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战民调 乱带风向
联合报 记者李承颖、张曼苹、潘才铉、徐伟真、钟维轩
年底九合一选举进入民调、网络声量作战阶段,但有民调公司替特定参选人量身打造调查
方式,也有透过网络让支持者灌票方便带风向,更有人月烧百万请网军攻击对手。“选举
资讯战”打得火热,选民却看得半信半疑,学者提醒,未符合统计学基本要件的民调都充
满政治算计。
“传统找偏蓝或偏绿机构做民调已不够看”,民调业者透露,有些民调公司会推出类似“
假民调”,甚至有“包你赢”民调,从问题设计到调查方法,故意有利于特定参选人;做
这种民调主要是让参选人拿去寻求桩脚支持,不过大型民调公司为了维持信誉不会接受这
种“设计民调”。
另外,新闻或搜寻入口网站推出网络民调很流行,但也最具争议,因为容易出现支持者重
复投票的灌票现象,许多民调结果会与民众想像差异极大,有带风向的特定目的。
最极端的是有参选人一个月狂烧百万“包套”买网军,由工程师写程式,一次用多个假帐
号同步发文攻击对手,增加对手负面声量、洗白自己正面声量,据说有参选人掌握六万个
假帐号,一旦在选战关键时刻丢出负面讯息,恐一下逆转选情。
民调怪象丛生,中华传播管理学会发起“民调透明百科计画”让民调更透明、更公开,也
让民调公司自律。台湾艺术大学广电系教授赖祥蔚说,民调常被当成选举工具,最早是在
问卷题目或样本动手脚,像使用引导式题目或抽调样本导出想要的结果,更夸张的是没实
际做民调就报数据,推动这项计画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民调更透明、更公开,也让民调公司
自律。
台大政治系教授王业立认为,网络投票参考就好,这种调查基本上未符合统计学基本要件
,但因结果可能对于中间选民起带风向作用、让民调落后者被弃保,算是种政策算计。
文化大学广告系主任钮则勋提出观察民调眉角,看是否交代家户电话或加手机?题目是否
具引导性?若一段时期多数民调都同一走势就较正确。他举例,各民调显示北市长选战胶
著,特定媒体做出其中一人赢十个百分点就较不具参考性。
国民党台北市议员徐巧芯表示,她曾在脸书发文质疑某民调公司过去没有做过选举民调,
公司负责人是特定背景的学者,明显可知这家公司的民调就是为了挺特定候选人,不值得
相信。
坊间民调依调查题数与样本数要价约十二万到五十万元,除一般民调公司,市场调查中心
、学术机构和新闻网站入口也抢食民调大饼,因此出现许多怪象。另外,许多阵营资源丰
沛者可周周民调,缺乏资源者顶多能在选前最后一个月做,选战中也出现贫富差距现象。
https://udn.com/news/story/122682/6605053
台湾的特产 任务型XX
有任务型国代,任务型区域立委提名,原来还有任务型民调。
以前傻傻地觉得为什么台湾不能像美国一样,到选前还持续公布民调,
或者像日本投票用手写就好节省纸张大小,
长大才明白,
台湾人的聪明创新全用在把规则
玩到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