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为兰屿达悟族文化贡献50年 法人类学家艾诺逝世

楼主: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2-11-16 23:03:12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211160371.aspx
为兰屿达悟族文化贡献50年 法人类学家艾诺逝世
2022/11/16 20:40(11/16 21:18 更新)
https://i.imgur.com/OinIC7K.jpg
投身兰屿达悟族文化调查与田野研究50年的法国人类学家艾诺13日逝世,享寿77岁。(图
取自facebook.com/veronique.arnaud.397)
(中央社记者曾婷瑄巴黎16日专电)奉献毕生研究蒐集兰屿达悟族文化、语言的法国人类
学家艾诺13日逝世,台法同哀。艾诺从1971年起的田野工作为达悟族保留珍贵且特殊的传
承史料,她曾说:“传递下去,就是最美的礼物”。
投身兰屿达悟族文化调查与田野研究50年的法国人类学家暨民族语言学家艾诺(Vé
ronique Arnaud)13日逝世,享寿77岁。消息传出后,许多早将艾诺视为一分子的族人在
其脸书上哀悼致意,也有人以“妈咪”称呼她。
荣获2017年台法文化奖的艾诺是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EHESS)、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CNRS)与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共同成立东南亚研究中心的荣誉研究员
,为法国东南亚研究的重要学者。
艾诺与台湾结缘甚早,她在巴黎念硕士时攻读中文,为增进中文,她前往当时极少法国人
的台湾。而在法国图书馆看到的“台湾原住民图谱:雅美族篇”一书,成为了她拜访兰屿
达悟族的契机。
艾诺在法国台湾文化中心为台法文化奖拍摄的专访影片中表示,她当时原本只计划在兰屿
停留一周,却刚好遇上台风,被困在岛上两个月,也开启了她研究达悟族的生涯。从1971
年起,艾诺总共花了50年在兰屿进行研究,以录音、摄影、录影方式采集大量达悟族的口
传历史及语言。
一开始,艾诺用原始记录方式,包括1992年公开的Botel Tobago,就展现了70年代达悟族
的日常生活与仪式,引起西方学界关注。Botel Tobago则是早期西方对兰屿的称呼。
接着她开始对达悟族的语言和歌谣产生特别兴趣,希望更了解他们。艾诺不仅录下族人的
仪式歌谣,也系统性逐字记录、翻译,研究背后含义,甚至规划编撰达悟族语字典。
艾诺在专访中说,想深入探究达悟族古老的秘传歌谣Raod,了解如此美丽歌谣背后的故事
。在达悟族语流失的今日,艾诺的研究与上百小时录音纪录显得格外珍贵。她说:“传递
下去,这就是最美的礼物”。
对于台法文化奖,她谦虚表示,“这也是达悟族人得奖,他们给予我这么多,无条件地帮
助我。这是他们的奖”。
法国学者高格孚(Stéphane Corcuff)和艾诺同年获奖,两人私交甚笃,更曾同游兰屿
。高格孚15日在脸书上写道:“尽管平静,但她突如其来的离去让我们沈浸在巨大失去的
痛苦中。她不仅是一位极度友善的女士,也是科学研究楷模”。
高格孚表示,法语台湾研究学会(AFET)将刊登悼念讣闻,希望让更多人知道艾诺的生平
及贡献。
达悟族海洋文学作家夏曼.蓝波安“大海之眼”法文译本在法国出版,其中收录艾诺30年
前于兰屿拍摄的照片。他于9月底受邀赴法参与读者见面会时,也特别造访艾诺。
夏曼.蓝波安接受中央社电访时表示,当时艾诺向他展示了毕生心血,也就是大量研究资
料,并请夏曼.蓝波安找人协助数位典藏,许多台湾学者、作家也都表达意愿。“那天我
们相谈甚欢,临走前我请她保重,有空我会带她兰屿干女儿来找她,她还说‘非常期待’
”。
他表示,半个月前两人才用达悟族语通讯,“没想到,艾诺的女儿几天前传讯息告诉我消
息,让我措手不及,很难过”。
夏曼.蓝波安指出,艾诺看到了达悟族文化的特殊性,了解兰屿是独立于东西方文明的“
另一种星球”,因此毅然选择投身于达悟族民间故事、鱼类知识、南岛部落飞鱼祭歌词之
中。(编辑:周永捷)1111116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