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翁达瑞:抄袭疑云 几乎可破案

楼主: chifeng (我不是奇行种)   2022-07-29 12:25:41
※ 引述 《dean1990 (狄恩院长)》 之铭言:
:  
: 这位先生,
:  
: 什么叫“抄袭计划”?
:  
:  
: 如果你如同你所宣称的,
:  
: 是美国大学教授,
:  
: 那你应该很清楚,
:  
: 计划根本没什么好抄袭的,
:  
: 计划就是计划,
:  
: 就只是宣称我希望针对特定主题做一个研究案,
:  
: 你可以做,我可以做,任何人都可以做,
:  
: 重点在于产出的计画报告或论文。
:  
: 我的研究题目可以一样,
:  
: 但如果我的报告跟别人雷同,
:  
: 甚至错字都一样,
:  
: 那一定就是有人不对了,
:  
: 而通常是后发表的有问题,
:  
: 除非有明确的事证显示,
:  
: 虽然我后发表,
:  
: 但我的报告比先发表的早完成,
:  
: 而且先发表的人曾经看过我的报告。
:  
:  
: 你不敢用抄袭“报告”或“论文”字眼,
:  
: 很明显你就只是想玩文字游戏,
:  
: 不想依正常学术上有没有抄袭的判断标准,
:  
: 来仔细审视跟分析这个案子。
:  
:  
: 至于你的分析跟推论里面一堆主观要素,
:  
: 我真的只能呵呵。
:  
: https://i.imgur.com/M1Lee9Q.jpg
:  
:  
: 我没有你的胆识,
:  
: 去大胆推断你根本不是美国大学教授。
:  
: 我只能说原来美国大学教授也不过如此,
:  
: 跟台大国发所有得比。
:  
:  
虽然我觉得现有资料看起来林抄袭余的可能性更大
不过一码归一码
“抄袭计画”确实是可能发生的
以小弟唸的历史所来说
毕业前要通过两场口试
第二场当然就是论文口试
第一场则叫做文献回顾口试
所谓文献回顾就是研究回顾的意思
虽然就名称上来看只须要报告研究回顾的部分
实际上还是会进行整个研究计画的报告
一般学位论文的研究计画分为几个部分
1. 研究缘起
为什么想做这个题目 它的学术重要性之类的
2. 文献回顾
承上 简述目前学界重要的相关研究
并且说明自己的论文预计做出哪些突破
(虽然一般只是在嘴砲)
3. 研究方法与材料
研究方法的部分
以史研所来说如果没有运用比较特殊或新颖的方式
通常不会花费多大篇幅
材料 也就是主要史料
才是我们比较重视的
不过如果是社科院的论文
可能就刚好相反
4. 章节安排
篇章结构
有些老师会要求这部分也要写得尽量详细
换言之各章节打算使用的材料与主要论述都须要写出来
也有老师对这部分要求不用太详细
但可能就要令辟一小节“研究内容”来大致描述论文的预计内容
5. 参考资料
就...参考资料
以上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计画包含的内容
假设口试时口委没有太多意见
那除了参考资料会后挪到论文的最后
其他四个小节会较大程度的保留
成为论文第一章(序章)的主要内容
因此回到主题
研究计画当然有可能被抄袭
因此林智坚阵营或支持者的说法也并非全无可能
但重点是能否提出一个时间序较早且内容与余、林论文第一章高度重复的研究计画文件
这里插个题外话
以史研所为例
我们的研究计画其实是没什么参考价值的东西
因为文献回顾口试基本上就是跑个程序
通常你有了一定的研究积累后老师就会叫你赶快考一考
先过了再说
在口试中口委的意见
以及通过考试后开始正式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新的发现
都会促使我们会不断修改论文的内容甚至架构
所以到最后完成论文时
第一章早就和当初通过研究计画口试的版本大相迳庭了
当然这是敝所的情况
也是很多史研硕士生一唸多年的原因
我相信以余、林从通过计画口试到完成论文才经过半年不到的时间而言
研究计画应该是没有太大更动的
要判断是否有抄袭研究计画
如前所述
还是要看林能否提出更早的文件
目前来看林提供的证据只有一封email表示他确实更早开始与陈明通讨论研究计画
但并不表示他更早完成后来呈现在论文第一章(也就是高度雷同)的研究计画
事实上 反而是余比林更早通过研究计画口试
那就其他资料综合看起来
余是原创者 或者他原创的成分更高
这种可能性看起来还是比较高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