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tt0211 (æ¾åŸŽç…™é›²)
2022-08-20 03:32:501.媒体来源:
中央社
2.记者署名:
陈至中
3.完整新闻标题:
东海师倡废劳作教育 学生团体:应提供多元选择
4.完整新闻内文:
(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19日电)东海大学政治系教师发起废除大一必修“劳作教育”,
引起讨论。台湾青年民主协会副理事长何蔚慈认为,若真要推广服务精神,应提供多元选
项,强迫做清洁工作没有太大实质效益。
东海大学政治系多名教师18日联合发表声明,要求废除大一学生必修的“劳作教育”,认
为学校近年的改革,都难破除外界对于“劳作教育”等于“扫地”或者“免费劳工”的既
定印象。
劳作教育的存废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有人认为可以从中学习到劳动精神,培养毅力和
勤奋,且学生本就该维护自己生活环境清洁。但也有人认为劳作教育是压榨劳力,学校藉
此节省经费,且缺乏实质的教育意义。
何蔚慈今天接受中央社电访表示,学校把清洁工作包装成服务学习概念,对多数学生来说
,其实是浪费时间,没有太多的实质效益,且对校园环境清洁的帮助也很有限。他曾在课
程中,被要求把落叶往花圃集中,但风一吹,树叶就被吹跑了,助教也知道意义不大,多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何蔚慈表示,大学如果觉得劳动、服务教育很重要,可以学到回馈社会等,就应提供多元
的选择,例如各种志愿服务项目,而不是强迫只能打扫校园。也不该把校方该负责的清洁
事项,转嫁到学生身上。
从东海大学毕业10余年的罗映佳表示,劳作教育要很早起床,对年轻人来说不是那么容易
,当时也觉得有些辛苦。但后来回想起来,觉得优点还是大于缺点,从中学到做事的恒心
与毅力,以及守时的重要性,出社会也受用。
罗映佳认为,劳作教育近年会变质、被诟病,可能是学校没有做好沟通,没有让学生了解
其中的教育意涵。以她自己的经验,过程中的劳动量其实不高,不会做到腰酸背痛,但可
从中获得一些体悟,毕竟要学好一项技能,总是要从许多基础、甚至无聊的事情慢慢累积
。
长荣大学毕业生张家华表示,在服务课程中清洁校园,可以培养责任心、工作态度,学会
安排作息时间,早上起来才不会那么痛苦。且学长姊在分配工作时,也会顺带介绍校园环
境,对适应大学生活有帮助。
张家华也提到,这类课程有一大好处,因各系学生会被打散、分配到各处,可以在打扫中
扩大人际圈、认识他系的同学,之后上课时如果再遇到,也能有共同的话题,增加交流机
会。
私校工会理事长尤荣辉则认为,学校以爱校或培养品格名义,强迫学生劳动服务,是以不
当手法剥削劳力,非但对品德没有帮助,反而做了最坏的示范,让人不禁联想到共产党的
“劳改”。
尤荣辉认为,若真要培养志工、服务精神,理当以选修方式进行,让学生出于志愿,而不
是用0学分、毕业门槛来强制,让学生觉得遭压榨。他认为劳作教育应被明文禁止,“学
生缴学费来这边,怎么会沦为打扫工呢。”(编辑:管中维)1110819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需放媒体原始连结,不可用转载媒体连结: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208190311.aspx
6.备注:
原本可能立意良好
但是遇到便宜行事的行政方式
结果就成为学校节省经费的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