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 国科会的学术伦理规范

楼主: myIDis7 (个字)   2022-07-07 15:25:59
学术研究强调自由、自主,免于受到外在权力的干扰,在我们的社会也一向受到相当的尊
重与信任。这尊重一方面是基于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一方面是基于学术社群对于学术研
究行为高度的自我规范,而赢得的社会尊重。如果学术研究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使得研
究成果的客观、公正、可靠性受到质疑,而需要有外部的检验,不但浪费社会资源,亦将
无法得到公众信赖而无法获得研究资源。因此学术社群需要高度自律,学术伦理即是学术
社群对学术研究行为之自律规范。研究人员应秉持学术伦理,遵守学术社群的行为规范,
以维护学术研究人员之间的互信与社会的信任。 世界先进国家几乎都有由政府或学术社
群公布之学术伦理规范,以使学术研究人员知所行止,台湾却至今尚无这样的规范。因此
国科会经过一段时间与学界的讨论,公布“国科会对学术伦理的七点说明”、“研究人员
学术伦理规范”以及原有“学术伦理案件处理及审议要点”的修订。 “国科会对学术伦
理的七点说明”阐述了国科会对学术伦理的态度,也界定了国科会的公权力对于违反学术
伦理案件的管辖范围与处分方式。我们了解也尊重不同的学术领域有不同的自律规范,因
此我们仅提供一个最基本的规范,也鼓励各学术社群自行建立进一步的规范。 “研究人
员学术伦理规范”则进一步的针对学术研究过程中(包含研究构想、执行、成果呈现)的
各种行为提出规范,既正面的宣示学者应有的态度与行为(研究人员的基本态度、研究资
料或数据的蒐集与分析、研究纪录的完整保存与备查、研究资料与结果的公开与共享、注
明他人的贡献、共同作者、同侪审查保密、利益回避与揭露、举报违反学术伦理行为)及
研究机构应有的处理态度与机制,亦明列不该有的行为(造假、变造、抄袭及与研究成果
发表、作者定义相关之不当行为、自我抄袭、一稿多投)及讨论其中不同态样。过去的许
多案例中,学者常辩称不清楚某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的确,有些规范是靠学术社群口耳
相传,并未明确见诸文字,在学者养成的过程中亦未有制度性的传授。我们期望公布此一
规范后,让学者能有所遵循。 学术伦理落实至具体行为时,难免仍有不易判断的灰色地
带。例如:由未参与研究的旁人完全代写论文,是绝对不应当的,但是论文稿请朋友同行
或专业编辑帮忙修改、润饰,则属常见的正当行为。从不该到正当,这两端之间有多种行
为态样,何者可以允许,何者该受处分,判断不易。学术研究最重声誉,单纯疏失不应动
辄视为违反学术伦理,而毁掉一个学者一生清誉。因此本会在审议违反学术伦理案件时,
皆戒慎小心,常经过长时间讨论始定案。此次我们经过审慎讨论后,以“误导、严重”作
为违反学术伦理之认定标准,以利于对违反学术伦理案件的判定。 研究工作中各种行为
都应受到规范,如职场安全、对待实验动物的态度、对研究对象的尊重与个资保密、性骚
扰、师生关系、著作权、经费使用等,各有规范(如劳工安全卫生法、动物保护法、个资
法、人体研究法、医疗法、人体生物数据库管理条例、性骚扰防治法、教师法、著作权法
、会计法、刑法等),亦各有主管机关。此处我们只针对一般认为是核心的学术伦理行为
建立规范。 根据本会统计,自民国88年至101年间,本会共受理学术伦理案98件,其中7
件为造假案,其余绝大部分为抄袭他人及未适当引注,处分则轻自书面告诫、重至停权1-
10年,甚至有一案为终身停权。在本会明确揭示学术伦理规范之后,期望让学界都能避免
不当之研究行为,减少违反学术伦理案件的发生,亦正面的提升学术研究风气。
附加档案
国科会对学术伦理的七点说明.doc
研究人员学术伦理规范.doc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学术伦理案件处理及审议要点.doc
研究人员学术伦理规范.odt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学术伦理案件处理及审议要点.odt
国科会对学术伦理的七点说明.odt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学术伦理案件处理及审议要点.pdf
国科会对学术伦理的七点说明.pdf
研究人员学术伦理规范.pdf
上面只是备份
就在刚刚
https://i.imgur.com/4sfg4uD.jpg
XDDD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