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新闻云
猴痘发作痒又痛!中医曝防疫不二法门 3步骤增强免疫力
记者许宥孺/高雄报导
国内于6月24日出现首例猴痘确诊个案,中医师认为,面对猴痘传染病,应预防重于治疗,
一般染疫都与身体免疫力有关系,也就是“养正气”,在中医观点来说,与肝、脾、肾有关
,医师也分享增强免疫力步骤,民众不妨可以尝试看看。
曾有国外猴痘确诊者表示,他首先在自己“穿内裤的地方”发现皮疹,之后扩散到其他身体
部位,包括脸部、手臂、手掌及腹部,长在“敏感地方”的尤其剧痛,之后甚至充满脓液。
除了皮疹以外,也经历类似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烧、咳嗽、畏寒、喉咙痛及夜间盗汗。他直
言,感染期间真的是太悲惨了。
明华院马光中医诊所郑鸿强医师表示,猴痘和天花病毒一样属于病毒传染病,我国最早有关
天花(又称痘疹)的记载,始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当时称之为“虏疮”,相传是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马援征交趾(今越南一带)时传入中国的。
郑鸿强指出,感染猴痘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发冷和疲倦,
其后身上出现类似水泡的皮疹并且会隆起来而被发现确诊。染疫后主要侵犯免疫系统的淋巴
结和皮肤细胞,因为病毒繁殖多到皮肤隆起才会被怀疑。
郑鸿强表示,面对猴痘病毒,重点是要预防重于治疗,因为病毒主要在淋巴结内繁殖,所以
会有淋巴肿胀表现,并且侵入皮肤细胞,表现为皮肤丘疹,最后化脓或皮肤丘疹脱落后形成
疤痕。
郑鸿强坦言,中医对这方面治疗,内科用药纪录不多,因为唐朝就有种痘记录可查,可查到
的资料是外用药膏居多,一般会得病都与身体的免疫力有关系,也就说中医所说的“正气”
,与肝脾肾有关。
郑鸿强指出,《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经典大作,书中有讲述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及养生方法
,其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强调中医的养生预防疾病的观
念,简单讲“正气”就是人体的免疫力,“邪气”就是外来的病毒邪气,只要生活作息正常
,饮食规律,就不会给“邪气”侵犯人体的机会,也就不会生大病,所以所有养生的重点就
是养“正气”。
郑鸿强医师也分享增强免疫力三步骤:
1.早起早睡,正常饮食,固定运动,可以多晒太阳增加身体阳气及维生素的形成,注意夏天
注意不要中暑。
2.固定穴道按摩头皮、耳穴、足三里、合谷。
3.简单随手可得的中药养生茶饮,以板蓝根、金银花、麦门冬、红枣、黄耆、甘草,夏天用
洛神花,秋天用菊花,冬天可用玫瑰花,增加茶香,以上各5克加水800CC煮开饮用。
https://bit.ly/3aowYIH
猴痘看中医.... 恩...
还是看PTT的优质看板 猴痘板吧 !
“MonkeyP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