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头条揭密》刺胳针:警惕“长新冠”后遗症

楼主: gogobar (GOGOBAR)   2022-04-29 13:33:07
中国时报
中时新闻网 卢伯华
头条揭密》刺胳针:警惕“长新冠”后遗症 女性罹患率高3成
Omicron在台湾正进入快速扩散期,感染的人数愈来愈多,虽然此型毒株重症与死亡比例
很低,绝大多数感染者都会康复,但是世界卫生组织与医学研究报告显示,有相当多感染
新冠病毒后康复者都面临12周或是数个月的持续症状”,或称“长期新冠症状”。目前该
症状种类高达200多种,合并出现症状会多达10多种。最常见的包括疲劳、注意力不集中
与多部位疼痛。出现这种长期新冠症状女性患者较男性多约1/3,接种2剂疫苗者罹患率会
降低50%
知名医学期刊《刺胳针》最近发表一项在英国进行的有关新冠病毒患者痊愈后持续受各种
症状困扰的研究,这种被称为“后新冠病毒综合症”(Post-COVID Conditions)或“长
新冠”(Long COVID Conditions)的研究指出,大多数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2到3周内康
复,有些人痊愈的时间更长到12周以上,部份人会因而死亡。不过,在最终痊愈者当中,
会有不少人在数周到数月内出现新的症状,或持续出现原有的症状。。
该研究在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期间进行,追踪了从39家英国医院出院的2320名新冠患者
,只有26%的人在出院5个月后表示感觉完全康复,一年后此数字微升至28.9%。这些有“
长新冠”症状的人当中,老年人的比率较年轻人高,女性比率较男性高约1/3,在住院期
间曾使用呼吸机以及肥胖人士出现“长新冠”症状的风险会提高,接种2剂新冠疫苗则会
让长新冠的发病率降低约50%左右。
“长新冠”最常见的3种症状是:疲乏、注意力不集中(俗称“脑雾”)和肌肉疼痛。除
此之外,医疗纪录当中还有多达200多种的不同症状,在同一人身上常有多种症状同时出
现,最多达10几种。这些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或气喘,感觉虚弱或疲惫,轻微运动会症状
加重,还有则是心脏方面如心悸、胸闷、急性心肌梗塞,情绪上的有沮丧感、恐惧感,脑
部相关的有记忆丢失、癫痫、头痛,呼吸系统上则有持续咳嗽、喉咙痛、胸痛,另外还有
关节与肌肉痛、胃痛、腹泻、失眠、发烧、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晕眩、皮疹、嗅觉或味
觉丧失、月经周期改变、尿血、便血,下肢和眼睛周围肿胀,以及不同程度的肾损伤。
研究认为,造成“长新冠”症状的原因可能是病毒或病毒的碎片还在组织内持续存在,或
是病毒本身和免疫系统对身体造成损伤引发持续性的炎症和内分泌失调。如果是重症患者
,可能造成更复杂且难以修复的器官损伤,即便是非重症患者,造成的身体组织破坏可能
比目前所知的更多、更深远,例如病毒可能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状态等等。有些正在进
行的研究则针对新冠病毒引起免疫性睾丸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中风等更严重的、足
以影响终生的问题。
针对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痊愈的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发现会出现多系统炎症综合症(MIS)
,美国疾控中心(CDC)认为感染新冠病毒也会导致加护病房综合症(PICS),出现虚弱
、思维和判断能力下降,以及孤独、忧郁等心理创伤现象,其症状可能会与身体症状混为
一谈。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于2021年10月公布“长新冠”临床定义,指其在染疫后3个月内出
现、持续至少2个月,并且无法由其他诊断解释,其症状持续数周、数月甚至长达1年。而
由于病因不明确、情况复杂,目前没有针对“长新冠”的针对性治疗方法,只能就个别症
状进行治疗,同时寻求精神医学支持与补充营养等辅助措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莱斯特大
学教授布莱特林(Christopher Brightling)指出,“长新冠”患者群体快速增加,对于
此一群体要有足够的医疗保健服务,而未来医学界如果没有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长
新冠”有可能成为一种高度流行、新的长期疾病。
至于罹患“长新冠”要如何应对?有些人症状相当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如果原就
罹患其他基础疾病,影响就更大。一位罹患“长新冠”的医学院教授克莱丽莎.安田(
Clarissa Yasuda)表示,她目前在做“长新冠”研究,她的认知功能障碍症状持续了一
年半以上还没有完全恢复,注意力、灵活性只恢复30-40%,智商也下降了。她为此设法应
对各种症状造成的问题,例如容易疲劳,平常就多睡 1 - 1.5 个小时;觉得智力退步,
在工作前先做好准备并保证精神充沛。此外,加强身体的锻炼,还要持进行智力练习活动
,同时要与医生进行身体与心理状况的持续性监控,以避免恶化。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429000112-260407?chdtv
备注:
共存仔勇敢一点,几百种后遗症
专家表示长新冠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XDD
我OK,你们先确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