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CNN:台湾道路交通险象环生 对观光业构成

楼主: orzmaster (哈榭尔)   2022-12-08 00:19:42
※ 引述《Israfil (赎罪圣音)》之铭言:
: 1.媒体来源:中央通讯社
: 2.综合外电报导 来源:CNN 译者:张晓雯
: https://reurl.cc/KX9l4n
: 3.完整新闻标题:
: CNN:台湾道路交通险象环生 对观光业构成问题
: 4.完整新闻内文:
: 台湾解除入境限制与强制隔离近两个月,绝大多数国际旅客现在都可到台湾观光。为了吸引
: 与留住国际旅客,批评人士说,台湾必须改善道路交通,将驾驶与行人安全考量在内。
: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台湾以美食小吃、自然景观和好客闻名,但险象环生的
: 道路交通也令人却步,澳洲、加拿大、日本与美国等多个国家都明确点出台湾道路状况问题
: 。
: 美国国务院警告:“小心在路上穿梭的许多机车与车辆…过马路时要提高警觉,因为许多驾
: 驶不尊重行人路权。”
: 加拿大政府更直言不讳:“汽车与机车驾驶不遵守交通规则。他们都横冲直撞。”
: 最近在台湾引发关注的一个脸书(Facebook)粉丝专页,单刀直入地设了“台湾是个行人地
: 狱”(Taiwan is a living hell for pedestrians)作为用户名称。这个粉丝专页成立于
: 2021年12月,一年后追踪人数达近1万3000人。
: 旅居澳洲墨尔本一段时间后,建立这个粉丝专页的杨先生(Ray Yang)回到故乡台湾。他说
: 自己在路上“差点”被机车骑士“撞到”,让他承受到逆向文化冲击,因此成立了这个粉丝
: 专页。
: 杨先生对CNN Travel说:“台湾的城市都有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缺乏人行道与供行人通行的
: 连贯通道。”
: 根据政府统计数据,都市地区有42%的道路有人行道。但这无法呈现台湾道路状况的全貌。
: 这些道路可能很狭窄、停满汽机车,或被路灯与变电箱档住,店家还会在门口摆上盆栽与或
: 招牌。
: 杨先生说,行人通常会“被迫”走在车道上。
: 除此之外,有些人行道是由骑楼构拼凑而成,地面高低不平,影响行人步行顺畅性。
: 带着婴幼儿出门的家长走上人行道时,有时必须用手扛起婴儿车,坐轮椅的人因为通行道路
: 受阻,必须在车道与步道上左右穿梭。
: 杨先生还说,行人过马路或走在人行道上时,常常得和自行车骑士与车辆驾驶争权。
: ●数字会说话
: 去年,台湾有2962人死于交通意外,相当于每10万人就有12.67人死亡,大约是日本的6倍、
: 英国的5倍高。
: 台湾交通安全协会副理事长林志学说,台湾的道路对行人不友善,是由一个更大的问题衍生
: 而出。
: 他说,台湾道路安全问题的症结点,主要在于缺乏更新的道路工程与设计专业,道路设计的
: 指导方针“模糊不清”、只“存在纸上”,是“有选择性地实施”,且“以车为本”的规划
: 将私人车辆的重要性摆在公共交通运输、自行车骑士与行人之前。
尽可能的扩大车辆使用率
车子卖出去就好
其他不管
在这个原则下打造出的环境
: 台湾是在1960年代开始让道路现代化,参考美国的道路设计指导方针,大致上将车辆置于行
: 人之前。然而,在其他国家开始把弱势用路人的需求纳入道路设计时,诸如行人与脚踏车骑
: 士的需求等,台湾在这部分落后了。
: 除了安全疑虑与缺乏对行人友善的步道外,台湾缺乏公共运输,也可能对主要中心外的旅游
: 业发展构成限制。

护航者常常说台湾的交通工程与管理
学美国
我一直纳闷"哪个时空"的美国
在美国
如果政府用台湾的玩法
对脑袋没坏掉的正常人来说
随时被"带有公平正义光环"的律师告到翻掉啊
原来是1960年代的美国啊...那没事
当时各国都在摸索
至于现在嘛
你在美国逼车看看警察帮不帮你讲话啊
你在美国开条不是隧道的双向道,看不到对向车,看看审图给不给过啊
你在美国开条跨区道路然后速限50看看啊
你在美国用会加重伤害的工件当路侧设施看看啊
你在美国把机车当自行车管理看看啊
你在美国盖车用电流急急棒看审图给不给过啊
你在美国市区撞倒行人看看啊
: ●如何修补
: 多年来,台湾政府意识到道路安全问题且试图解决,主要是透过宣导系安全带与戴安全帽,
: 加上取缔酒驾。政府也发布最新的道路设计实践手册,并设置临时人行道,以及改善部分地
: 区的道路设计。
: 林志学说,但专家表示,政府对改善道路安全的“老套”因应措施,是诉诸于维持秩序与增
: 设更多交通号志和测速照相机,这些“零碎”的策略不必然能发挥效果。
: 林志学说:“我们太仰赖执法。重点应放在设施更完善的道路基础设施,并加强对驾驶的教
: 育。”
那些‘老套’的主要作用是兜圈子
主要目的在于有效卸责
并不在于解决问题
因为拒绝承认
‘我们之前的工程/管理设计产生了如何如何的问题,这问题导致那些形式的交通事故’
‘我们"之前的"法规有什么样的BUG所以我们进行了"除错"...’
因为"认错"对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立场认知
会损害统治威信
所以死不认错
因为没有错就不需要改进
所以就干脆大量设置违规陷阱
全部推说是民众自己违规导致交通混乱
(不是我线乱画是你没照标线走)
你看这样是不是就撇清责任了
接着要更多钱购买交通取缔设备
然后地方政府也可以有更多‘收入’
教育、工程、执法
甚至立法、都市计画直接放鸟
这样中央跟地方就没责任了
你看都是因为岛民天生不可教化嘛
对不对
: 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导委员会执行秘书黄运贵跟CNN Travel说:“改善台湾的道路安全,
: 我们还有更多事要做,政府正在往零道路死亡的终极目标迈进。”
: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需放媒体原始连结,不可用转载媒体连结:
: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212070095.aspx
: 6.备注:
: o'-'o
道安会喔
兜圈子代表之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