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走过VTuber粉丝应援墙:虚拟直播主的魔力

楼主: sunstrider (逐日者)   2022-07-15 15:26:30
1.媒体来源: 报导者
※ 例如苹果日报、自由时报(请参考版规下方的核准媒体名单)
※ Yahoo、MSN、LINE等非直接官方新闻连结不被允许
2.记者署名:
文字 洪琴宣
摄影 杨子磊 林彦廷
核稿/李雪莉;责任编辑/张诗芸
3.完整新闻标题:
走过VTuber粉丝应援墙:虚拟直播主的魔力从哪来?
4.完整新闻内文:
https://imgur.com/9jzyV2j
VTuber桃铃音音(桃铃ねね)的粉丝募资近百万,为偶像在高雄捷运三多商圈站等站购置
应援看板。近年Vtuber在台湾发展出庞大粉丝文化,从直播赞助、二次创作到募资应援都
有惊人能量。(摄影/杨子磊)
在台北和高雄的捷运里,好几幅粉丝跨海应援“虚拟YouTuber”(Virtual YouTuber,
VTuber)的大型广告吸引不少人的目光。对这群跨龄、跨海的粉丝而言,他们的愿望是帮
自己的偶像增加曝光。
点开YouTube,每天陪伴这些粉丝的虚拟直播主,在频道上唱歌、玩游戏、画图,和观众
聊天......VTuber和他们的粉丝,已在疫情下快速于台湾和许多国家成长。根据2021年全年
YouTube的“超级留言(Super Chat)”赞助排行,前10名中,VTuber已霸占前9名,仅有
1名是以真面目示人的YouTuber。
结合幕后扮演者与可千变万化的虚拟角色形象,VTuber展现出突破虚拟与现实疆界的可能
性。他们具有什么样独一无二的特性与魅力,抓住粉丝的心?
今年5月,台湾南、北捷运6处大站的广告上,不约而同出现了一位日系动漫造型女孩的身
影。捷运高雄车站闸门口灯箱上的“桃铃音音(桃铃ねね)”,有一双绿色的眼睛、金色
与粉色渐层的头发,绑着两颗包包头,照片里的她对着来往拍照的粉丝们伸出小手,仿佛
要脱出二次元世界。灯箱上放著大大的QRcode,连结她的YouTube频道,上方还有一行少
女字体,写着“百万订阅冲刺中!”。
这是桃铃音音粉丝的“应援”企划,他们跨日本、香港、马来西亚、澳洲、美国、台湾6
国,募集了近100位赞助者,凑齐新台币100万元,买了大型广告给“桃铃音音”──目的
,是帮桃铃音音的YouTube频道宣传、希望订阅数能突破100万人。
“广告公司对我们很没信心,他和我们说,一般粉丝应援顶多3、5万,你们这个目标会不
会太大?”31岁、网络暱称“充满大叔”的邱韦钧笑着对我们说。183公分的身高、左臂
袖下隐隐露出一点刺青,充满大叔是应援活动的主要企划者,他提到,去银行处理海外汇
款时,行员发现他要应援的偶像是位动漫角色时,不太理解地说:“我当行员25年第一次
听到这种要求。”
事实上,桃铃音音是一位“虚拟偶像”──她是VTuber(Virtual YouTuber)。
VTuber是什么?演绎角色、不曝光真面目,新科技下新型态的直播创作者
https://imgur.com/svIjpd5
桃铃音音百万应援企划的广告看板由多位粉丝协力绘制。5月23日粉丝聚会当天,绘制者
Sipu(网络暱称)和自己亲手所画的偶像合照。(摄影/杨子磊)
和传统YouTuber最大的不同,VTuber有如游乐园里的吉祥物娃娃,有真人在幕后扮演(俗
称“中之人”),他们/她们不抛头露面,而是顶着“虚拟角色形象”(俗称V皮)和“
人物设定”,在萤幕前现身。VTuber借由“动态捕捉技术”和“LIVE2D建模”直播,2D图
像经过建模与设定后,再利用摄影机捕捉表演者的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让2D图像同步做
出动作。以目前技术而言,最简单拥有一台手机、一份2D模组就能以虚拟形象直播;部分
VTuber也会有3D模组,可以做到更精致的直播,比如开演唱会。
这些VTuber大多是日系动漫造型,从吸血鬼护士、黑手党老大、恶魔、海贼团船长胬,
角色千变万化。他们提供的内容型态也相当多元,最常见的主题包括唱歌、玩游戏、画图
、和观众聊天,也有不少VTuber介绍喜爱的漫画,甚至还能玩综艺节目或去无人岛求生─
─传统YouTuber可以做到的节目,他们几乎也能。
事实上,“虚拟偶像”这个概念并不新,早在10年前,日本就有“初音未来”以虚拟偶像
之姿、运用3D投影动画开演唱会。在科技进展下,如今VTuber横空出世,虚拟角色背后不
再是设定好的动画演出、而是真人扮演,更可以在直播平台上与观众直接、即时互动,瞬
间掳获粉丝的心。第一位自称“VTuber”的,是在日本出道、2016年开始活动的“绊爱(
キズナアイ)”,其后VTuber文化渐渐在日本流行。COVID-19疫情来袭,更加快了VTuber
跨出日本的脚步(注),如今已拓展到全球,包含台湾。
打开桃铃音音的直播频道,她自称“来自异世界的少女”,顶着日系动漫女孩的可爱造型
,说著日语,玩着游戏,不时随着游戏发展惊呼、开怀大笑,失败时发出懊恼的声音胬
一旁的聊天室,观众以每秒数个讯息的频率,不断在上头回应、夹杂着一笔笔赞助。桃铃
音音在玩游戏之余,会唸出观众的留言、表达感谢,随时与粉丝互动。
VTuber的商业机制是什么?
VTuber有的以个人规模营运,又称“个人势”,由VTuber本人或小型工作室包办企划、合
作、公关等事项;有些则以经纪公司规模营运,又称“企业势”,以类似偶像艺人的方式
管理和分润。
跟直播主的营运模式相同,粉丝赞助是VTuber重要的营收来源。YouTube平台上的直播赞
助功能叫“超级留言(Super Chat)”,有7种颜色能区别粉丝的赞助金额,最高级距甚
至能让留言置顶在聊天室上方半小时以上,更容易被直播主看见而增加互动。
若一口气赞助7种颜色留言,被粉丝们称为“彩虹”,需支付近3,000元;若连投好几个最
高级距(1,500元以上)的红色留言,则被称为“红毯”。在VTuber有特殊活动或发表新
衣装时,不少粉丝会祭出“彩虹”或“红毯”表达庆祝。
粉丝层横跨爸爸级上班族到高中生,有人用月薪一半赞助偶像
https://imgur.com/NgLaBCg
桃铃音音粉丝聚会当天,遍布台湾各地的粉丝齐聚高雄车站,“朝圣”偶像的应援灯箱。
身为粉丝群管理员的邱韦钧(右2,网络暱称“充满大叔”)是这次应援主要企划者。(
摄影/杨子磊)
充满大叔就是在2020年9月左右接触到桃铃音音,成了她的忠实观众。桃铃音音在通讯软
体Discord上的粉丝群组约有9,000人,全天24小时都会有粉丝挂在线上热聊。桃音铃音不
只在YouTube上玩游戏和唱歌给粉丝看,也会Live和粉丝闲聊、举办线上演唱会,每周直
播天数时而高达5天,每次1、2个小时以上──这已是许多VTuber的常态。
这些高强度、高频率的互动,带给粉丝充足的陪伴与心理连结,让他们愿意以具体的金钱
赞助回报。目前在一家生技公司当产线领班的充满大叔,说自己的综合月收入约4、5万元
,每个月买周边商品、赞助桃铃音音会花到2、3万。谈到这里他爽朗大笑:“明年要和女
友结婚了,要稍微存多一点钱了啦。”但随即又补上一句:“不过投资给Nene(ねね),
当然还是必要的!”
在充满大叔口中,Nene谈吐纯真、个性像小孩,玩起游戏来“逊逊的”,是个让人不太有
距离感的女孩,“就很像自己的女儿一样,”他总是开玩笑地说,自己正在“预习”怎么
宠女儿。
充满大叔去年底还进一步想到以捷运广告应援,他写企划、邀集粉丝群伙伴加入——里头
有本职是会计师的人打理募资、来自马来西亚的学生和台湾的绘图工作者包办灯箱绘制、
美国人和日本留学生负责联系桃铃音音的经纪公司;而在台湾联系广告公司的,是刚满17
岁的高职生。这群赞助者面目从爸爸级粉丝到高中生都有,来自世界各地、拥有不同背景
身分,短短2周,募资就达标。
自由人设的魅力:顶着V皮的即时互动,突破种族、性别等现实障碍
事实上,疫情爆发后这两年,确实吸纳许多人走入VTuber的世界、建立起庞大的粉丝群。
根据2021年全年YouTube的Super Chat赞助排行,前10名中,VTuber已霸占前9名,仅有1
名是真人YouTuber;VTuber以女性角色居多,而且语系横跨日、英、中、印、韩胬来自
各国。如今全世界最红的VTuber,是日本公司Hololive旗下的英语系VTuber“Gawr Gura
”,有超过400万名订阅者。
为什么VTuber可以吸引这么多粉丝?U-ACG网站创办人、宅文化研究者梁世佑分析,虚拟
形象带来的乐趣是关键。他表示,“VTuber一开始就允许你扮演完全不同的自己,甚至是
包含不同的声音、性别,所以孕育了更大的可能性。”
他举例,元老级VTuber“狐叔(ねこます)”,顶着狐耳女孩的外型,却是大叔的声音,
在YouTube上大谈当便利超商店员的辛酸血泪,引起观众高度共鸣。这样的自由度,使得
VTuber较传统YouTuber能带给粉丝更多样、更超越想像的互动。
台湾也搭上了这个风潮。台湾VTuber“洛可洛斯特”在2021年6月出道,自称“17岁炼金
术师”的她第一次直播时,却将自己的年龄误植成217岁。这成了观众间的哏,开始有人
用“阿嬷”来称呼洛可洛斯特,玩起了阿嬷与乖孙的角色扮演。接受《报导者》专访时,
萤幕另一端的洛可洛斯特语气好气又好笑,她说粉丝会向她回报:“我一边看阿嬷的台,
一边做工作!”“我一边看阿嬷的台,一边打游戏!”如今讲到自家粉丝,她很自然地用
“我家的金孙”代称。
洛可洛斯特还传来一则她为儿童节企划的直播,一个黑幕切换,她的虚拟形象瞬间化为小
女生,她模仿起小女孩的语气进行直播,“一般实况主就没办法这样搞囉,”她笑道。
声音演绎的魅力:“听到他的声音,我可以忘掉一切不愉快”
https://imgur.com/ptaowRR
4月,歌姬在台北捷运中山站独资买了一个主题灯箱为英语系VTuber男团Luxiem的成员
Vox Akuma庆生,她向我们展示灯箱图。而Vox除了采用该图当作直播行程表用图,也在直
播上诉说感想。VTuber引用粉丝的二次创作是常见的互动方式。(摄影/杨子磊)
除了虚拟形象带来的自由度,因为不依赖真人的面部表情,比起传统YouTuber,VTuber更
着重声音演绎的魅力,这也使得不分国界的粉丝更容易有情感共鸣。
充满大叔提到,他自己日文其实不好,但每次桃铃音音直播时,会有粉丝自主翻译,理解
内容不是大问题。充满大叔形容看VTuber是一种“集体的活动”,就算有语言障碍,他也
会努力在直播聊天室里挤出几句日语“恭喜”、“辛苦了”,为她打气。此外,其实最打
动他的,往往是VTuber玩游戏途中自然发出的声音、那些反应里饱含的“真实感”,比一
般直播主更容易让他共情,“听她(桃铃音音)表达出来的情绪,你会和她有一样的情绪
,她笑的时候,你也会笑;她难过的时候,你也会觉得难过。”
33岁、在美商公司担任PM的庄思侬,网络暱称“歌姬”,对于VTuber的声音魔力也很有感
。她在今年2月第一次接触到英语系VTuber男团“Luxiem”的成员“Vox Akuma”,立刻爱
上这个自称为“声音恶魔”,带着低沉嗓音、说著一口英国腔的VTuber。
主打磁性嗓音的Vox,不时开台进行ASMR(此处指透过特殊麦克风放大细微声音,如食物
搅拌、耳语声等,让人产生愉悦感受),开放观众“点菜”,指定想要他说些什么,“我
们都会投Super Chat和他要亲亲。ASMR专用麦克风,是有左右声道的,他(Vox)可以靠
到左边、靠到右边,就很像他在抱着你讲话,”歌姬解释。
今年1月,Luxiem还出了“Voice Pack”商品,5位成员录下语音,模拟和收听者一起玩
Uno牌、一起去神社朝圣。Vox招牌的低音砲,演绎出和收听者出门吃饭约会、等出租车等
情景,宛如一场完整的小广播剧,浪漫感十足。
从小学过钢琴、小提琴和长笛,热爱音乐的歌姬,提到这些声音对她的治愈力,“我有一
种‘声音记忆’......听到一个声音,我可以回想当初是什么情境听到它、可以想起喜欢它
的感觉。”歌姬说,Vox在直播中给的晚安吻、撩人名言“That's My Girl”、鼓励人的
话语、在收到Super Chat后给她的回应,歌姬全都剪辑存盘起来。歌姬的房间里摆着一台
音响,当因工作压力感到筋疲力竭时,她就会播放这些音档,在Vox的声音充满房内那段
时间,快乐的记忆随时拥抱她。
“漫画完结就完结了,但VTuber是一个持续的进行式”
https://imgur.com/W0Rvvlu
https://imgur.com/UA5f9qL
https://imgur.com/IGSzSVw
以声音为卖点的Vox会进行角色扮演ASMR,萤幕上就是他扮演成一名机长,模拟在机舱间
与乘客调情的情境。(摄影/杨子磊)
在疫情爆发前,歌姬是个社交活动频繁的大忙人,几乎一周7天都要和朋友聚会;疫情后
被迫放弃出门,突然少了许多陪伴,而VTuber填上了这份空缺。
美商工作相当高压,下班后她渴求一份“没有负担”的调剂。歌姬形容,VTuber是个“进
入门槛超级低、没压力,可以按照自己步调去追的娱乐”。Luxiem的5位成员,分散在欧
、美、澳各国,作息与台湾人有时差,她用手机上的行事历将直播一一排程,每天下班,
就选时间可以配合的直播来听,就算没听到,也能事后收看影片回播。
此外,VTuber在扮演虚拟角色之余,许多人也会在直播中自然谈到自己的价值观、生活经
验、对事情的想法;更会在社群网站上回复观众留言、或者引用粉丝为他们创作的图像。
歌姬说,比起动画、漫画里的虚拟角色,VTuber仿佛有种“生生不息”的潜力,“小说完
结就完结了,漫画完结就完结了,但VTuber是一个持续的进行式,可以不断和粉丝互动撞
出火花。”
日式声优文化、“2.5次元”偶像文化的传承
若以文化观点来看,VTuber以声音陪伴的魔力,与日本的“声优文化”息息相关。
梁世佑分析,“十几年来,日本已经建构出了一套使用声线、语气、语调传达的声音文化
,(观众习惯)你可以只从声音来感受这个人的故事、内在设定。”即便VTuber已在全球
遍地开花,出现各种语系、直播风格亦随国情变化,他们仍继承了这份日式文化特征。
而2020到2022年,是现实因疫情、战争、国际关系恶化而充满混乱的几年,梁世佑指出,
“我们可能会生病、可能会死亡,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感到不安......种种不安有
个投射点,就是我们有没有可能在另外一个地方,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在?”身处虚拟和现
实之间的VTuber,正是让人想要寻求陪伴、安放身心的投射点之一。
事实上,梁世佑指出,VTuber这种融合虚实的作法,正是日本近年许多文化产品IP着重发
展的方向。比起纯粹的“三次元”真人偶像,VTuber有虚拟角色的形象和故事,显得更为
多元有趣;而比起纯粹的“二次元”动画角色,VTuber又不受剧本限制、可以和观众自由
互动,这样身处于“2.5次元”的定位,使他们既与观众有物理上的距离感、在情感上又
无比亲近,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
最显而易见的,是VTuber具有一项优势——比起现行的明星、艺人,他们带给粉丝一种不
容易幻灭的“安心感”。
不易幻灭的美好形象:享受“今生”,别谈“前世”
https://imgur.com/X8cr4i5
2022年5月7日,亚洲动漫创作展(PF)于台北花博争艳馆举办。近年VTuber的二次创作逐
年增加,展会中也出现推广VTuber的企业摊位。(摄影/林彦廷)
长期进行VTuber研究的台南艺术大学动画艺术与影像美学研究所助理教授罗禾淋,以粉丝
与偶像之间的心理,分析这项特质。
罗禾淋举例,在社群网络时代来临前,由于网络资讯不发达,1950年代的猫王、1960年代
的披头四等偶像,容易以近乎完美的形象存在粉丝心中;然而,社群时代的名人们,在大
众目光下无所遁形,偶像文化出现巨大反转,明星艺人们的资讯、生活细节、丑闻,在网
路上被大量曝光,近年王力宏等明星纷纷因此“走下神坛”,正是实例。
VTuber这类“虚拟偶像”的到来,却是一次新的反转。
除了在虚拟的人设和外皮下,保有一定程度的神祕和隐私,粉丝较不易追踪直播者的真实
身分外,VTuber的粉丝圈,也有将“扮演者”与“虚拟角色”分开看待的文化。在这里,
扮演者在担任VTuber前的身分,被称为“前世”。粉丝不过问扮演者的真实身分与长相,
他们和VTuber间的默契是──当我们和虚拟角色相遇在“今生”,那些属于“前世”的事
物,都不再重要。
罗禾淋指出,这些都使得VTuber相较于传统明星、艺人,比较不容易受绯闻、丑闻威胁,
容易常保粉丝的喜爱;但同时,VTuber又兼具了社群时代的亲近性,大量的直播、社群互
动、和粉丝的直接对话,建立了强烈的心理连结。
梁世佑对此补充,这不代表VTuber完全不会面对争议与挑战。
最知名的就是超过百万订阅的VTuber桐生可可因在直播中秀出YouTube后台的订阅者来源
“热门国家”占比,其中“台湾”两字入列,引发中国网友强烈攻击,桐生可可在9个月
后宣布“毕业”(即引退)。近年亦有VTuber因行为失当、或遭粉丝骚扰而引退。
梁世佑指出,这是由于VTuber从诞生那刻起,就在网络上面向全世界,接触不同国情、文
化背景的粉丝,使得粉丝面目也不断质变,如今也出现部分相当在意VTuber私生活的粉丝
。未来VTuber的挑战可能愈来愈大。
产业与关系的延伸:VTuber创作圈
https://imgur.com/attYDys
https://imgur.com/8poFQ9s
https://imgur.com/QjDOIKJ
https://imgur.com/cZEkcB4
暗雨作曲时,会在钢琴上即席演奏编排灵感。后方电脑银幕上映着一位可爱的褐色长发女
孩,那是他在直播时使用的虚拟形象。(摄影/杨子磊)
VTuber界持守“虚拟性”的文化,目前协助VTuber作曲的创作者“暗雨Anyu”,对此有进
一步的诠释。
17岁、就读音乐班的暗雨,是台湾VTuber“须多夜花”的忠实观众。须多夜花自称“2999
岁的盟龙族”,在直播中会发出“龙叫”,暗雨把龙叫和须多夜花的其他声音remix,编
制成一首歌,这首歌成为须多夜花的直播片尾曲。暗雨由此为契机踏入VTuber产业圈,如
今帮许多台湾VTuber作曲、有时也会参与他们的直播。在他口中,这些VTuber就如同他的
“朋友”。
在VTuber创作圈,暗雨自称“魔法少女系作曲家”,他笑道,其实他曾直接公布年龄为17
岁,但观众们都以为那只是他的“人设”,殊不知他真的就是17岁的高中生。
到暗雨家采访当天,拍照前,我们一起帮忙收拾房间里的姓名牌、堆积如山的音乐比赛奖
状,因为上面印有暗雨的真实姓名,他不希望曝光。暗雨笑着说,“就很像人在不同地方
,会有不同的身分嘛!在网络上,我对大家来说就是‘暗雨’,不用记得我的本名。”
自从踏入VTuber圈,暗雨也起了用“虚拟形象”参与直播的念头,他点开电脑萤幕,秀给
我们他的化身,是一位褐色长发、有着一双猫耳的女孩(注)。真实世界里的暗雨,从幼
儿园起就留着一头长发,受访当天也绑着马尾,在踏入VTuber创作圈前,以男性的形象在
网络上活动。问他为什么改用女性形象?暗雨回答得理所当然:“这是我喜欢的发型!要
是自己开心、享受这个角色,你想用什么性别都可以呀。为什么男生不能用女角?女生不
能用男角?”
暗雨对于虚拟形象的态度,延续到了他互动的每一个VTuber身上。因为接案作曲,他认识
了不少VTuber,但不曾去挖掘每个人的真实身分、脸孔,他认为,“朋友”有一点神祕感
、距离感,并不影响交情。
而作为粉丝的歌姬则讲得更直白,她认为VTuber与粉丝之间说穿了,仍是隔着网络和萤幕
,真实世界无论对方是否完美,粉丝不会知道,那是属于网络另一端的事情,这种关系让
她感觉“安全”,并不减损她从VTuber身上获得的快乐与能量。
走出直播间,粉丝之间的活动交流和羁绊
4月10日,歌姬为了Luxiem里的一位成员庆生,她在公共汽车总站筹办了一场线下活动,当天
同好们一起合照、挥舞小旗子、大喊偶像的口头禅,让疫情下社交生活停滞已久的歌姬,
久违地感受到人之间的连结,“有很多同好,他们有亲手制作东西送给我,就很可爱耶!
搞什么!都是手作的胬”歌姬展示她收到的卡片,话匣子止不住。
5月23日,捷运高雄车站的出站闸门口,桃铃音音的粉丝也在此举办了集会。理应是上班
日的周一下午,有20几位来自全台各地的男女粉丝专程来此,很多人是第一次见面,却熟
稔地称呼彼此的网络暱称,轮流帮对方和闸门旁广告灯箱上的桃铃音音合照留念。当日出
席的有赞助者、灯箱的绘制者、企划团队,大合照时,充满大叔举著一块平板,放著远在
马来西亚的赞助者照片,“他今天不能来,但还是要拍到!”
现场一位从台北专程南下的女生,用黏土按照每个粉丝的形象,做成造型萝卜,分给大家
,随口向我们解释:“这是桃铃音音画的粉丝形象,她说我们是萝卜(ねっ子),从此以
后我们就是一群萝卜了!”身材魁梧的充满大叔,收到的是── 一只长著六头肌的健壮
萝卜。
问充满大叔为何愿意掏出辛苦钱、愿意掏出精力,为桃铃音音做这么多?一向幽默的充满
大叔换上了很认真的口吻,把它归结于“感谢”两字。“我认识了这么多的朋友,遇到非
常多有趣的事情,这都是认识桃铃音音之前我所遇不到的,我感谢她。”
充满大叔露出满足的笑容:“这就是VTuber的魔力。”
https://imgur.com/oTl3NEn
充满大叔向我们展示同好用黏土为他做的粉丝形象,戴着眼镜、身材魁武,和他本人如出
一彻。(摄影/杨子磊)
※本报导为《报导者》与自由亚洲电台(RFA)中文部共同制作。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需放媒体原始连结,不可用转载媒体连结:
https://www.twreporter.org/a/vtuber-subculture
6.备注:
https://imgur.com/brxjRK6
https://imgur.com/sJh9hq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