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南方澳大桥崩塌6人惨死 3疏失酿祸!宜检

楼主: monnom (桂)   2022-08-30 17:44:16
1.媒体来源:
苹果新闻
2.记者署名:
林泊志/宜兰报导
3.完整新闻标题:
南方澳大桥崩塌6人惨死 3疏失酿祸!宜检今起诉6人
4.完整新闻内文:
宜兰地检署侦查南方澳大桥案,历经检察官及运安会近3年调查,检方今天(29日)宣布
侦结,认为厂商未按图施工吊索端锚系统、监造单位未确实监造、苏澳港营运处疏于桥梁
检测及管养维护等,造成桥梁崩塌致人死伤累积原因,依过失致死、过失伤害等罪嫌,起
诉包括承揽工程的立永营造公司林姓负责人、吴姓工地主任及负责钢索工程的九鼎公司边
姓副总兼现场负责人,亚新工程顾问公司监造陈姓负责人及苏澳港营运处前后任工程科方
姓、黄姓经理等6人。
另检方侦查中发现,负责桥梁检测的万桥丰公司陈姓负责人及张姓股东涉及伪造文书、诈
欺取财等罪嫌,也将2人起诉。
检方起诉 苏澳港营运处:尊重
“业主没事,委托管理单位却有事!”基隆港务分公司苏澳港营运处说,对检方起诉表示
尊重,希望检方勿枉勿纵,法官能做出公正裁判。
不过苏澳港营运处说,南方澳大桥当初宜兰县政府主办兴建,至后续交由苏澳港务局,苏
澳港务局于2012年组织变革,分为“台湾港务股份有限公司”及“航港局”,前者专责港
埠经营及管理业务,后者职司航政及港政等涉公权力业务。但因港务公司在角色上犹如物
业公司,是负责委托管理的执行单位,得视航港局预算执行,如今南方澳大桥塌断,最终
却由苏澳港营运处人员承责,“只能表示尊重”。
曾是世界唯二、亚洲第一座双叉式单拱桥的南方澳大桥,桥长140公尺,桥宽15公尺跨渔
港航道,桥上有鱼蟹造型的装置艺术,展现南方澳当地的海洋意象,而观景平台更是游客
欣赏渔船进出,是当地发展观光渔业重要里程碑,也是苏澳重要景观地标。
2019年10月1日上午9时30分,横跨港区的南方澳大桥瞬间断裂,桥面板、桥拱直接掉落南
方澳渔港航道内,一辆正行驶在大桥上的台湾中油油罐车,也随桥面崩塌而坠落,当场起
火燃烧。
掉落的桥面压毁停靠在大桥下的“新台胜”船团3艘渔船,船员跳水逃生,但有6名外籍渔
工困在船舱内不幸罹难,另外油罐车司机张建昌及3名抢救的人员受伤。
起诉书指出,为确保渔船航道安全、改善南方澳地区交通及繁荣地方观光事业,宜兰地方
积极争取在南方澳第三渔港北侧原台湾省政府交通处基隆港务局(于2002年3月1日改制为
台湾港务公司基隆港务分公司)管理苏澳港区域土地新建苏澳港跨渔港航道拱桥(即南方
澳大桥)。
1994年8月26日当时基隆港务局、台湾省政府交通处、农林厅渔业局、宜兰县政府等单位
召开协调会,决议由宜兰县政府办理兴建,经费由台湾省交通建设基金支应。宜兰县政府
于1995年1月3日委托亚新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办理兴建工程规划与设计技术服务,后亚
新公司提出规划报告,叙明南方澳大桥主桥属特殊之长跨径钢拱桥,防盐害腐蚀为最重要
考虑因素之一。宜兰县政府于1995年12月31日办理兴建工程公开招标,于1996年1月16日
开标,由立永营造有限公司得标,于1996年1月22日签订工程合约,立永公司将主桥部分
(即钢桥部分)的吊索端锚系统(包含吊索、锚头、锚碇套管、吊索HDPE保护套管)分包
予九鼎预力有限公司施做。
该桥于1998年7月23日完工,宜兰县政府同年9月14日、11月26日完成验收,并于同年12月
25日将南方澳大桥移交给当时的基隆港务局苏澳分局负责维管。
检方查出, 南方澳大桥为双叉式单拱设计之钢结构桥,主桥结构包含拱架、拱架柱、吊
索、端锚系统、桥面板大梁、系梁等,桥长140公尺,桥宽15公尺,由13条吊索和13组上
、下端锚系统结合,并施加预力拉撑此双叉式单拱桥及桥面板。
检方从承包商提报监造单位审查、宜兰县政府核准之端锚系统施工详图查出,其中13组锚
碇机构皆可分为上端锚之固定端(FIXED ANCHORAGE ) 与 下 端 锚 之 施 拉 端 (
ADJUSTABLE ANCHORAGE ) , 固定端结构系由锚头 、 锚 碇 套 筒(Anchorage Tube
,最小长度为1.2公尺)、承压板(Bearing Plate)、帽盖(Cap)、弹簧及弹簧挡板等
设施所组成。设计图及竣工图图号S-09之剖面图E及图号S-10之说明第2点,另要求吊索端
锚系统与桥面板开口接合缝隙处,应以垫片(SHIM PLATE)做好防水措施。且依竣工图图
号S-10内之固定端(FIXED ANCHORAGE)、施拉端(ADJUSTABLE ANCHORAGE)详图所示,
上、下锚碇构造之锚头处,应装设有一最少长度为120公分之锚碇套筒与其固定密接(一
般为金属钢制套管,会与锚头成一体或至少密接),并在其末端外部包覆一类似喇叭状防
水罩元件之方式施工,确保南方澳大桥防水措施无虞。
不过,立永公司林姓负责人及吴姓工地主任、吊索端锚系统协力厂商九鼎公司边姓副总及
亚新公司陈姓监造负责人,却未按图施工,吊索端锚系统仅在吊索外部,直接被覆长度约
20公尺至28公尺不等(即吊索端锚系统编号1至13号,上、下锚碇机构加劲钣间之吊索长
度)、无法与锚头密接且会滑动之红色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下
称HDPE)套管,再于大梁桥面板上方的HDPE套管外部,装设一高约80至85公分、长及宽约
25公分之白色方型金属材质箱体包覆,白色金属箱体与HDPE套管、桥面板接合缝隙处,则
只用树脂类填缝胶(即硅利康、Silicone)充填,并无于上、下端锚锚头处,另外再装设
锚碇套筒与喇叭状的防水罩,也未施作垫片措施防水,而白色金属箱体与红色HDPE套管接
合缝隙处之树脂类填缝胶,易因该长约20公尺至28公尺之HDPE套管晃动而脱离(如经年累
月强风吹袭、车行震动等),填缝胶本身亦会因风吹日晒雨淋而劣化,导致下锚碇机构之
防水效能不佳。
另外,因南方澳地区靠海且潮湿多雨,长年受高盐量海风及雨水侵蚀,南方澳大桥下锚碇
机构防水效能劣化后,含有盐分的水沿HDPE套管外壁渗入下锚碇构造处,该处开口向上之
锚座加劲钣呈碗状,未有泄水孔或导水功能,产生积水现象,加上因该处钢绞线外围未按
图施作锚碇套筒与锚头密接保护,钢绞线、锚头长期直接与渗入具盐分的积水接触,造成
该处之钢绞线、锚头锈蚀严重。
检方于南方澳大桥断裂坍塌后,嘱托财团法人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及国
家中山科学研究院针对南方澳大桥主桥钢绞线、锚头进行检测、试验及鉴定,并嘱请财团
法人台湾营建研究院就大桥断裂坍塌事故原因进行鉴定,发现编号1至13吊索端锚系统中
,编号7、9至13号之吊索,仅分别剩约31%、70%、23%、22%、27%、23%的吊索有效断面积
比例,导致全数吊索所能承受之总拉力大幅减少。
另外,《商港法》于2011年12月28日修正公布,2012年3月1日设立台湾港务公司,统辖基
隆、台中、高雄及花莲四个港务分公司,基隆港务局苏澳分局改制为基隆港务分公司苏澳
港营运处,负责苏澳港埠区域维护管理,其中包含南方澳大桥。
检方认为,南方澳大桥为公路钢结构桥,属于预力吊索形式钢拱桥之特殊性桥梁,管养维
护单位应依交通部颁之“公路钢结构桥梁之检测及补强规范”、“公路桥梁检测及补强规
范”、“公路养护规范”等相关规定,至少每2年为检测一次,且针对南方澳大桥此类特
殊性桥梁,管养单位应依桥梁特性、现地状况及养护条件,另订检测及养护作业规定,办
理南方澳大桥之检测及维修补强,维护桥梁结构保持良好,确保民众通行安全。
不过检方查出,台湾港务公司基隆港务分公司苏澳港营运处之前身基隆港务局苏澳分局自
87年12月25日接管南方澳大桥,及至2012年3月1日改制为台湾港务公司基隆港务分公司苏
澳港营运处以来,均未曾办理南方澳大桥之桥梁检测工作,仅宜兰县政府误认其本身为南
方澳大桥之管理机关,分别于2001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
年间办理宜兰县境内辖管桥梁检测时,将南方澳大桥纳入检测,嗣宜兰县政府于2016年9
月22日将“105年度宜兰县桥梁检测及乡镇桥梁巡查作业委托服务”桥梁检测期中成果报
告发文给苏澳镇公所,苏澳镇公所于2016年10月14日函转管给基隆港务分公司苏澳港营运
处,宜兰县政府才发现南方澳大桥之管养单位应为基隆港务分公司苏澳港营运处。
宜兰县政府于2016年10月31日发文给交通部运输研究所,于“台湾地区桥梁管理资讯系统
”修正管理机关,将南方澳大桥之管理机关调整为台湾港务公司,辖下机关调整为苏澳港
营运处并行文知会基隆港务分公司苏澳港营运处,苏澳港营运处2016年11月15日发文至交
通部运输研究所(副本航港局、宜兰县政府、国立中央大学),表示南方澳大桥产权属航
港局,台湾港务公司依“国际商港设施兴建维护委办契约”办理兴建维护等。
检方查出,台湾港务公司基隆港务分公司苏澳港营运处工务科方姓、黄姓前后任经理,两
人任期为2014年1月起至2017年5月止,及2017年6月8日起至2019年5月31日,负责南方澳
大桥管养维护,但接获上开函文及南方澳大桥桥梁检测期中成果报告后,却未依规定办理
桥梁检测维护,仅就大桥进行与结构安全无涉之路灯损坏改善、伸缩缝改善、道路损坏维
修、油漆等工程,2016年至2019年间,该大桥迭有载运消坡块、土石方之重型车辆进出使
用,对于桥梁整体结构易产生劣化或损害,也未针对南方澳大桥的特殊性,自行订定或建
请上级单位订定有关结构安全之吊索端锚系统检测及养护计画,未依“公路钢结构桥梁之
检测及补强规范”、“公路桥梁检测及补强规范”等规定,办理至少每2年1次之定期检测
作为,致未能发现南方澳大桥下部锚碇构造处之钢绞线、锚头已严重锈蚀,终未能及时改
善修复,才导致此憾事发生。
检方认为,立永营造公司林姓负责人、吴姓工地主任及负责钢索工程的九鼎公司边姓副总
兼现场负责人,亚新工程顾问公司监造负责人陈国雄及苏澳港营运处前后任工程科方姓、
黄姓经理等6人各个过失行为,虽非单独实现足以导致发生结果之独立危险,然就《刑法
》累积因果关系及客观归责理论而言,均应共同为本案死伤结果负责,均涉犯《刑法》第
276条过失致死及同法第284条前段过失伤害罪嫌。
检方审酌南方澳大桥为宜兰县苏澳镇南方澳主要地标,亦为苏澳港与豆腐岬风景区出入之
重要道路,每日行经南方澳大桥来往苏澳港及豆腐岬风景区之车辆数量不胜枚举,无人怀
疑过南方澳大桥之安全性,因林姓等6人过失,导致该大桥发生台湾有史以来第一件非天
灾所致桥梁坍塌事件,造成6人死亡及2人受伤,涉案6人过失情节非轻,迄今矢口否认犯
行,建请法院审量刑,以示惩儆。
桥梁检测不实 包商伪文、诈欺取财罪嫌起诉
另外检方也查出案外案,宜兰县政府于2019年南方澳大桥崩塌事件发生后,清查健行科大
检测研究中心陈姓主任及张姓助理合开的万乔丰公司所承包的“107年桥梁检测巡查委托
服务案”,替宜兰县境内各乡镇共559座桥梁检测工程,涉及虚伪造假不实检测资料,涉
案的陈姓负责人及张姓助理,被依行使业务上登载不实文书罪及诈欺取财罪嫌起诉。(突
发中心林泊志/宜兰报导)
南方澳大桥小档案
建造时间:1996年开工,1998年完工
设计单位:亚新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承建单位:立永营造有限公司
特 色:全世界唯2双叉式单拱桥
跨  距:桥长140公尺,桥宽15公尺
桥  高:桥下至海面高度18.5公尺,桥面至拱25.27公尺
材  质:耐候性高强度低合金钢
钢板数量:1535吨
钢板厚度:11种钣厚(最薄8mm,最厚50mm)
梁架支承型式:750 T单向活动钢支承
桥面大梁支承型式:人造橡胶支承垫
检修纪录:回溯现有资料,上次纪录为2016年
总工程经费:2.7亿元
资料来源:《苹果新闻网》数据库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需放媒体原始连结,不可用转载媒体连结:
https://www.appledaily.com.tw/local/20220829/9BAE2AFCB2EB25B52D5C2455D9
https://reurl.cc/kEy703
6.备注:
吴宏谋
2014.04 高雄市副市长 2014.07.31.爆发高雄气爆事件 32死
2017.11 台湾港务公司董事长 2019.10.01.宜兰南方澳跨海大桥断裂事件 6死
2018.07 交通部部长 2018.10.21. 普悠玛号列车出轨事故 18死
2019.06 中华邮政董事长
弟弟:吴宏硕 内政部营建署副署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