄世泽)
“无人机的东西,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去看美军就好了啦,”黄重生说。
罗正方也认为美军招标的模式是台湾参考的对象。他举例,当美国海军的伯克级军舰需要配
置无人机时,会对外公开自己战术需求,例如飞机必须从船舰的甲板飞出去、无人机需要拥
有多少公里的作战半径、需要在海上执行什么样的任务等。
将需求开出后,美国海军接着开预算请6到8家的民间厂商设计蓝图。“就像是我们的房子找
装潢公司一样,大家比设计图、竞图,”罗正方说。
美国海军会在第一阶段选定其中的第1名与第2名,要求这2家厂商整合其他没有入选的厂商
,组成两队进行第二阶段竞争;军方再出钱让2队厂商开始研制无人机的原型机,最后一阶
段选择其中一架原型机为入选项目。
“但是没有得标的无人机厂商不会什么都没有,它的原型机可能被其他军种拿去用,”罗正
方解释,因为无人机不只是单一军种、单一部会会使用到的科技,这些研发累积的量能与知
识,是整个产业相当重要的资源。
台湾政府听到了产业界的建议,在9月22日的说明会中,改变过往释商的流程,转为辅导、
培育厂商产制量能的方向执行。
https://infogram.com/1px0my77gzvrj6bq0v70e1w9ddfnggeekjy
工业局在12月21日已经依照军方开出的5项需求,每项选出1家以上的系统整合商;并且到明
年7月交出原型机的期限之前,中科院与工业局都会给予获选厂商技术与资金上的协助。杨
志清强调:
“我们的重点不是要刷掉厂商,而是要想办法让他们做出来。”
杨志清表示,这次的作业是希望让产业界累积量能,当未来政府还有机会释出时,出线的厂
商可以再承接下一个任务。
嘉义蚊子馆变身无人机产业聚落,为国养才
https://i.imgur.com/sKSL2AL.jpg
由虎尾科技大学负责管理的嘉义亚创中心投入大笔资金,准备盖设低速风洞测验中心,并且
开设的门无人机课程,让进驻厂商员工可以进行教育训练。图为民间厂商正在测试旋翼型无
人机。(摄影/林彦廷)
为了协助台湾的无人机产业起飞,政府除了跨部会提出百亿商机的需求、改变招标流程,嘉
义在成立“亚洲无人机AI创新应用研发中心”(简称亚创中心)时,总统蔡英文特别前往参
加揭牌仪式,此处也将成为培养无人机人才的基地之一。
从嘉义高铁站驱车约10分钟,抵达嘉义县朴子市,在数公顷绿地间拔地而起一栋6层楼的复
合式大楼。这里原是国立台湾体育运动大学嘉义校区,因为少子化的关系,校区在2015年熄
灯成为蚊子馆。
虎科大在2021年8月承接活化蚊子馆的任务后,校长张信良跟学校老师规划了亚创中心的构
想。花了一年时间整建,亚创中心在2022年8月揭牌,20多家台湾无人机厂商组成的“无人
机国家队”随即进驻,交通部民航局、工研院与中科院也在此设置了办公室跟系统测验中心

张信良提到,面对半导体的强势竞争,其他产业人才都很吃紧。超过20年历史的虎科大飞机
工程系,走技职实务操作路线,今年拿到了教育部9,000万元的“无人机人才培育计画”补
助款,准备开设26种无人机相关课程,让进驻的厂商员工可以在职进修。
张信良认为,学校的人才资源加上进驻厂商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能让亚创中心成为相辅相
成的人才培育中心,甚至更进一步成为无人机产业的研发中心。“以前半导体产业刚开始也
有设立类似的研发中心,最初半导体厂商没有钱买设备,都是去那里做测验,现在无人机也
是这样做,”他说。
标案程序开始改革、政府释出百亿大饼、投资9,000万培育人才,无人机产业起飞看似万事
俱备,却在11月初又发生“台厂无人机疑似中国制造”的风波。
立委质询时,揭露无人机国家队中的成员厂商使用中国制品进行国庆表演。行政院长苏贞昌
震怒,随即下令彻查。中科院在立法院备询时也承诺,百亿的军用商规无人机计画,绝对禁
止使用中国制品。
这个新闻如同一桶冷水,对着原本满腔热血的产业界,浇了下去。而这起事件也暴露出,无
人机产业界台厂供应链不完整的问题。
国产无人机100%MIT,有可能吗?
https://i.imgur.com/v5LhYfa.jpg
位于中科院的的低速风洞测试区,提供无人机、战机外型设计、气动力验证,为国造飞行器
的品质把关。(摄影/林彦廷)
“以前为了要低价抢标,很多厂商都贴牌啦,”一位不愿具名的无人机厂商负责人坦言,如
果不用中国制的零件,无论是自制还是跟欧美大厂进口,都会垫高无人机的成本,失去竞争
力。仲硕科技董事长郑志诚也说,其实产业界也都知道,如果战争真的发生,中国那一端掐
住无人机的一些重要零件、禁止出口,台湾的生产线就断了。
目前台湾“自制”的无人机上,机体的架构大多可以MIT(台湾自制),但其中最重要的引
擎、电池、光电球或是热显像仪等精密仪器,则多是向外国或是对岸购买。
罗正方认为,这个事件给了台湾无人机厂商一个警钟:
“日本知道大疆有问题后,也在打造自己的无人机产业链,台湾也要走出自己的路 我们
不是乌克兰,也不能像是乌克兰(战争发生等其他国家送武器过来)。”
他说,以前没有办法做到100%国产,但现在这已经是国家的整体目标,而且这个目标非得赶
紧达成不可。
事件爆发后没几天,经济部工业局随即找了20、30家无人机厂商开会,罗正方在会议上建议
,经济部与国防部研拟一个负面表列清单,让产业界知道哪些有资安疑虑的零件禁止使用中
国制品,哪些非机敏的部分不需要禁止。
台湾无人机应用发展协会理事长张扬说,若台湾的无人机产业要全面提升自制率,就必须自
制马达、电池、光电球等过往外购的零件。虽然以台湾的工业技术基础要达到这些目标并不
困难,但过去因为无人机产业没有足够的市场,没有办法向这些厂商发出足够的订单,相对
的,这些厂商也不会有意愿为几十架无人机订单花钱开生产线量产。
罗正方知道这是国家队目前最大的挑战,他也在马不停蹄地到处拜访台湾的引擎制造厂商、
芯片生产厂、钢铁制造公司以及电线电缆公司等,“组建国家队的第一座高山已经被我们征
服了,现在要爬第二座山。”──罗正方所说的第二座山,就是必须尽快将制造无人机的产
业链兜起来,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延伸阅读:〈专访无人机国家队长罗正方:确保战时无人机供应链安全,100%国“机”国
造该如何落实?〉)
要让生态系统生成并不容易,但若军方的思想可以转个弯,可能会对产业更有助力。
从乌克兰战争中可以看出来,无人机属于“耗财”,跟有载人的战斗机被视为“财产”的概
念不同。国军接装无人机后,若只将它保存在库房里、害怕它受到损伤,也没有将无人机拿
出来实用,那无人机运用在军事上的想像以及跟战略上的搭配,也只流于表面、难以进步。
国防院的政策分析员陈柏宏强调,若国军导正这个观念,透过跟产业界合作的方式,不只把
产制发包给厂商量产,连未来的维修、职业训练以及后续产品系统的更新都可以一波一波有
系统地交给民间公司,台湾军用无人机的产业才有可能永续成长。
军民背水一战:百亿预算点起的星星之火,能否扩大需求、应用和国际市场?
https://i.imgur.com/djWgy5C.jpg
图为无人机国家队成员、台湾希望创新公司规划和执行的群飞无人机表演。(摄影/林彦廷

政府丢出百亿的军用无人机需求帮国家队引擎点火,但若其他的部会、单位也提出无人机的
需求,那这把火可能可以烧得久一点。
立法委员罗致政8月底在立法院,联合了部分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总共超过26个单位,召
开了“推动台湾无人机产业应用及发展”公听会,就是希望再推无人机产业界一把,让无人
机的技术可以进入更多领域。
“其实无人机就像是帮人类从原本的2D视野变成3D,”黄重生表示,当时他投资不让智飞科
技倒闭,就是看好无人机在各领域发展的潜力。
无人机国家队的第一步已经踏出,相关的硬件设备厂商先分食军方释出的大饼、找到出路。
“亚洲.硅谷”计画的民间咨询委员戴季全建议,无人机国家队的第二步,应该要把资金放
在投资无人机的飞控或是其他整合系统的软件上。这样一来,未来无论是战时确保无人机产
业供应链的安全,或是国产无人机要外销其他国家,才会有竞争力与可行性。
帮助台商将无人机应用到中国农业市场多年的张扬说,现在无人机国家队只瞄准政府的内需
市场,没有规划国际市场的攻略,这绝对不会是长久之计,毕竟军方的饼有一天会被吃完,
无人机产业要成长还是要回归到自由市场之中。
无人机在乌克兰战争中大放异彩,各国意识到这款新武器在战场上的重要。为了确保战争时
期供应链的安全,技术门槛也没有自制战机、战舰高,许多国家开始发展自己的无人机产业
。台湾面对台海战役危机,时间更为急迫。500亿标案的紧急动员,是国防也是民间厂商背
水一战的关键战役。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www.twreporter.org/a/drone-warfare-taiwan-national-team
6.备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