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epputte (华英成秀)》之铭言:
: 这说法没意义是对学西医而言,中医自己有自己的逻辑体系,
: 对中医是延伸到肝的生理功能主要以"升",肺以"降"为主,
: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实际上就是在讲肝升于左,肺降于右。
: 心主阳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出"把阳气输送到身体表与上,所以"心部于表",其华在面
,
: 肾则是"入",把物质潜藏到里与下。
: 所以前段是在总结身体各脏的生理功能,
: 刺禁论是操作手册没错啊~~主要是操作的禁忌以及容易出现的并发症
: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
嚏?
: 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欬。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
呕
: 。"
: 这一段是再说直接针刺刺中各脏的状况,如果要讨论应该是急诊的内容。
: "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后面也有说这种刺中膀胱的。
: 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足背胫前动脉
: 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 =>面动脉
: 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瘖。 =>舌下动脉
: 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 =>足下动脉
: 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膕窝动脉
: 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 =>鼠蹊动脉
: ....一堆刺中动脉的。
: 中间穿插刺到乳房感染、刺中脊髓、刺中脑、刺中关节腔渗液、刺到气胸的...
: 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
: 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
: =>情绪、身体状态不好的人不要施针
: 如果我说肝的生理功能是制造凝血因子,后面说不能拿针刺肝,
: 你会问说这里刺到的肝是解剖学的肝,还是刺到前面说的凝血因子吗?
: 当然这个比喻还不是太好,不过我要讲的意思是一个指生理功能总结,
: 另一个是指肝脏实质本身。
: 因为这里是刺肝实质,所以自然是在病人自己的右边。
: 你如果要讨论,
: 从脑户刺,到底古代的中医师搞了什么,竟然刺中脑。
: 然后以后怎么避免,这样沟通不是会好很多吗?
: 我私人提供一个思考课题,你想想看如果刺中面动脉,
: 会造成目盲是为什么?
: 这个讨论起来比吵架还有趣。
所以我才说没意义
前面讲了一堆你所谓的生理功能,跟后面不能刺哪一点关系都没有
以我之前拿置入CVC为例,在说明禁忌症的时候就会说清楚,比如说欲入针处有感染或蜂
窝性组织炎、上腔静脉症候群、严重的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相对禁忌症),就是要说明清
楚哪里为什么不能打,什么情况下不适合或是要更加小心。
肝功能不好造成凝血功能差又跟不能刺肝有什么关系?
肝脏行气在左边跟不能刺解剖上右边的肝也没有什么关系,更不用说没有证实气跟经络
: 讲这句话其实就是凸显你对中医的无知,如果想好好讨论就先查一下书,
: 不要太先入为主。
: 刚刚刺禁论不就讲了一堆中医动脉位置,
: 在黄帝内经有三部九候法这种遍身诊脉法,
: 你稍微看一看就会知道全身体表可触及的动脉处,几乎都提了。
: 只是后来独尊寸口,所以现在会以为中医只有把桡动脉。
: 最主要沟通上会出问题的是因为脉这个 "字",一字多义,
: 它通常它是指血管(不一定只有动脉)、有时候却又指经络、
: 或是脉诊法的把脉这个动作... 所以沟通上要小心到底在讲什么。
: 如果你觉得把经"络",感受到的是动脉的搏动,
: 那你去把一下背部膀胱经走的路线,看你的手多敏感,
: 扣掉委中穴那种表面可触及动脉搏动的地方,
: 你自己看看能不能感受到搏动?
我没有说经络完全等于动脉
而是中医把脉就是把动脉,像是三部九侯法也是把摸到”pulse”
但是经络系统不完全等于动脉
原因在于古代中国人并没有完整的解剖并了解全身的血管走向跟分布
摸到几个脉动点就擅自连起来说是经络系统,导致出现这种部分跟动脉重叠的经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