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SHLO (Wunderbar)》之铭言:
其实募资没什么对与错啦
反正就是搞一个品牌
然后贴牌
合乎商业逻辑
比较好笑的是
就说自己研发
募资几百万跟一两千万
然后投入量产
我就在想
研发费用跟产线设置有这么便宜吗?
想也知道只是贴牌
只能讲台湾人被商周那种东西正向文洗脑太严重了
很多东西研发到生产那点钱根本不够
: 八卦是台湾人就很吃募资这套
: 台湾人喜欢赢在起跑点上盲从心里
: 募资就变成“预购”了
: 结果很多募资搞不好淘宝就找得到了
: 像是之前某牌吸尘器 脸书打一推广告
: 号称募资可以破盘买到
: 结果笑死 淘宝更便宜
: 台湾功能还不齐全
: 募资在台湾超好用
: 一定有人会买单
: 背后的问题
: 就是台湾太多无良代理商
: 什么都噱自己人 卖的比人家贵
: 台湾人只好找其他方案
: 结果只是被另一群人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