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机车密度低的国家跟台湾有可比性?

楼主: orzmaster (哈榭尔)   2022-05-28 09:31:02
※ 引述《HisVol (他的体积)》之铭言:
: 很多二轮路权斗士喜欢举国外的例子
: 来说明台湾交通法规哪里不合理
: 但那些国家的机车密度都比台湾低
: 就像拿别墅社区的管理方法
: 来说电梯大楼社区该怎么管理一样
: 明明面临的是不同的问题
: 却要用同样方法解决
: 这样有可比性吗?
有啊,荷兰跟日本,被拱为目前交通运输教材典范的荷兰,曾经也是车子多到满出来,人
家的解决方案也是有效。
日本在1960年代因为赶工奥运,在交通事故数量突破天际之后,对交
通运输政策通盘检讨,因为没有人带,所以花了很长的时间摸索,直到2000年才稳定。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4%BA%A4%E9%80%9A%E6%88%B0%E7%88%AD
交通战争
而我对台湾的交通看法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5468699
血河车
台湾的交通运输管理政策,长期下来,不管怎么演变,都环绕两个主要核心打转,一个是
卖车,另一个是有效卸责。
台湾的交通很乱,主要的第一项原因是受到‘产业政策’严重扭曲的结果,主要目的在于
扶植与保护车辆产业,所以要让车辆销售量的极大化。为了让产品销售量极大化,所以大
众交通网乱做或放生,所以考照成本低、购车成本低、拥车成本低、违规成本低,所以不
管二轮还是四轮,台湾的动力车辆销售量可以极大化;而四轮的价格本身高于二轮,所以
为了让四轮市场极大化,锁掉二轮高速公路权(当然在WTO平台一直被抱怨这是非关税贸
易障碍,但政府很努力晃点世界各国)也锁掉二轮正常行驶道路的权利,将二轮定义为短
程代步工具,把道路空间让给四轮,这样销售量才能有效增加。
二轮定义为短程代步工具而非交通工具,所以要自由自在的跨区移动,就要买台四轮或租
借四轮,所以对重机会各种刁。因为将二轮定义为短程代步工具,所以管理手段直接套用
自行车的管理方案,于是推出了汽机车分流管理政策,因为本身是异端邪说,所以会有各
式各样的矛盾与BUG,所以海外旅客到台湾会产生各种强烈不适应。
因为对机车强硬地采取自行车的管理方式,所以手段上要把机车赶出车道,所以除了内侧
车道禁行机车以外,另外划设机车优先道/专用道,没分车道也要求机车骑士靠右,再透
过插牌给予驾驶指示:机慢车靠右行驶,于是认知作战完成惹。即使多车道整条路没车,
台湾的机车骑士也有很大一部份骑在路肩,或是大型车辆驾驶已经在外侧车道完成卡位,
机车骑士还是从路肩刷过去,靠外侧行驶已经成为基本认知,切西瓜式左转的普遍化也是
这样延伸出来。
因为对机车采用自行车的管理方式,所以内侧车道禁行机车,因为内侧车道禁行机车,所
以骑乘机车的时候,无法以内侧车道直接左转的方式满足左转需求,所以产生了机车无法
左转的BUG,为了让这个BUG解套,所以把机车左转拆解成两次直走,当然,对外说辞:一
切都是为了交通安全,然后就把工作混过去了。而最近几年,二段式左转的机车待转格不
够用了,又要巩固交通政策怎么办?蓝色左转车道出现了,这项设计强化了机车应该靠外
侧行驶的认知。
那么,按照政府的‘交通安全驾驶宣导’机车靠右行驶会发生什么事情?会被路边停车开
门或起步收掉/被左边的直行或右转车收掉/被左右夹击收掉。
有些人认为机车骑士都乱钻,那就不要钻车缝嘛,好喔,你会看到超长的车流喔。这样的
争论有安全有效率的妥协点,术语是Lane filtering或Lane Splitting,在停滞车流中钻
车缝就好啦,台湾的道路普遍有红灯机车停等区嘛,政府支持就拿来用嘛,至于全部都乱
画而且没有讲怎么用,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所有车道合并在为大型停等区)。那主要造成
致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还是机慢车靠右行驶,在隔壁的同向外侧驾驶,对四轮而言,虽
然不至于说是死角,但要消耗的注意力会比较高,理所当然拉高事故机率。
除了特别针对二轮的部分,其他二轮与四轮共同享有的陷阱,左转、停车与超速陷阱。中
华民国所有单位的工作原则很简单,要保持对民众的威信,出包要推、拖、闪、躲、飘,
交通事故多不是我交通3E(工程、教育、执法)甚至立法摆烂没做好,而是你各位都不守规
矩。在这样的前提下。以超速陷阱的例子来说,拓宽道路,然后降低限速,就可以等收钱
惹,像是一条路上民众普遍开80kph通过,然后当局设50kph,然后民众罚单吃多了,就可
以透过舆论强调哪边的测速业绩几千万,最好再穿插一年不知道有没有出现过一次的离群
数据,严重超速事故,就可以强化政府方的正当性惹,你各位注意看啊,十次车祸九次快
,你各位不要心存侥幸啊,我们都是为了你们的安全啊,而且我们已经宽限到62kph才开
罚单了,我们都是专业的,这样设计是为了安全,懂吗?
作为台湾统治当局的中华民国流亡政府,长期以来虽然很努力干了车商业务的工作内容,
但是交通运输管理本业倒是完全放生,以致于不管是二轮还是四轮,台湾的用路人都只能
‘售后自理’,而一般民众所讨论的用路人素质系列议题,只是结果而已,中央与地方政
府都要这样的结果,因为长期执行极为不合理的交通规则,理论上会触发民众强烈反弹的
现象,于是透过大幅降低交通违规成本,淡化其中的不合理,罚单金额不高,民众普遍不
会认真看待,所以交通违规数量难以下降,而民众使用私人车辆的频率也增加了。
他们认为只要‘行为上’是民众违规,所有问题都不是政府的‘责任’,这样就可以解套
了,包括交通工程、包括区域规划,所有的一切不用负责了,还可以垫高执政威信。
中华民国在台湾的交通运输管理政策,不管怎么兜圈子,只有卖车是真的,为自己卸责解
套是真的,交通安全全部假的。
血染山河,在所不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