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杂志
林以璿 蔡立勋
【快筛抢到心累!一个无用的采购平台揭祕:台湾根本没准备好与病毒共存】
台湾快筛之乱成全球奇景,今年初政府就开始采购,为何如今全民得每天去药局排队?国
家队又在哪?主因之一竟是,进口采购价95元、国产59元,台厂无奈说“国家直接搬机器
去做好了。”
过去两周,北部民众为了抢购政府配售的实名制快筛,在各地药局前大排长龙的奇景,已
成为外国媒体猎奇的对象。
“台湾民众乐意排队,他们会在热门餐厅、促销活动、甚至IG热门打卡点排队,但是下午
3点在台北公馆一家药局,却出现一长排不断发牢骚的队伍……,”5月9日的英国《卫报
》写着。
前副总统、中央研究院院士陈建仁告诉《卫报》,政府的防疫准备,主要在医院端,在快
筛试剂的准备上,的确不够充分。
********但疫情指挥中心发言人庄人祥却表示,“我们有准备。”********
他指的是今年农历年前,就筹备设置的快筛试剂采购平台,预计至少可购买800万剂快筛
,总金额上限为12亿元。
采购价逼近成本,“能拒绝吗?”当时,为了因应山雨欲来的Omicron,地方政府均有采购快筛的需求。
指挥中心便依政府采购法,委托台银采购部协助建立快筛试剂共同供应契约平台,由亚培
、韩国GenBody,以及泰博、宝龄富锦等4家业者负责提供试剂,开放政府各部门、地方政
府等在该平台下单采购。
然而,该平台并没有发挥作用。
新北市卫生局发言人高诗琪就说,自3月以来,新北市采取共同供应契约及自行签约两种
方式采购快筛试剂,共下订180万剂,至今仅到货40万剂,“其中来自共契的快筛比例非
常低。”
********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价格很烂,”一位知情人士指出。********
契约平台的采购价格,明订国外厂商的快筛每剂95元,国内厂商却仅有59元,多数国内业
者觉得这个价格几乎没有利润,“他们(国内厂商)等于是被道德劝说才去参加,”知情
人士指出,业者也只会用闲置产能供应,更不可能扩大产能、添购设备。
一位国产快筛大厂主管对于国产、进口不平等的订价忿忿不平,“品质一样好,结果国内
外快筛的价格数字颠倒(95对59),国家你直接征收去做,把机器搬走好了,(厂商)有
拒绝的权利吗?”
然而,随着4月疫情爆发,共契平台在订单爆量后停摆,甚至难以供货。
究竟从共契平台出了多少货?尽管《天下》四处追问,却已成了厂商、指挥中心和地方政
府都说不清的罗生门。
罗氏两周到货2000万剂,解套短缺
接下来,随着疫情升温,4月初,行政院要紧急征用国产快筛试剂,找来泰博、宝龄富锦
、台塑生医、安特罗生技,以及凌越生医,5家取得居家用快筛许可的厂商开会,5天内开
了3次会。
总统蔡英文甚至喊出,5月要取得1亿剂。但国内业者即使产能全开,一个月也仅能提供
1000多万剂快筛。
指挥中心随即于4月中旬联系亚培、罗氏等国际大厂。
罗氏药厂对《天下》证实,为了完成实名制任务,罗氏从韩国代工厂SD Biosensor调货支
援,从4月20日第一批试剂抵达以来,陆续在5月2日前到货2100万剂实名制快筛。
这就是,台湾民众每天在各药局领取的78份实名制试剂的由来。试剂包装内,都印有韩国
制造的字样。
也就是说,海外快筛试剂的储量充裕,只要指挥中心有心,短短两周,便可迅速到货2000
万剂。
本月25日前罗氏还会到货5000万剂,负责满足实名制快筛需求。
另一家快筛厂商亚培也在4月30日有780万剂快筛抵台,未来平均每周进货80万剂,负责提
供给各县市卫生局。
台湾一直是“类共存”
明明大部份国家都比台湾早发生Omicron大流行,为何有了多国前车之鉴,轮到台湾时,
还是出现了快筛荒?
阳明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兼任教授张鸿仁表示,快筛之乱其实反映了,民众和指挥中心从
来没有做好与病毒共存的准备。
他分析,台湾的防疫策略依然趋于清零,一直到4月中旬本土单日确诊破千例后,才转向
减灾。
“台湾是被迫接受与病毒共存,并不是有计划地与病毒共存。指挥中心确实没有准备好,
自然什么都缺。”
反观新加坡,是确定了共存的大方向后,开始积极推动疫苗接种,并制定快筛取代PCR等
社区流行时的应变计划。在一切准备妥当后,于今年3月底放宽防疫措施。
然而,一直到4月中旬,根据卫福部传染病防治咨询会预防接种组(ACIP)召集人李秉颖
的说法,台湾采取的策略一直是“类共存”,也就是在清零和共存中的一个中间地带。
由于过去两年防疫优异,加上第三剂接种率仍低于新加坡、韩国,台湾在心态上、物资准
备上,其实一直没有做好与病毒共存的准备。
“民众抢购就是恐慌快筛不足,如果指挥中心准备好,就不应该出现今天这个问题,”张
鸿仁评论。
不过曾担任卫生署副署长的他表示,能够明白公家单位的难处,“如果3个月前指挥中心
说要买1亿剂快筛,一定会被说图利厂商。”
目前,台湾将逐渐从“类共存”,真正转向与病毒共存。事实上,除了新加坡,包括纽西
兰、澳洲等许多国家,也经历过被迫与病毒共存的转换期。但是任何观念的转变,对于政
府、人民来说,都需要时间调适。
“换档是困难的,我们正在经历它,”张鸿仁说道。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1113
附注:
“台湾是被迫接受与病毒共存,并不是有计划地与病毒共存。指挥中心确实没有准备好,
自然什么都缺。”
这言论太粗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