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公司有19位董事不会不正常
台湾国体真正不正常的地方
在于公股董事,叫一些奇怪的社会贤达学者专家来空降担任
而且席次高达1/3,成为关键少数
这是完全违反商业根本的逻辑的
那是官僚士大夫共产主义的强盗逻辑
商事最根本的逻辑是权责相符
每个席次都有背后代表的利益阶级
例如公股董事就代表中央政府利益
他的派驻责任就是确保
1.公股企业的钱不会乱花
因为你乱花,政府投资的分红就会变少
2. 公股企业彻底服从与执行政府政策
所以理论上而言,公股董事应该由财政部官员派遣
因为政府的诸多单位本位主义都很重
财政部是国家里对钱最斤斤计较的官僚单位
第二则是由执政党的忠犬派遣
特别是强烈推动某政策的派系
例如台铁公司化是苏贞昌和蔡英文推动的
那么公股董事就要由英系与苏系的政治人物担任
这叫权责区分,谁代表什么利益,一清二楚
出了事谁负责,也一清二楚
至于铁道的技术专家,那是经营团队
经营团队是不能参加董事会的,因为他们没股份
因为董事会代表所有权与监督权
经营团队与技术团队代表经营权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现代商业社会的常识
董事会=所有权,只有持股的才能参加
董事会“委任”“信任”执行长带领执行团队经营公司
经营团队=经营权
所谓“劳工董事”等于自己监督自己
完全是流氓共产主义的巨婴思想
劳动董事也是中油肥猫化的根本原因
中油的贵族劳工自己监督自己
最后变得无法无天
“外部学者专家董事”等于无关利益的清谈嘴砲第三者
既然这间公司赚钱不会让你分红
赔钱也不会让你亏钱
这一票人就会变成自我增值
混高薪的肥猫
台湾真正的问题
是台湾的国体、文化、文明
本质上还是继承于儒家帝国
这种社会体制里有一个阶级
叫“官僚士大夫”
即八卦版歧视的“文组”
他们一生只会考试不会实务
只懂理论不懂技术
唯一会的就是循着台湾社会的考试教育传统
自我吹捧包装成一个高大上的形象
“外部学者专家董事”是学术圈自己自己制造位置的产物
完全违反所有的权责区分原理
本质是“我考试这么厉害 社会都欠我
应该给我个高官坐”
学术圈是比政治圈更尸位素餐的肥猫
政治圈是冒险家背负风险
政权倒了派系散了位置马上不保
只有学术圈最扯
拿着永业制混一辈子
然后自我繁殖
在董事会里毫无作为
也不代表任何人的利益 只代表自己
台湾的这些荒谬体制就是阻止国家进步的原因
市场机制扭曲不断
回馈机制不存在无效
权责关系混乱不堪
这些体制和民间习俗互为因果
你父母小时候侵吞你的压岁钱
就是完全不懂何谓财产权 完全没有概念
然后儿女长大与父母毫无界线
互相情绪勒索
权责关系混乱不堪
都是没有现代商事概念的体现
头脑正常的人公司做大之后一定要去海外登记
感谢网络时代外国通讯便利
就是避免台湾的智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