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2025年风场规模将达约年发电量215亿度

楼主: Nagasumi (永澄拳四郎)   2022-07-14 09:10:50
※ 引述 《SRadiant (Radiant)》 之铭言:
:  
: ※ 引述《iLeyaSin365 (365)》之铭言:
: : 资料来源:台湾再生能源推动联盟
: : https://bit.ly/3nXVS51
: : 我一直有个疑惑,每到台电公布风电比例0.几不到的消息,总有人认为两兆发电效率竟
: 然
: : 如此低,可是这时候就看到有人气定神闲
: : 做这解释:
: : “两兆是台电买风电的钱,不是政府的
: : 建设成本。”
: : 意思是并不是政府支出这么多钱盖风电。
: : 然后,也是20年的累积下来的数字。
: : 好,那么我的疑惑就是
: : #1.既然两兆不是盖风电的成本,那么
: : 你给我数字,到底花了多少钱呢?
那得实际看这20年来
签约的风电厂商在契约量内
发了多少的电
以及该年的趸购费率是多少
虽然政府常常说什么成本是厂商负担
不过趸购费率会影响到电网购电
电网会将趸购费率反应至电价上
之前马油电双涨的时候
民营电厂的趸购费率被要求说要检讨
这代表趸购费率也是台电公司要负担的部分
而趸购费率也理应要由是使用者要负担
: : #2.重点在于盖风电的成本效益花得值不值得?
对厂商来说值得
厂商铺设1000支风车大概需要7000多亿
如果他们真能达到政府的要求
政府的费率假设也没大调整的话
他们的是真的能赚两兆的
: 功课做一半,就是会有一知半解的情况
: 绿电的电价是以"趸购"方式打包
: 请去咕狗有非常多资讯,包含概念、计算方式
:  
: 台电自有电厂,由台电负担设备成本(建设、维护)
: 绿电趸购的模式,则是由厂商/民众负担设备成本,再算在电价"分期"(20年)支付
: 发多少电付多少钱
: 工程延宕?没电就没钱喔
: 设备故障?效率下降?电少了钱也就少了喔
:  
趸购的相对意义是补助
同样都是鼓励设置风电
补助是给予厂商补助金减少厂商的建置成本
趸购就是厂商发出了电之后我才给你钱
相较之下趸购不仅可以避免补助无底洞的问题
同时也能实现使用者付费的制度
确实是最适合绿能的制度
而趸购是保证收购的
就是说绿电厂商发出的契约量内的电
电网就要以签约好的趸购费率收购
至于那个电网需不需要,那是电网的事
加上新电业法,有再生能源要优先并网的规定
由于太阳能与风力并不是随叫随到的资源
所以不设这个规则的话,厂商的收益是无法保证的
所以太阳与风电,都是配合趸购制度加优先并网的优势下去发展
: 10多年前台湾开始推太阳能时
: 当时主要还是居家型的居多
: 趸购价也很高,因为当时太阳能板贵
: 普遍有些资讯
: 南部大约7.5年回本、北部10年回本
: 20年下来投报率大概是5~10%
: 光照越足、效率越好的地方自然报酬率高些
: 后来因为太阳能建设成本降低,因此趸购价也逐年下降
: 目前剩4块多
: 但依然是5~10%的投报率
: https://i.imgur.com/MkKszLs.jpg
:  
: M01上有不少相关资讯、经验跟分享
: 有兴趣也可以去翻
: 从2012年开始到近年都有
: 这个趸购制度存在已久,别什么都往政党去想
事实上台湾民营电厂也是趸购制的
过去油电双涨的时候民营电厂的趸购也被拿来要求检讨
因为趸购费率是会影响电价的
正常电价都会反应趸购费率
所以虽然说趸购制是最适合绿能发展的制度
不过也正是因为趸购制
民进党所说的电费保证不涨的说法才早早就被质疑
在非核家园宣传的时候
宣传绿电的人都只强调绿电的成本很便宜
举的国外电价例子也都不是趸购费率
而是竞价费率,这是差很多的
对于反应趸购费率的电价说法都是嗤之以鼻
结果真的要进行趸购费率时
才在那边说
”那是为了要建置绿电设施”
“要将技术留在台湾”啥的啥的
所以趸购费率才这么贵
我接受绿电的发展,所以我认同这个费率
我批评也不是说政府不该使用趸购
而是政府不该吹一个电价不涨的牛
现在之所以会有不认同趸购的人
那确实是政府自己搞出来的问题
咱们政府习惯先上车后补票的
: https://i.imgur.com/qgGivmd.jpg
: https://i.imgur.com/rbwrWpW.jpg
: 上面那位的建设成本是32万,"实际经验"
: https://i.imgur.com/c2WPJmi.jpg
: 这人是用算的,有些高估了
:  
: 我在解释趸购,就肯定会有人离题
: 风电不稳啊!所以跟趸购的关系是?
: 我就直说了吧,省得还要一个一个回
: 绿电就是又贵又不稳啊
: 不然呢?
: 如果又便宜又稳定
: 全世界早就全都是绿电了,哪还有什么火力、核能
: 反过来说,火力、核能好棒棒,为什么还是一堆国家发展绿电呢?
: 永续发展的规画下还是得做
: 不是为了"取代",而是替代的方案
: 而替代的比例因地(国)制宜
:  
确实如此
发展绿电并不是某些环团与政府所说的那么简单
德国等国家那是已经沟通非常久
在让人民有了绿能的意识才这么作
台湾的做法就是有点像是搞直销
跟你讲的天花乱坠要你接受
结果后来发现没这么美好
: 基载一直都是火力、核能
: 替代则是绿电(光电、风电、地热、潮汐等)
: 水力但我更喜欢把他当作"调节"用
: 包括抽蓄储能,或是即时供应的特性
: 多元的发电方式,利用各自的特性,截长补短
: 绿电不稳定?对啊,所以他是替代方案,而不是主要(基载)
:  
: 有些人、包含现在的政府,想用绿电取代核能,很蠢对吧?我也这样觉得
: 但某些人只要核能、不要绿电,不也一样蠢吗?
对于那些只会吐槽绿电超贵
然后嚷嚷说什么冷气开16度的人
我也是觉得这些人这根本是为了政治而反对而已
不过民进党自己也是一个样
你仔细看民进党的532的说法
一直以来也就是拿绿能取代核能
就跟这里的一些人敌视绿能一样
民进党同样也是敌视核能
所以这算是做法自缚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