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离岸风电水下基础国产化未达标 监院纠正

楼主: Siegfried921 (白兔,♂的)   2022-07-14 07:58:03
离岸风电水下基础国产化未达标 监院纠正经部
自由时报 黄佩君 台北报导
2022/07/13 19:15
离岸风电今年将是并网最多年份,但国产化目标未达标,监察院今出具调查报告并纠正经济
部工业局及能源局。报告表示开发商CIP旗下彰芳、西岛风场先规划向国外采购全额数量,
并以极不合理交期之需求取得公协会无产制证明,遂行国外进口之目的。中钢旗下兴达海基
原应,地化111套水下基础因产能不足等因素最终仅成功生产6座,国产化仅余5%,以此两案
纠正经济部工业局。
离岸风电今年将并网达2GW以上,为史上最大并网年度,不过国产化目标因厂商学习曲线缺
乏产能,开发商以不合理交期取得无产制证明、蓄意进口等未能达标,监察院今出具报告并
纠正经济部工业局、能源局。
开发商CIP曾表示为并网时程负担最多国产化开发商,但调查报告显示其原应国产化零组件
,却以不合理交期取得无产制证明文件,以遂行自国外进口目的。
报告表示彰芳、西岛风场系先规划向国外采购全额数量,工业局要求提供不可抗力证明文件
,该等风场遂向公协会提出20个工作天、2至4个月不等、极不合理交期之需求,以利取得公
协会无产制证明,遂行国外进口之目的。
报告也指出,工业局为离岸风电国产化主办机关,对于开发商向相关公协会要求开立无产制
证明之细项规范付之阙如。
截至今4月15日,已于水下基础、海缆、齿轮箱、发电机等各类零组件相关公协会,共发出4
2张无产制证明文件,显见2017年工业局交由金属中心访商共召开76次征询会议、信誓旦旦
表示本土均有产能可在地化,惟实际操作后,为求能于2025年并网期限来临时完成,以无产
制证明为替代方案,变相折损产业关联政策之原意,显有疏失。
另一案则为兴达海基产能不足。报告表示开发商沃旭所辖获配900MW之大彰化东南、大彰化
西南风场,理应在地化共111套水下基础,兴达海基接单后,因种种因素,从砍半降为56座
开始、中间再降为36座、18座,最终于兴达港组立成功仅余6座,高达94.6%、105座之水下
基础均为国外进口,显未遵经济部长“掌握各零组件供应商所能供应之规格能量”之裁示,
导致国产化政策仅余5%,核有疏失。
报告指出兴达海基先前自行评估2020年12月31日前可产出第1座水下基础,但据沃旭评估延
迟至2021年4月。沃旭说明兴达海基生产延误主因如下游供应链之管理能力不足,国外技术
顾问亦无法直接参与下游承包商銲接程序的指导。此外人员能力缺乏,因人员流动率过高,
无法维持一致之标准銲接程序。
另也对风险评估过于乐观,未预先针对沃旭所提出的生产风险检讨改善,以致问题发生时不
及处理。此两案调查意见,监察院提案纠正经济部工业局。
另行政院核定经济部所报之“高雄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专区计画”,欲于兴达港建设一区三中
心,其中海洋工程区即为离岸风电水下基础产业发展专区,计画预计于2019年底完成港区浚
深至水下8公尺,并由中钢公司投资的兴达海基于此制造、组立水下基础并运出。
报告指出能源局委托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执行港区疏浚工程,疏浚土方原以养滩方式办理,因
遭抗争、污染等问题造成去化困难,需增编7.79亿元弃置费用方能执行。
但能源局未于2019年海洋局告知问题时积极协助并寻求外援,多次以原4.45亿元额度内要求
海洋局持续办理,疏浚工程迄至今5月中旬始部分区域完成水下7公尺,兴达海基完成之6座
水下基础迄今无法依正常程序运出,且预计至2024年4月方能达成浚深至水下8公尺之目标,
延宕时程长达4年4个月,严重影响离岸风电国产化执行进程,核有怠失。此案调查意见,监
察院提案纠正经济部能源局。
https://bit.ly/3Pomisd
煎茶院在那叫什么
2025,非核家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