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独家】《镜周刊》亏空16.8亿濒破产 裴

楼主: VladGuerrero (我最討厭別人抓我)   2022-08-31 19:41:21
1.媒体来源:上报
2.记者署名:陈燕珩
3.完整新闻标题:
《镜周刊》亏空16.8亿濒破产 裴伟设海外纸上公司搬7亿全烧光
4.完整新闻内文:
《镜电视》2年烧掉逾13亿元,前董事长裴伟被控在位期间处理设备采购、移转员工人事
费、自领顾问费等帐目不清,引发股东质疑。然而,不只《镜电视》金流陷疑云,《上报
》调查,创立5年多、由裴伟担任董事长的精镜传媒(镜周刊)也面临巨大财务黑洞,根
据该公司财报,截至2021年底,公司累积亏损高达16.8亿元,对照实收资本额7.1亿元,
已亏空超过2个资本额,回归《公司法》规定,实际上已是破产公司。
精镜传媒2016年由董事长裴伟等人创立,出版纸本杂志《镜周刊》,5年多来未曾传出营
运问题。不过,在裴伟筹设《镜电视》,接连被内部人士检举违反《公司法》,付给自己
每月150万顾问费,将《镜周刊》办公室装潢费用、上百名员工薪资挂在《镜电视》吸奶
水,以及花6.5亿采购设备不符程序等争议后,精镜传媒股东也开始细究内部财务状况,
惊觉公司的资本结构及多笔金流极为异常。
镜周刊狂亏16.8亿 神秘金主借裴伟名挹注7亿
根据精镜传媒2021年度财报内容,光是2021年单年净损失就达2亿余元,截至2021年底累
积亏损达16.8亿余元,负债总额超过资产总额高达9.7亿余元,以2021年底发行的普通股
股数71,000,000股计算,每股净值为“-13.72”元,“该等情形显示精镜传媒公司继续经
营之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引人关注的是,精镜传媒除了实收资本额7.1亿元已烧光,财报上更列出多笔加总超过12
亿元的“借款”,其中最大债权人是一间名为“Mirror Media Group”的海外公司。《上
报》调查,这间MMG公司2016年登记于开曼群岛,负责人是Peir, Woei(裴伟),为一间
没有实际营运活动的纸上公司。
值得玩味的是,MMG公司曾向不明来源借款1315万美元,连同公司资本额1490万美元,合
计约2806万余美元的资产,几乎全部放款给精镜传媒,折合新台币约7.76亿元。这表示
MMG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借钱给精镜传媒,让裴伟个人的资金,抑或是实际出资而
不愿曝光的金主,得以隐匿起来。
据了解,精镜传媒今年6月召开股东会,就有股东提出,公司亏损如此严重,MMG公司却愿
意在无担保情形下,放款7.76亿元,加上财报显示公司2021年向同业高层借款5000万元,
另向非关系人长期借款3亿元,究竟这些放款人是谁,是真有借款还是虚增债务,应隐去
个资后提供合约。但面对相关质疑,会议主席裴伟和财务长黄麟翔仅在会中表明,无法提
供个别借款契约,草草带过。
公司借款竟大过资本额 业界人士:资本结构太畸形
业界人士点出,一般公司若亏损严重,通常会先减资、再增资,把新的投资人资金拉进来
,对股东负责,才会权责相符。但精镜传媒却用异常的操作手法,不断以“借款”方式拉
金流进来,“这种无限债务膨胀的状况非常罕见”,且借款总额已超过资本额,一般正常
公司是要对股东负责,而不是对债权人负责,“这间公司资本结构实在太畸形!”
针对精镜传媒的亏损情形,熟悉商务法律的专业人士指出,依照《公司法》第211条规定
,“公司亏损达实收资本额2分之1时,董事会应在股东会报告”;“公司资产显有不足抵
偿其所负债务时,除了得依第282条办理者外,董事会应即声请宣告破产”。由于精镜传
媒是非公开发行公司,不适用第282条公司重整规定,只能声请宣告破产。
他进一步点出,精镜传媒亏损将近2.5个资本额,依照《公司法》早已是破产状态,但公
司代表董事即使未依前2项规定声请宣告破产,也仅是处2万到10万罚锾,有如九牛一毛,
没有实质效果。目前精镜传媒“硬撑”的方式,就是由MMG不断借款供应资金,换言之,
精镜传媒公司的存亡,取决于MMG能否持续放款,一旦资金断流,埋藏已久的未爆弹就会
爆炸。
面对公司怪异的资本结构,精镜传媒内部人士也备感讶异,他质疑,公司7.1亿资本额已
全部亏光,每股净值“-13.72”元,代表原投资股东的股票值是负的,精镜传媒实质上已
成为债权人的公司。然而,出借7亿多元的最大债权人MMG公司,与精镜传媒负责人竟是同
一人,都是裴伟,这种财务操作多么诡异。
债务人和债主都是裴伟 内部人士忧公司被掏空
这名内部人士直指,假设MMG公司真由裴伟出资成立,那么裴伟一面把股东的钱亏光,一
面借钱给精镜传媒,依法他还能以债权人身分进场清算精镜传媒,把公司变成他的,那精
镜传媒的原股东岂不是一无所有?又假设裴伟不是实际出资者,只是挂名MMG负责人,那
背后资金来源究竟为何,出资者不直接投资成为股东,而以借款方式规避审查,若背后有
中资等不明资金,政府和公司要怎么把关?
然而,争议还不只这桩,精镜传媒在2020年5月到2021年7月间,曾向《镜电视》借款2亿
8950万元,当时裴伟还是《镜电视》董事长,双方是由“精镜传媒/裴伟”与“镜电视/
裴伟”签署借款合约,依照《公司法》第223条规定“董事为自己或他人与公司为买卖、
借贷或其他法律行为时,由监察人为公司之代表”,裴伟此举已涉违法。
而后,精镜传媒在2021年7月,将该笔借款还清,但另向《镜电视》收取5877万元的管理
顾问费,主张与借款“相抵”,因此最后还款金额扣除了5877万元。然而,所谓管理顾问
费,包含“送件申请顾问费”、“人力成本及分摊之管理费”、“多媒体素材授权使用费
”及“协商折让费用”等4大项,其中1、2项并无签订合约,第3项合约则约定无偿使用,
精镜传媒收取该费用的合理性,也引发《镜电视》股东质疑。
再加上,有内部人士检举,《镜周刊》7楼办公室的装潢费1050万元,是由《镜电视》埋
单,且有上百名员工做《镜周刊》、镜文学工作,却挂在《镜电视》领薪水,种种帐目不
清情形,让《镜电视》内部人士高度质疑,裴伟为支撑亏损惨重的精镜传媒,把脑筋动到
《镜电视》,不断搬运资金和资源支应。
2间子公司亏掉近4亿 看不到帐目细项惹疑
更吊诡的是, 裴伟2021年5月在NCC要求下,辞去《镜电视》董事长,主张两家公司已切
割,自此独立营运,但精镜传媒在累积亏损达16亿的状态下,还能在2021年10月放款7100
万元给《镜电视》,至今尚未收到还款,也令股东相当不解。
不仅如此,精镜传媒旗下有2间百分百转投资的子公司,分别是资本额3000万元的“镜文
学”,以及资本额300万元的“镜采创意行销”,代表人都是裴伟;而镜文学底下又有3间
百分百投资的孙公司,分别是资本额500万的“镜文创”,资本额50万的“求生指南”,
以及资本额50万的“真相娱乐”,代表人均是董成瑜。
然而,根据精镜传媒的财报,2021年度光是“镜文学”、“镜采创意行销”2间子公司,
投资损失就高达1.34亿,累计亏损将近4亿,另外精镜传媒还对2间子公司放款超过1亿元
。内部人士质疑,2家资本额加总才3300万的小公司,竟累计亏掉近4亿元,等于精镜传媒
2021年底7.1亿股东权益的6成都被子公司亏掉,面对公司资金高比例流到子公司,股东却
看不到子公司、孙公司帐目细项,钱究竟花去哪里?是否有浮报虚报疑虑?裴伟应说明清
楚。
内部人士更透露,精镜传媒资金结构异常、帐目混乱,今年6月股东会上,面对股东提出
亏损如何改善、向MMG借款7亿多元如何偿还、子公司营运和还款问题,裴伟和财务长的回
答均避重就轻,多数股东也碍于不敢得罪裴伟,敢怒不敢言。他大叹,《镜周刊》作为监
督社会的公器,时常在爆料揭弊,但自己内部帐目却不清不楚,公司治理一团糟,令人不
胜唏嘘。
裴伟:无法确认财报真假 不予回应
对此,《上报》向精镜传媒董事长裴伟求证,他表示,无法确认媒体手上的财报资料是真
是假,有关公司营运也不宜对外说明,不予回应。记者追问Mirror Media Group这间海外
公司是否由他担任负责人,且借款7亿多元给精镜传媒?裴伟重申,他无法证实这份财报
的正确性,照理说公司财报不能被公开,若有心人士拿假财报公布,这兹事体大,“我们
很谨慎面对,所以我不能回应。”
裴伟强调,作为精镜传媒的股东,有义务不能公开财报,若有人刻意公开给媒体,不知道
其意图为何,也无法证实其公布财报数字的真假,尤其这当中很容易做文章,只要变动一
些部分,就会有不同结果,要请媒体审慎查证。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需放媒体原始连结,不可用转载媒体连结: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1&SerialNo=153092
6.备注:
自己借钱给自己? 懂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