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价飞涨,薪资与房价不成正比,许多平凡民众早已摒弃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迂腐概念。除了自己的血统没那么伟大到有世代传承的必要之外,与其舍本逐末,射幸性
地期待未来自己的子孙能够照顾自己,不如将自己的劳力所得最大限度回馈到自己身上,并
且怀抱防微杜渐的意识,预先做好老年规划。然后不要再讲什么不够努力的干话了,能够从
贫穷家庭透过自己努力(读书、创业等”翻身的,绝对是少数中的少数,是不值一提的幸存
者偏差。从薪资中位数落在四五万看来,如果假设一栋房子一千万好了,普通家庭根本没有
结婚、抚育小孩与过上普通生活的本钱。
当然,有人一定会说,少子化就是因为这样的趋势才逐渐成为台湾的问题。但我只想问一句
,为什么少子化的不利益,要强求大多数平凡家庭出身的男女负责?政府为了催生而给予的
各项社会福利或是推动的诸种政策活动,因为多数受益者会是财力上较为弱势的一方,那么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不就是鼓励这些弱势家庭持续繁衍,以作为服侍那些吃相难看的既得利
益阶级的奴工来源?
这样相当不合理吧?既得利益阶级往往透过数代单传,或是门当户对的联姻方式,以换取自
己的资本可以源源不绝地传承下去,甚至透过炒房炒股等举动,牺牲多数群众以扩增自己的
资本;反观需要领生育补助的家庭,其资本已经够少了,还要透过分割继承的方式持续稀释
,而且资产还会随着时间越来越贬值,久而久之只会更惨,没有最惨。认真说,客观上看来
,其实援助经济弱势者的政策,或许反而可能把他们推向更为惨澹的深渊吧。当既得利益阶
级都不愿意承担与自己资产能够成比例的社会责任的时候,为何平凡百姓需要肩负“不婚不
生造成少子化”的骂名呢?
必然会有人问,为什么社会一定要是公平的?过往部落时代,人们经由武力以决定资源多寡
,出现国家后人们借由社会契约讲此一权力交给国家;但现今,透过财力以垄断资源,与部
落时代并未二致,如果国家没有试图为人民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的话,那么社会契约不就顿
失成立基础了?
所以说,其实不婚不生,乃至于不买房不买车,其实是在社会已然失衡的状况下,部分平凡
百姓对于如此不公不义的无言抗议吧?并且希望透过这种方式,试图止息那些社会对他们不
合理的道德绑架与勒索。与其苛责这种现象,不如要求既得利益者直视背后的真正成因。当
然,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