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台苹关站!38岁接手人潘杰贤独家专访

楼主: momotei (怕冷又怕热 )   2022-08-31 12:16:10
1.媒体来源:
商业周刊
2.记者署名:
郑郁萌
3.完整新闻标题:
苹果新闻网8月底关站!潘杰贤接手9成台苹员工,38岁17Live董事独家专访
4.完整新闻内文:
潘杰贤坐在沙发上让我们拍照,有点神经质的挪动身体,摄影师请他笑,他咧嘴露出牙齿
,像极牙膏广告,眼神却无丝毫笑意,又频频叮嘱摄影记者不要拍到他背后的公司商标。
自从6月他宣布要买台湾《苹果新闻网》(以下称台苹)以来,风波不断,他说:“免得
别人又说这家背后是什么资,跟我名字挂在一起不见得有好事。”
“我第3次去经济部说明,一到就有记者围上来,一会儿新闻就出来了。”觉得被设计了
吗?他字斟句酌:“我没这么说.现在就是有点被害妄想症,每次下车前先左看右看,昨
晚吃完饭过马路要搭出租车,觉得有1千只眼睛在盯着你。”
*他买苹果新闻网风波不断 眼看交易案过不了,却聘雇96%台苹员工
想成为狗仔队老板,却不习惯被盯梢。38岁的潘杰贤堪称台湾媒体新创圈最有影响力的外
国人,他是新加坡籍,握有亚洲最大直播平台17Live、声音经济平台SoundOn声浪、还有
加密货币平台等。
但从6月以来,他仿佛满身是箭,先是民团指称他背后有中资、台苹数据库可能被港版国
安法运用、还有股东提告。提到这,他勃然大怒。
“那场记者会,还放中国大炮军火的照片,我跳了起来,我X!三小!我在家里打Game,
什么军火!”果真是台湾女婿,连骂人都带着台湾气口:“我老婆、孩子是台湾人、所有
资产在台湾,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我说成这样!”
他说自己交易对象不是壹传媒,而是商人黄浩,黄浩却告诉他“正在处理中”。整个交易
宛如罗生门,眼看8月31日台苹即将熄灯,交易案却悬而未决。
“3周前我突然意识到,交易案不可能在8月底过,我整个人大崩溃v崩溃完之后,他决
定成立《壹苹新闻网》,8月30日他召开记者会宣布,为了避免台苹员工全体失业,他聘
雇96%台苹的被资遣员工(推估约220人),但薪资未比照台苹,而是重新议约,赶在9月1
日上线。
他澄清未聘用台湾苹果日报行政总裁叶一坚,黄浩也不会加入,未来壹苹也“完全没有”
出纸本的计画。还有“五不一绝对”原则:包括不用品牌、不用网址、不接触个资、不使
用资产、不介入中立,绝对遵守法律。他认为以台苹的流量过去会长期亏损“完全不合理
”,强调会以过去将多家严重亏损公司转为获利的经验,应用在《壹苹新闻网》上。
*来自新加坡、吃过中资大亏 你可以叫我募资蟑螂,不能说我是红色资本
自从交易案浮出水面以来,一连串指控里,让他最跳脚的可能是把他跟中资牵上线,因为
他的家族就吃过中国市场大亏。他出身新加坡商人家庭,在5个孩子里排行第4,父母1977
年创业,一开始在卖场卖锅子,靠着与电视节目合作、周周送汽车等灵活行销,累积了第
一桶金。
1994年父母转做进口家具生意,自创“达芬奇家居”代理Armani、Versace、Fendi等国际
品牌,一路从东南亚卖进中国,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股票即将上市前,却被中国央视节目
踢爆造假,指称是东莞生产出口到意大利,冒称原装进口。
母亲潘庄秀华召开记者会,却因为当众崩溃痛哭,被戏称为“达芬奇的眼泪”,又有人藉
机勒索“和解金”,就算原厂代表远渡重洋来证明清白,销量也迅速下滑8成,没多久,
中国国家企业首旅集团堂而皇之入股,3年后父母被迫退出经营。他淡淡说:“我们家不
适合在中国做生意。”
但他也不进家族事业。2012年在美国念书时,被交往8年的女友甩了,当时交友软件
Tinder刚兴起,他认为“找伴侣就像机率游戏,接触越多成功率越高。”每天至少约一个
人见面,约著约著,觉得软件很有发展性,回到新加坡就创立针对亚洲人的交友软件
Paktor(拍拖)。
一开始6个月一口气扩张到11个市场,但过度扩张让资金快速烧尽,6个月烧了6千万,他
赶紧缩减规模退回4个市场,又快速取得募资,才撑了下来。
“当时不知道怕,想把成绩冲出来,才发现‘靠夭,没钱了’。”为了求生,潘杰贤踏上
募资之路,陆续向新加坡淡马锡、日本雅虎等募了4轮资金。
“主要是他对财务很在行,他知道投资人在乎什么,能把财务说得让投资人很明白,这能
力对新创尤其重要。”一位投行人士说。当时是他竞争者的黄立成也对本刊坦承:“他真
会募资,所有VC(创投)都站在他那边,我完全没这种能力。”
AppWorks董事长暨合伙人林之晨形容,潘杰贤不但聪明,而且眼光清明,不让主观情感影
响大局。2017年黄立成遇上募资跟管理瓶颈,找上潘杰贤,但话一出口竟是:“ㄟ,你怎
么做都不会比我大啦,还不如合并,你来当CEO。”
“这种话我肯定吞不下去。创业者自尊心强,通常会想‘哼,我做给你看!’”林之晨说
,但潘杰贤不以为忤,冷静估算觉得这门生意的确能做大,慨然应允。当时17Live急需资
金,他用新台币3亿元买股份,90天内就将资金如约到位。
“我过去10年募了超过新台币100亿的资金,创业界大家叫我‘融资蟑螂’,因为资金永
远到位、永远打不死我。”潘杰贤自嘲。他认为募资无捷径,就像找女友:“你找100个
投资家、10个回复想了解、5个见面、总有1个投资。”
*他买不到台苹,干脆复刻一个!急功好利又强悍,访谈出现最多字眼:变现
“他这人够软,会调整自己;但也够硬,坚持的事都不让步。”黄立成说。潘杰贤的管理
非常急而强悍,2021年他买下声浪时,1个月内将员工增编两倍,过了一个月看到财报惨
绿,立刻铁腕裁员,办公室从塞爆到人去楼空,不超过3个月。
“看1个月绩效,不会太短吗?”我质疑,他答得理直气壮:“不会。财报健康度是对员
工的责任心,看到问题就要处理。你不牺牲一些,完蛋的是全盘。”
前员工形容他对趋势嗅觉非常敏锐,点子也多,一想到点子就马上交办,深夜12点也会接
到他的工作电话,他又盯得紧,曾有员工的手机因为整天接他的电话、不断充电,晚上手
机直接爆掉。
但他最大的挫折,是M17上市失败。2018年,M17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当天风风光
光敲了钟,却无法交易,原来是投资方的KYC调查(认识客户,Know your customer)没
过,数日后决定取消上市。
“我带着家人到芝加哥窝了一个星期,把脸书跟推特全删了,每天只看Netflix,哪里都
不想去。”潘杰贤颓废后面对现实,出了3步策略,一稳定军心,二拿资金,三攻打:“
我不上市了,靠私募,6个月内募到10亿、不只稳定台湾,还进攻日本中东跟美国,隔年
就开始赚钱。”
然而在他眼里,台苹是坐在黄金堆上的乞丐,空有大流量,却不懂靠流量赚钱。“台苹流
量是我其他事业的10倍,收入却是10分之1,我只要用我旗下任何事业,像直播、podcast
去转换变现,它就能赚钱。”
同样是商人办报,但两代商人显然不同,黎智英(编按:壹传媒创办人)把新闻当商品,
附加广告卖给读者;而潘杰贤把新闻当大门,引客进门销售。
但是台苹这座金色大门,眼看着他是无法在大限前买下来了,既然可能买不到,他干脆领
著仅剩的建筑工人,在不远处再复刻一座门,从名称、商标到版型,都有九分像。
黎智英将新闻视为商品,以读者兴趣为优先,正如商人以顾客利益为优先,有着“不扮高
深、只求传真”方针,扛得住多年的关说压力;然而潘杰贤几天后就要成为报老板,编采
方针只有“保住苹果员工、保留苹果精神”,整个访谈里出现最多的字眼,是“变现”。
“假设一年后我真的是亏了3、4亿做不起来,我很抱歉对不起,至少我死在剑下,总胜过
我从没上场。”潘杰贤说:“如果有一天黎老板真的是有办法出来,我会原封不动的给他
,我一分钱也不要赚。”
他说著,简直有点悲壮了,我却想着,看在身陷狱中的黎智英眼里,曾经庞大的传媒帝国
以如此方式续命,不知做何感想。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需放媒体原始连结,不可用转载媒体连结: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10539
6.备注:
自称募资蟑螂的台苹“复刻版”,让我们看下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