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所以清冠一号有用吗

楼主: yule1224 (支持自经区服贸货贸)   2022-06-04 15:38:13
清冠一号包括以下药草:
鱼腥草、北板蓝根、黄芩、栝楼实、荆芥、桑叶、薄荷、厚朴、防风、炙甘草
现代药理
鱼腥草:
本品含鱼腥草素、挥发油、蕺菜碱、槲皮甙、氯化钾等。鱼腥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
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结核杆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
及阴性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有抗
炎作用,所含槲皮素及钾盐,能扩张肾动脉,增加肾动脉血流量,因而有较强的利尿作用
。此外,还有镇痛、止血、镇咳的作用。
板蓝根:
菘蓝根含靛蓝、靛玉红、β-谷甾醇、棕榈酸、尿苷、次黄嘌呤、尿嘧啶、青黛酮和胡萝
卜甙等;马蓝根含靛蓝、β-谷甾醇、蒽醌类、三萜类成分等。板蓝根对多种革兰氏阳性
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可增强免疫功能,对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
一定的抑制作用。
黄芩:
本品含黄芩甙元、黄芩甙、汉黄芩素、汉黄芩甙、黄芩新素、苯甲酸,β-谷甾醇等。
黄芩煎前剂在体外有较广的抗菌谱,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葡
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对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及多种致病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此外,还有解热、降压、利尿、镇静、利胆、保肝、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抑制肠管
蠕动等功能。
黄芩甙、黄芩式甙对豚鼠离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物过敏性气喘,均有缓解作用,与
麻黄碱有协同作用。
栝楼实:
栝楼实的化学成分多元复杂,主要含有挥发油、脂肪油、脂肪酸、氨基酸、固醇、三萜皂
苷、黄酮苷、蛋白质、淀粉、多糖体、胜肽、生物碱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药理研究显
示栝楼实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降低
脂质过氧化、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防止动脉粥状硬化、抗心律失常,进而保护心赃和血
管功能之作用。栝楼实还能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镇咳祛痰、抑菌、抗氧化、抗衰老、免疫
调节、抗癌、润肠通便、抑制血糖吸收等作用。
临床上,栝楼实单用或与其他中药配伍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喘息型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栓塞等疾病,另外栝楼实还可做成护肤品预防冻疮,栝楼实制成
果汁外用能防治脚气病。
荆芥:
本品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右旋柠檬烯。
荆芥水煎剂可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增加汗腺分泌,有微弱解热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人
型结核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荆芥炭有止血作用。
荆芥的甲醇及醋酸乙酯提取物均有一定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后者较强。
桑叶:
本品含皮固醇、芸香甙、桑甙、懈皮素、异懈皮素、东茛菪甙等。鲜桑叶煎剂体外试验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煎剂有抑制钩端螺旋体的
作用。
薄荷:
本品主含挥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薄荷醇以及薄荷酮、异薄荷酮等。薄荷油内服通过兴奋
中枢神经系统,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而起到发汗解热作用;
薄荷油能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能对抗乙酸胆碱而呈现解痉作用;薄荷油能促进呼吸道腺
体分泌而对呼吸道炎症有治疗作用;体外试验薄荷煎剂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森林病毒、流
行性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
菌、卡他球菌、肠炎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
大肠杆菌等有抑菌作用;薄荷油外用,能刺激神经末梢的冷感受器而产生冷感,并反射性
地造成深部组织血管的变化而起到消炎、止痛、止痒作用。
厚朴:
厚朴树皮含厚朴酚,四氢厚朴酚、异厚朴酚和挥发油,另含木兰箭毒碱。
厚朴煎剂对肺炎球菌、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枯草杆菌、志贺氏及施氏痢疾杆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对肠管,小剂量出现兴奋,大剂量则为抑制。
对支气管亦有兴奋作用。
厚朴箭毒碱能使运动神经末梢麻痹,引起全身性骨骼肌松弛;有降压作用,降压时反射性
地引起呼吸兴奋,心率增加。
防风:
本品含挥发油、甘露醇、苦味、酸类、多糖类及有机酸等。
本品有解热、抗炎、镇痛,抗惊厥作用,防风新鲜汁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加有一定
抗菌作用,煎剂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炙甘草:
有研究发现甘草经蜜制后化学成分发生改变,黄酮类成分甘草苷、芹糖甘草苷、异甘草苷
含量增加,而三萜皂苷类的甘草酸含量则会下降,甘草次酸的含量相对增加。炙甘草中葡
萄糖和果糖成分含量因蜜制明显增加,新产生了5-羟甲基糠醛(5-HMF)。炙甘草煎出液中
无机元素锌、铬、钙、钴、镁等显著减少,铁元素显著上升,而铜元素无显著改变。
药理研究显示,炙甘草抗惊厥、止痛作用优于生甘草,炙甘草对抗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
常作用也较生甘草为佳,而生甘草经蜜炙后甘草酸损失,可避免生甘草可能引起的假醛固
酮症。炙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略有升高,甘草苷被认为是甘草补气作用的活性成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