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删
调查某古蹟到一半 休息滑到这篇
蛮有意思的就干脆花点时间回一下
先说一下 我跟大屯案没有任何关系
我也觉得很突兀
--------以下正文---------
做古蹟少少几年 简易的理解
一般会调查古蹟或历史建物(以下古蹟代称 太麻烦了
1.从没身份到有身份(调查研究
2.前手调查不完全(调查研究
3.需要进行修复(调查研究、修复设计
上面三点有可能混合
而现在比较常见的案子
就是“某建物的调查研究暨修复设计”
而本案
历史建筑大屯郡役所及台中州厅附属建筑群调查研究及修复计画
开放资料网络上查的到 自己关键字
都不是我合作过的单位我就不多评论
其中PART2至PART3的页面就有修复建议
说实话我速速翻完 我没有看到现貌的设计图
不确定是前面我没看到的部分有写 还是工程中有做变更
时间不多就不看了
那这边我想提的
是由于在修复前已经没有屋面
这对完成修复之后会有问题
----------------
一般我们遇到的状况有两个
1.古蹟历经多个年代
常见的像是清代的建物
历过日治时代后有些许变更
历经战后的民国时期又有变更
那在修复时 应该回复到哪个时代
像是台北北门
清代建筑
但甬道大门是樟木和桧木混合
二楼门窗是桧木(没记错的话
屋桁是樟木和杉木(再一次没记错的话
树种跨越两个年代 一定有整理过
2.古蹟已佚失某个构建
如本案的屋面在做调查时已佚失
那凭照片如何修复至原样
这边原样不只是外观
而是内部整体原貌
--
1的部分 一般多在调查研究暨修复阶段 会由文资委员们讨论决定
如果跨多个时期而且可回溯 那图面都会出来
说实话 现在的文资委员也不是笨蛋 很多东西都公开
业主会找一个有建筑文资背景的加上几个其他背景的
大家开会时 提的建议通常不会踰矩
例如消防的文资委员去建议结构怎么修复
这基本不会发生 有经验的设计者一般是建筑师
也会在回答问题时回避或打擦边
这个时候修复的建议
大概都会是刚刚说的有文资建筑背景的委员和主席决定
例如哪个年代这个建案对本地最有影响或代表性
但本案的状态是2
换言之
在没有办法绘制原结构图面的情况
基本就是建筑师提案跟文资委员讨论怎么做
要我做的话
参考其他类似建物修复应该是比较妥的做法
但实际上很困难
本案是砖造木屋架
屋架没意外一定是洋小屋 依照高度和跨距可以推测使用的形式
但细部设计却非常麻烦
铁件、连接方式、屋面的泄水
(现在屋面不见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现修复方式是在现在够在上加上现代建物
相对绘图和设计非常容易
而且因为没有原有样貌的图面
所以无法修旧如旧
是很强理由
如果看不惯 可以换个角度想
反正你没有实际看过有屋顶时的样子
就算有 也没有图面 没有办法照图施作
那就不用幻想有屋顶的修复样貌
因为就算有很像的
也是上面某个环节的建筑师和文资委员幻想出来的
都不是原貌
当然 你可以批评很丑 我也觉得很丑
不过美丑就是见仁见智
人家说不定走在时代前端
真要我说
这两年缺工缺料
这个修复方式绝对比较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