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1/wr/mm7121e1.htm
分析了2020.3~2021.11的Post-COVID医疗数据
美国的Long COVID定义为距确诊4周以上
以在同一个月就诊的未确诊者匹配病患为对照组
先从倒数第二段开始说,免得有人"误会"
本篇研究的侷限性
1.数据来源的限制,可能无法代表全体族群、以及最近的变异株(只到11月肯定没有omicr
on)
2.就医行为的偏差
3.未考虑疫苗接种状态
4.ICD-10-CM的分类匹配有可能有误
5.医生判断的偏差(对于确诊者,更仔细诊断、记录后续发展)
分析族群人数
https://i.imgur.com/KdpbHSl.jpg
30~365天(4周后~1年内),第一次发生症状的时间(非症状持续多久)
一年内发生的症状,不一定与当初的COVID19有关,因此会扣掉对照组,还会以时间校正
发病率(当分母)
18-64岁的25.4万人中,有9万人出现上述26种症状中"一种以上",比例为35.4%
扣掉对照组105万人中,有15.4万人(14.6%)
20.8%就是绝对风险差异
65岁以上同理,是26.9%
因此20~30%的人出现了"至少一种"后遗症
但不是20~30%的人出现了"某一种"后遗症喔
26种症状如下,相对风险RR
1为没有差异,大于1为风险较高
https://i.imgur.com/cdf4N4Q.jpg
风险较高的为急性肺栓塞跟呼吸道症状
18-64岁的脑血管疾病或精神健康状况(如情绪障碍、其他精神状况跟物质使用障碍)则没
有差异,但65岁以上有
与对照组相比风险高(RR),不一定表示发生机率高(IR)
附录的表格,内有IR为每百人月发病率
https://i.imgur.com/gMDP7j6.jpg
举例来说
心律失常的RR是1.66,但IR是每月0.61% vs 0.37%
而急性肺栓塞的RR是2.09(相对风险更高),但IR是每月0.04% vs 0.02%(发生率较低)
而后遗症发生率的前5名(未照顺序)是
肌肉疼痛、呼吸道症状、心律失常、肠胃道事件跟不适及疲劳
占了过半数
该文献的数据分享到此
根据昨天分享的另一篇Long COVID数据(亦非omicron)
"病况"越严重,后遗症的情况也越严重
轻症也有后遗症风险,但小很多
https://i.imgur.com/ib5A6qA.jpg
COVID19(BTI) vs 流感的比较
后遗症风险也是比流感高的
https://i.imgur.com/REAYBgH.jpg
而尚未探讨的omicron
因病况严重程度较先前的变异株较轻(中、重症率较低)
且有些症状明显与之前不同,如肺炎发生率、嗅味觉丧失的比例等
因此omicron的后遗症可能会较低
这只是推测,实际数据还得再等等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