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 台湾醒报
2.记者署名:
※ 简嘉佑
3.完整新闻标题:
※ 文湖线剑指马英九? 议员:设科学园区有功
4.完整新闻内文:
内湖交通(捷运)不是前市长马英九造成的问题,相反的,他把内湖工业区改为科学园区
,应该记功。只是后来不断有各方势力逼迫马英九开放其他业别进驻内湖,才导致人口愈
来愈多,量体超乎市政规划,导致内湖的交通拥塞的问题,担任4届市议员与2届立委的秦
慧珠议员受访时做了以上表示。
无党籍台北市长候选人黄珊珊日前于政见辩论会责怪马英九担任市长任内,内湖工业区变
成科学园区后,人流一下子从6万暴增到18万,加上文湖线以“高运量”、“地下化”方
式建设的提案,遭到蓝绿议员反对才没能通行,进而导致内湖现今的交通死结。
内湖科学园区说从头
秦慧珠回忆说,内湖以前人口只有十几万,是在马英九上任后,设立内湖科学园区,带动
许多公司行号将企业总部搬到内湖。以致原来只是工业区的内湖,在马英九前瞻性规划设
立内湖科学园区之后,加上也在南港设立软件科学园区,内湖人口渐渐超过了松山。
刚开始,科学园区的规范相当严格,只能做为公司办公室等用途使用,但因应员工饮食、
休憩等需求,所以才修订相关办法,放宽开放服务业进驻,使内科愈来愈大,包括许多电
视台都在这时候进驻,增加了大量的人口与住宅。
原来没有内湖线
人口增加后,就会讨论到交通的问题,常见的交通方式就是开车或搭捷运。台北捷运在70
年代就开始讨论初期路网,本来其实没有内湖线,只有松山线。但坦白说,当时地方人士
很多炒地皮的需求,让过去的工厂或稻田都变成捷运路线,地价也水涨船高。
当时刚开始担任台北市议员,秦慧珠记得议会报给中央核定的初期路网规划,将松山线改
成第二期规划,然后提前开内湖线,松山区选出来的议员秦慧珠当时强烈反对更改计画,
但在党团大老的串连下,以党团的力量表决通过修正初期路网的规划,也助长了很多人在
内湖发大财。
吴伯雄担任台北市长时,因内湖地区人口不多,曾规划内湖线衔接台北第一条捷运木栅线
,规划为“中运量”。后来,在马英九任内规划内湖科学园区,只是“中运量”的内湖线
赶不上科学园区的规划,也开始出现提高为“高运量”的呼声。但道路因为房屋建筑而无
法拓宽,要拓宽交通道路,势必就得要拆民房。
黄珊珊说法不公
至于黄珊珊所说“20年前曾就文湖线高运量地下化一事表决,但结果没过,而蓝绿议员当
时都没有支持地下化,才造成如今内湖交通问题”的说法,其实跟蓝绿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时其实有许多将“中运量”改为“高运量”的呼声,但是改成“高运量”,就要将捷运
地下化,不仅预算会增加500亿,还会导致工期延长。而且因为初期路网的经费是中央与
地方共同负担,所以更改预算需要重新报行政院核定,然后再由立法院通过,才能修改。
中央地方无共识
当时中央不核定内湖改为“高运量”,但马英九市长与地方人士仍持续争取,导致“地方
说中运量我不盖,中央说高运量我不给”,才让文湖线又拖延了好几年。马英九最后说“
再拖下去也没意义”,才妥协拍板定案为“中运量”规划,所以说内湖捷运没有变成“高
运量”,主要还是因为预算与工期的考量,最后才变成“中运量”。
秦慧珠说,黄珊珊把问题过度简化,这是需要花长篇幅且复杂的问题,用一句话怪到马英
九头上,是不公道的。马英九做内湖园区是大功劳,但“人心不足蛇吞象”,逼迫马英九
开放其他业别进驻内湖,才导致量体超乎市政规划,进而导致内湖的交通难解的问题。
可能还没盖好
一位资深市政记者也在脸书上指出,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则基于路线布设考量,以及兴
建成本可能激增、内湖地区道路狭窄施工困难等理由,认为变更设计一事窒碍难行。该记
者回忆,内湖地区的议员的确是主张“高运量、地下化”,但是要坚持如此,文湖线2011
年绝对通不了车,搞不好到现在都还在盖。
该记者酸说,也许坚持自己最了解市政的黄珊珊认为,没有文湖线的话,内湖现在交通状
况会更好,更不塞车,“如果她这么觉得,我尊重她的判断”,并留下“当年的市政记者
还没失智呢”的主题标签。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需放媒体原始连结,不可用转载媒体连结:
※ https://bit.ly/3zVVVoi
6.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