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活化石大发现!竹市香山湿地5公顷泥滩地

楼主: ThomasBuBu (噗噗)   2022-08-07 15:13:42
1.媒体来源:
联合
2.记者署名:
2022-08-07 10:47 联合报/ 记者王骏杰/新竹即时报导
3.完整新闻标题:
活化石大发现!竹市香山湿地5公顷泥滩地一天见8只稚鲎
4.完整新闻内文:
鲎从4亿8千万年前生存至今有活化石之称,但受人为捕捉、栖地破坏与海洋环境变迁等影
响,数量已逐渐减少。新竹市府与海洋保育署近日在香山湿地办理三棘鲎野外族群调查训
练,邀请专家杨明哲博士讲解鲎,并带保育志工及学员进行野外调查实习,结果发现8只
稚鲎,创下香山湿地记录到最多稚鲎的一天。
杨明哲说,全世界现存4种鲎,台湾可见的中华鲎,又名三棘鲎,于2019年列入国际自然
保育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物种,台湾除离岛金门和澎湖较易发现稚鲎,生活在本岛的
三棘鲎稚鲎几乎绝迹,只在新竹香山、嘉义布袋和台南有极为稀少的稚鲎。
杨明哲表示,这次发现的雉鲎推测可能是5年前孵化,发现的泥摊地也比去年8月明显沙化
,当时走在泥滩地会陷到小腿肚,今年只到脚踝,已经跟早期鲎栖地非常接近,可能与
2016年竹市大面积移除人工栽植红树林有关。
发现稚鲎区域有丰富的海草甘藻及底栖生物,都是雉鲎的食物,也可能因此成为稚鲎喜爱
的栖地。另外,渔民在湿地外海发现的成鲎,头胸甲直径达39公分,是体型很大的母三棘
鲎,也是非常稀少会多蜕一次壳的成鲎。
金吉利定置渔场渔捞长陈圣杰指出,位于香山湿地外海的定置渔场近年发现三棘鲎、瑞氏
海豚、豆腐鲨、绿蠵龟、中华白海豚等保育类光顾,虽然造成野放保育类额外负担及渔获
损失,但是能够参与海洋生态保育物种纪录,也是金吉利的使命,渔场会持续为保育海洋
生态付出心力。
产发处表示,成鲎生活在20至30公尺深的沿海地区,每年6至9月繁殖季节会成对爬到潮间
带高潮线附近的沙地产卵,孵化后的稚鲎以泥滩上藻类、细小生物或碎屑为食,并随着年
龄的增长,逐渐游向外海生活,显然香山湿地泥滩地已经成为海洋生物的孕育场。
市府呼吁,民众勿任意进入湿地潮间带,避免踩踏误伤稚鲎与湿地生物,依据湿地保育法
破坏栖地可罚30至150万元。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需放媒体原始连结,不可用转载媒体连结: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51866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