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独/超额死亡沦卫福部互踢皮球 凭猜

楼主: CavendishJr (花学姐最高)   2022-07-01 13:08:26
※ 引述 《smallchiou (云烟已过岛屿依旧)》 之铭言:
:  
:  
:  
: 1.媒体来源:联合报
:  
: 2.记者署名:邱宜君
:  
:  
: 3.完整新闻标题:独/超额死亡沦卫福部互踢皮球 凭猜测推给老化和低温
:  
:  
: 4.完整新闻内文:
:  
: 卫福部统计处今公布去年死因排名,新冠肺炎位居第19名。去年死亡人数较前年增加1万

: 人,创历年增幅新高,也出现2016年霸王寒流后首度死亡率及标准化死亡率同时增加的现

: 。对此,统计处归因于“人口老化”与“去年一月长达九天低温”两因素,不过,此归因

: 非基于因素分析,仅凭观察和猜测。
:  
: 至于疫情造成之超额死亡冲击,统计处和疾管署都推说此议题应为对方之业务,也都直接

: 用《经济学人》资料,强调台湾经历两波本土疫情,今年5月底超额死亡仍为负2000人。

: 过,统计处与疾管署也都无法说明《经济学人》推估超额死亡的方法;亦无法回应,为何

: 全球各国都以超额死亡为疫情冲击重要指标,台湾官方的年度死因统计却毫不分析。
:  
: 统计处副处长刘训蓉表示,去年新增死亡数创新高,人口老化应为主因,也可能是2020年

: 实防疫而幸免于肺炎流感死亡的长者,延迟到隔年1月才因低温刺激而死亡。如何证明去

: 死亡受人口老化和低温的影响远胜其他因素?刘训蓉坦言,上述归因是根据观察数据并猜

: 可能因素,并非统计分析结果,但人口老化应是主因。
:  
: 超额死亡的计算以全死因死亡数为基础,此资料由卫福部掌握,但并未分析。刘训蓉表示

: 统计处非公卫专业,要问疾管署。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伟表示,超额死亡是统计处业

: ,疾管署也没算。至于经济学人如何推估?统计处和疾管署都说不知道,但都强调,台湾

: 2020年至今年5月30日,仍为负2000人。
:  
: 台大社会学系退休教授薛承泰以2020年为基期,考量2021年人口结构老化、气候变迁等诸

: 因素,再扣掉官方公布确诊致死与疑似疫苗接种后的死亡,算出2021年不明原因的超额死

: 人数,介于6000至7000人之间,约占去年18万人的4%。
:  
: “不希望忽略任何死亡,唯有去分析,才知道怎么防疫。”薛承泰指出,这些人可能死于

: 疗排挤、死于被疫苗诱发疾病,也可能是未确诊就死亡的黑数,规模是当年度官方公布确

: 致死人数的好几倍。
:  
: 薛承泰说,他可以接受卫福部没算这么清楚,因为计算方式不容易有共识,官方不想给自

: 找麻烦。若卫福部也可以查清楚《经济学人》的计算方式,也可以直接照着算,不然就是

: 现在这样,让学者专家去说,官方只要默认就好了。
:  
: 台大医学院急诊医学科临床教授李建璋表示,当死亡率及标准化死亡率同时增加,10大死

: 排名又没有明显变化,这时应思考10大死因以外的因素。卫福部若要归因于人口老化和低

: ,也应使用统计方式去证明,这个分析并不难。
:  
: “天气、老化,这些都是不可控的因素,但死因分析的积极意义,是为了找出可控因素。

: 李建璋提醒,传统死因分析的逻辑,是为了找出死亡的“可控因素”,例如慢性病;医师

: 期填写死亡诊断书的习惯也是如此,主要死因都会优先写慢性病。
:  
: 李建璋表示,面对突然爆发的急性传染病,可控因素是比慢性病更大,也应透过分析去探

: 。但要注意的是,这时应跳脱原本的分析传统,另外针对急性疾病死因去做统计,才能厘

: 新冠死亡与超额死亡的真实影响。比如,防疫措施是否也减少了癌症病患死于感染症的机

: ?即便超额死亡为负值,也需要更多层次的讨论。
:  
: 李建璋说,如果卫福部没有能力或资源进行分析,则应该要公开资料,让研究单位写计画

: 请分析,为数字提供更好的解读。可惜的是,现在这些死亡档的资料,除非有特殊管道,

: 般学术单位都拿不到前一年或当年度的资料。
:  
:  
: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需放媒体原始连结,不可用转载媒体连结:
: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427953
:  
:  
:  
:  
韩国今年4月死亡比去年多46.3%
给出的理由也是高龄化跟疫情
4/3~4/30这段时间
比近三年死亡人数增加41.4%
65岁以上老人死亡则是增加49.7%
https://bit.ly/3n8u39W
用全死因死亡来看
是没韩国夸张
不过赞同数据应该更透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