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 诱买家逛错街遭罚 创业家将诉愿 苦主现身

楼主: ShopJKL (ShopJKL)   2022-04-24 13:19:15
公平会近期发布了一则新闻稿:
宣告创业家兄弟与松果购物,因为不当利用 SEO 技术,显示卖场没有贩售的商品、品牌
字眼,本质上算是在“诱导、转向”的欺罔行为,所以分别被重罚了 200 万、80 万元罚
锾。
https://i.imgur.com/akD5F4I.jpg
利用程式设计引诱消费者“逛错街”,公平会开罚:https://bit.ly/3xPVCLK
【怎么弄的?为什么消费者会被诱拐“逛错街”?】
其实它背后的原理并不是太难,只是卖场巧妙运用了 “SEO”(搜寻引擎最佳化)搭配程
式自动化的技巧。
网站先用演算语法筛选出自己站内热门的搜寻关键字之后,再搭配特定的词汇,组合成吸
引人的文案,像是:
- 不用比价了!这边一次帮你整理好今年最热卖的【悦梦床垫】 就在生活市集
- 网友都说这里的【悦梦床垫】真的很欠买!松果购物为你精选今年必买推荐
公平会宣告的附件
https://i.imgur.com/SCxZoK9.jpg
接着再把这些“组合字句”喂给 Google 去爬,就有机会让读者们搜寻估狗之后看到囉。
【购买“色情书籍”就到松果购物、评价公开透明不踩雷!?】
搜寻引擎就像一个很大的图书馆,它的工作是尽量帮读者找出和关键字“最相关的”一本
书(不一定是最精确符合!)。
而 SEO 的本质,其实就是想办法让这本书优先被馆员推荐。
https://i.imgur.com/Kqko4xn.jpg
当 Google 收录了使用这一类 SEO 伎俩所组成的拼装页面之后,它就有可能变成和某个
字眼、或者品牌名称“最相关”的结果。比如说:
标题:
“不用比价了!【某牌床垫】 就在我的市集”
内页:
类似商品、类似商品、推荐商品、推荐商品
相似商品、相似商品、热卖商品、热卖商品
(但可能没有你搜寻的商品)
这起事件的苦主“悦梦床垫”,其实根本就没有在购物平台上架,所以也几乎没有任何网
路卖场的页面和这家床垫“有关”。
但这时候,借由程式所产生的“拼凑页”,自然而然就成为搜寻引擎算法认定“最相关
”的结果了。(不一定精确符合)
可是呢,这种大量产生页面的技术,也难免导致一些难以预期的副作用:
像是自己没卖、可能也根本不想卖的不雅商品一起被 Google“收录”进去 ——
https://i.imgur.com/D9X3fDA.jpg
比如上图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程式侦测到许多客人在松果购物查询“色情书籍”,所以就跟
著自动产生了相关的页面,实际上你进去卖场页内根本没有陈列任何色情书刊。
https://i.imgur.com/3ix1u0o.jpg
【板友不爽、公平会重罚,其实更受创的或许是品牌声量】
从板友们的反应不难发现:
这样的引诱、导向策略,早就引起许多乡民们不满,纷纷表示“罚得好、浪费时间”等意
见。
https://i.imgur.com/ESjYXcy.jpg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50114040.A.08D.html
公平会开出的一次性数百万元罚锾,搞不好比不上这些负面声量对品牌的伤害。
【创业家兄弟深深表示不解!】
https://i.imgur.com/yQCb672.jpg
同时身为松果购物、创业家兄弟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的郭书齐,就在脸书公开严正表示:
https://www.facebook.com/jerry.kuobrothers/posts/10225729991348856
使用程式产生对消费者最有兴趣的关键字页面,目的其实是追求更好的消费体验,这可以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弥补既有商品分类页的不足。
而且消费者每天搜寻的字词高达数万笔,有不妥的搜寻页面只要一经通知,卖场就会即时
针对该页面进行处理了。
之前也早有部分厂商针对这样的机制向司法机关提出意见,所有的判决都认定卖场并未侵
犯任何消费者、或者厂商的权益。
所以,郭书齐表示对于公平会的开罚深表不解,也将提出诉愿来维护自己的商誉。
https://i.imgur.com/sucLfCo.jpg
《中央社 — 搜寻机制遭公平会开罚 创业家:将提诉愿捍卫商誉》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204180129.aspx
【苦主呛“黑帽”SEO 技术:】
本次事件的苦主、悦梦床垫品牌负责人也声明表示:
“对方看到新闻还要上诉呢!...... 本业是电商还是做搜寻引擎?真荒谬。...... 正因
为他们知道小公司透过商标打诉讼战费心力,所以这样蛮干,先强奸骗流量,其他品牌有
反应之后再说?

https://bit.ly/3v7nCIF
所谓的“黑帽 SEO”其实指的就是明确违反 Google 搜寻指南、甚至触法犯法的操作技术
,类似的行为包含:由程式产生对使用者没有帮助、目的仅是操纵搜寻排名的内容,
是有可能被 Google 处罚的手法。
https://i.imgur.com/1X21LjL.jpg
因为 SEO 风险比较高,所以通常是被一些“灰黑色产业”,像是博弈、成人影音、地下
借贷等方便打游击战的行业架设网站时使用。
【牵涉诉讼问题,律师怎么说?】
针对这项议题,桀彬国际法律事务所的江皇桦律师就表示:
其实这行为就和购买对手的关键字广告有异曲同工之妙:
先用“某牌床垫”品牌关键字吸引消费者去逛,然后再说:我们其实没有卖这品牌、但有
其他品牌要不要参考?的确可能有不公平竞争的疑虑。
创业家兄弟的争辩,则是着重于在卖场本身无从预测消费者“进入网站以后”的搜寻行为
,当然就无法预先控制或操纵特定品牌的文案,也就不是针对个案欺骗流量了。
不过,公平会的裁决是针对进到网站“之前”的行为。
也就是说:卖场在大家搜寻之前,就利用误导性高的手法、让消费者看到他人品牌,所以
这跟创业家兄弟的主张并没有关系。
这样做,有可能是试图模糊化争辩焦点的诉讼策略,详细结果还待后续诉讼流程与公平会
的裁决而定。
【用这招做 SEO 真的好吗?】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这是不被 SEO 专家、以及 Google 自身所推荐的做法。
它的可能风险包含:“被产生”意料之外、恶搞的页面
当顾客们在卖场内大量搜寻不雅的字词,卖场也很可能产生很多不雅的页面,可能引起不
必要的争议和品牌伤害:
https://i.imgur.com/f7u9chm.jpg
像是“推荐最便宜的A片就在我的卖场,不用比价了!”
Google 的资深分析师及发言人也明确表示过:由于这些内容往往缺乏品质,所以它们全
部都不应该被收录:
These should always be no-indexed, since they're often low qualit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MNzdm0K-zE&t=3230s
【其他风险甚至还可能包含:被骇客、诈骗犯拿来利用】
比如知名的欧美音乐串流平台 Spotify 就曾经被搞过:
骇客从外界注入大量的恶意搜寻纪录,成功让“诈骗集团号码”显示在“Spotify 客服专
线”的 Google 搜寻页面上、诱骗到许多以为可以透过该号码联系到 Spotify 客服人员
的使用者。
这样一来,就成功利用品牌的高知名度、“洗出”不小心错认 Google 搜寻资讯的民众,
进而针对他们进行不法行为。
https://i.imgur.com/vqGrO7J.jpg
实务上,虽然潜在的 SEO 风险不小,但不管是欧美或繁体中文,其实仍有不少网站依然
使用这样的机制,所以也有些许不同意见认为:该罚的应是 Google?
https://i.imgur.com/RaWkA6X.jpg
只是,依照公平会的裁决来看,他们并不反对 SEO 技术,但如果这项策略搭配“误导消
费者以为卖场有他人没授权的品牌”,目前似乎就只有被罚一途了。
追加卦点:
苦主老板去创业家兄弟脸书声明底下回文,疑似遭隐藏。
https://i.imgur.com/kmXpQfv.jpg
https://www.facebook.com/fish30.tw/posts/10215742222988029
备注 - 板友们怎么看?
备注 - 关键评论网更正式网页版(笔者投书,介意勿入):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584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