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https://reurl.cc/O4g9WA
重点摘要
近年来,教化可能性成为法官在死刑量刑时的关键因子。但关乎一个人“被判死”还是“
被判生”的依据,在法律面与鉴定面,皆缺乏明确定义。
因法条中没有定义,每位法官的解读也不尽相同,导致量刑判断标准并不一致。“它(教
化可能性)不是个专业的名词。”李佳玟更进一步点出,当教化可能性的概念不明、规定
不清,却又成为量刑时具高影响力的判断标准,不仅与全民期待的量刑基准一致性相悖,
“也容易产生争议:有高教化可能性我才不判死?还是有一点教化可能性我就不判死?”
教化可能性的概念含糊,第一线鉴定人也因此无所适从。台湾司法临床心理学会理事长郑
志强即提出质疑:“如果连法律人员都讲不清楚教化可能性是什么,我们鉴定人相对没有
科学基础跟资料可以协助判断。”
鉴定人虽欲秉持专业态度进行鉴定,然“教化可能性”的精神与心理鉴定模式缺乏统一标
准,鉴定需涵盖的内容、采纳的事证等项目也未程序化,使得许多鉴定人不知所措。
目前司法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学界皆尚未发展出具备科学基础的评估标准与检测工具,以
证明犯罪行为人有无教化可能性。郑志强不客气地批评:“我看到现在的鉴定真的很可怜
,像看图说故事,只是这个图,是他们所谓的法律证据,而没有科学的回答能参考。”
========================================
也就是说“教化可能性”只有你华国法律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
科学无法验证 补个 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