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从来没补习考上耶鲁大学是不是很猛?

楼主: ttucse ((((>( ̄▽ ̄)<))))   2022-06-29 13:58:44
IG
https://www.instagram.com/emilycrazyfans/
〈全程念台湾公立学校,北一混血美少女申请到耶鲁耶〉
前阵子听说这届北一女高三有个同学申请到美国耶鲁大学,马上拜托家长会蔡武恭会长帮忙
莹姗爸爸本来是加州的执业律师,但有段时间突然厌倦每天面对各种法律纠纷的生活,于是
莹姗是他们唯一的小孩,她回忆自己小时候,“真的满害羞的。”幸好爸妈只希望小孩开心
“不知道是不是一种遗传,她从会认字开始,坐着看书,躺着看书,连去costco都可以窝在
莹姗爱看书爱到什么程度呢?
“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吃完饭要走路回家,过马路时我跟我先生突然发现Emily没跟上来,?
“太好笑了,”我问,“到底什么书好看成这样?”
“我记得是《饥饿游戏》。”莹姗妈妈说,“国中时如果发现她压力大,我就问她要不要去
莹姗的爷爷Peter F. Neumeyer是二次大战时从德国至美国避居的犹太人,在大学教授儿童文学,是这方面的权威,因此不管是莹姗的爸爸还是莹姗,都热爱阅读,两个人一起找书看,一起讨论,“我爸爸满有趣的,他喜欢看书,也喜欢运动,还很会煮饭,我们家几乎都是他在煮,我们还一起听60至80年代的老歌,我在车上听披头四听到他们都烦了。”讲到爸爸,满脸灿烂笑容。
因为觉得中文比英文难学,Gena决定让女儿幼稚园到国小都念一般学校,“我工作很忙,出差时联络本都是爸爸签的,有一天老师突然跟我说Emily考上资优班,我吓一跳。”
莹姗说爸妈真的都没在管她的课业,“直到最近申请学校,同学才知道我爸爸不会看中文,很惊讶问我,那以前作业都是谁帮我看,我更惊讶问她们,为什么作业需要爸妈看过,这种东西不是本来就是自己要做好吗。”
从小养成负责的态度,连副科像表艺这些作业都要求自己认真做到最好,爸妈劝她“差不多就可以了”,她却不愿交出仅仅是差不多的成果。
国小到高中这十二年,莹姗从来不曾补习,Gena说,“她觉得那些时间可以拿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小三开始的资优班课程她非常喜欢,“我们有桥牌课、桌游课、古罗马文化课,还造火箭、解密码,尤其解密码的课,太好玩了,我超爱。”
上了国中,却面临第一次的文化冲击,“有一个什么组长,非常喜欢大声骂学生,很凶,不分青红皂白一起处罚,我觉得那样很不好,很没有礼貌。”
听到这边我忍不住噗一声笑出来,“很没有礼貌是吗?”
莹姗点点头,“所以我本来要跟爸爸去台北欧洲学校报到,妈妈出差回来看见,劝我再想一下,说那个国中要成立第一届的数理资优班了,后来进了数资班果然非常非常有趣,我觉得里面的老师,尤其是化学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
莹姗爸爸看到女儿上国中数资班那么快乐,常常回家讲到老师又教了什么那双眼发亮的样子,忍不住跟老婆讲,“我怀疑老师喂她吃了什么,才让她那么兴奋,不管那是什么,都给我来一箱!”(喂)
国三时,老师鼓励她考第二届的北一女科学班,并带着几个班上同学一起准备,兼具天份与兴趣的莹姗果然顺利考上,“最棒的是,不用考会考,我比同学多放两个月的暑假,我爱暑假,谁都不能偷走我的暑假。”
莹姗虽说从小到现在都在台湾生活,甚至身边也没有美国人朋友,但她说话举止还是充满美国人的感觉,讲话有一点外国口音,文法也满英语化的,Gena笑她,“小时候她会说,妈妈,可以帮我拿一下那双裤子吗?”
还有,“我的作文深受我中文阅读不足的荼毒。”、“我很喜欢吃东西,我们家的食物都消失了。”(是不是很可爱)(而且她明明超瘦应该是脂肪都消失了才对)
进了北一女科学班,更是快乐到疯狂,“班上每个人都可以接受别人跟自己不一样,大家一起做万圣节装扮,还穿着自制服装去上外课,连老师都跑来合照。英文课要演八分钟的戏,我们就做成中国古装英语音乐剧,果然得了第一名!”
高一下开始,科学班学生需要自己去找研究室参与研究并做出论文,因此莹姗在台大的生物结构学研究室待了两年半,“看看什么基因可以转变成什么蛋白质,最远大的梦想是找到可以分解环境毒素的东西。”
虽然一路念公立学校,受台湾人同样的义务教育,但莹姗决定大学要出去念,“我很粗心,不能忍受反复练习的东西,所以如果去考学测一定没办法考好,加上这边基础科学的环境实在不好,一开始本来想去德国,因为从小就有在学德文,加上德国不用学费,但我爸爸的德国人朋友告诉他,你们是美国人为什么不去美国念大学,我们都把小孩送去美国了。”
于是高二下学期开始准备美国大学的申请,结果得到包括耶鲁、布朗、柏克莱等十二个顶尖大学的入学许可,真是太厉害了,我赶快问她是怎么做到的。
“我觉得应该是我表现出强烈的多元学习热情,还有跨文化的兴趣,关怀社会与弱势的态度。他们重视对弱势的尊重,希望从大学出来的人可以照自己的兴趣发展,并且拥有领导能力,做出社会贡献。学校还非常在意,你在大学会是一个好的学生,好的朋友,好的同学。”
“但是,”莹姗笑道,“各个学校最重视的是作文,真是太难写了,我很后悔小时候没有好好学写作文,这次申请学校,按照各校的题目,我一共写了七十二篇作文,他们很在乎这个,从报名表格就可以看出来,让你填奖项的格子很小,但让你表达自己意见的空位很大。”
“那这些学校都出了哪些题目呢?”我问。
“像什么想法令你振奋,什么引起你的学术兴趣,你属于什么群体,为什么想申请这间学校这些。”
“那英文呢?通常名校要求的英文程度要到哪里?”
“喔,”莹姗说,“就是托福,满分120,大概考100以上就可以了。”(就)
莹姗很小的时候就跟妈妈说想学德文,并一路学到大;她还喜欢跑步,拥有跑半马的经验;喜欢折纸;喜欢自己养酵母做酸种面包;会弹钢琴跟吉他,高中参加了热门音乐社;在北一是“青少年去塑联盟”的一份子;成立视讯家教平台帮助原住民儿童;在校成绩一直维持班排前十。
决定去耶鲁,是喜欢这个学校的读书风气,“他们会鼓励你多修课,随便修什么都可以,直到你找到真正有兴趣的东西,大二下才正式选系,他们认为大学新生大脑仍在成长,还需要时间探索,师生比是梦幻的一比四,百分之八十的课是在小教室上。”
Gena说,美国的私立大学很重视好学生,经过筛选发出录取通知就极力希望你来读,部分顶尖大学会视家庭收入给予助学金,甚至有机会拿到全额补助,“所以大家不要觉得去美国念名校很难,只要有足够的能力与热情,学费的问题总有办法可想。”
耶鲁跟布朗都是常春藤名校,他们说常春藤八校会选在同一天、也就是俗称的“常春藤日”放榜,当天一家三口坐在电脑前等揭晓的画面好感人我看得都哭了。
录取名单一出来,耶鲁在台校友会送来了非常可爱的杯子蛋糕,上面用糖霜写着“Yale”,并举办派对,“热烈希望你能来念这个学校。”
不过,申请的第一个学校史丹佛拒绝了她,莹姗笑嘻嘻说,“虽然很失望难过,但他们的通知信还是尽全力安慰落榜的人,上面写,谁谁谁也曾经在十八岁时被史丹佛拒绝,但最后拿到诺贝尔奖,成千上万像他一样的人,即使没有进到史丹佛,也拥有充实美好的人生。”
我觉得这个落榜信真的写得太棒了。
希望将来台大教务处可以效法,“阿芬也从来没考上过台大,但她写出超好看的故事,同样能够拥有充实美好的人生。”(教务处表示想都不要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