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留学生陷饥饿与恐慌 韩使馆致信复旦求放人

楼主: Articuno (icebird)   2022-04-19 19:33:01
留学生陷饥饿与恐慌 韩使馆致信复旦求放人
https://i.ntdtv.com/assets/uploads/2022/04/GettyImages-1240066056.jpg
2022年4月18日,上海一封控区民众准备登上接走隔离人员的大巴。
(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新唐人2022年04月19日讯】上海封城后,韩国留学生陷入饥饿与恐慌中,强烈希望回国
,但复旦大学不肯放人。韩大使馆日前致信复旦,恳请批准韩国留学生回国,并承诺将为
学生统一提供车辆前往浦东机场。
韩国留学生:每天都像战争一样
自由亚洲电台4月18日报导,目前在上海的韩国留学生有2000多人,其中300多人在校外住
宿。住校学生一般吃学校提供的盒饭,但矿泉水、卫生纸等生活必需品匮乏。
一名住校的朴姓学生说:“只剩下三瓶550毫升的水了,真是很省著喝。生活用品严重不
足,但没办法购买。”
据复旦大学学生会调查显示,居住在校外的170名韩国留学生表示缺少食品。
“每天每天都像战争一样,没想到封锁会持续这么长时间,生活必需品准备严重不足。”
上海韩国留学生会会长金成俊(音)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很多韩国学生精神压力很大,
最让人崩溃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解除封锁。
在上海的韩国侨民向留学生提供了一些帮助,上海韩人志愿者团体“白衣天使团”团长朴
昌珠(音)发动侨民为留学生募捐,两天募集了25万元人民币。
朴昌珠13日向《中央日报》表示:“如果要给那些处于紧急状况的学生运送食品,就需要
很高的配送费用。目前在上海只有拿到中国政府颁发的通行证的人才能进行物品配送,而
且最近配送价格也大幅上涨。”
不过在封锁情况下,韩国侨民自身也同样面临食品与生活必需品短缺的问题。
韩总领馆致函复旦大学求“放人”
随着封控时间延长,许多韩国留学生向韩国领事馆求助,强烈希望回国。但从居住地前往
机场,必须得到学校或居住地官方的许可。而且一些韩国学生在复旦大学受到阻力。
上海复旦大学毕业的李敏18日告诉自由亚洲,上周已经有飞机接回一半在中国的韩国留学
生,各学校都有韩国留学生,但复旦大学“不肯放人”,“学生上机要核酸证明,学校不
配合”。
为此,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4月16日已则致函复旦大学,要求校方批准韩国学生回国。
信函中写道:随着封控时间的无限期延长,很多学生在精神上极度恐慌和无助,远在韩国
的家长也十分担忧。近日许多家长和学生纷纷向我馆求助并表达了回国的强烈愿望。鉴此
,恳请贵校予以考虑,尽快批准自愿提出申请、符合乘机条件的学生回国。
韩国承诺将为回国留学生统一提供车辆前往浦东机场。目前,从上海飞往首尔的航班每周
有两班。
https://tinyurl.com/2p97crta
(网络截图)
在上海的韩国留学生陷入困境,在韩国国内引起轰动。学生家长们向青瓦台请愿,要求政
府出面把学生营救回来。据悉,在韩国政府的努力下,4月15日首批20名韩国留学生已经
乘机返回韩国。
毕业于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谙熟中国文化的薛美情老师对自由亚洲表示:“作为国际
化大都市的上海,实施如此严厉的封控措施实在让其它国家的人大感意外。”
她希望韩国外交部向中共政府进一步交涉,给在上海的韩国学生们提供一些方便。
上海居民孙先生对自由亚洲透露,“在复旦的外国留学生已经不在上海,转移到浙江、江
苏了。当地方舱医院不够用,人一夜之间都拉走了。”
上海封城乱象对许多在上海生活工作的外籍人士造成不良影响。李敏告诉自由亚洲,在上
海国际学校任教的外籍教师已经回国,学校被迫关闭。
“不仅仅是上海,中国最好的国际学校教师都走了,他们还发了一封信。说他们是一所有
百多年历史的外国学校,封城短期之内无望解封,大量老师辞职。在上海保证不了他们正
常的吃喝。”李敏说。
一所国际学校发布公告称:已有28名外国教师表示可能在6月2日前离开上海,其中24人预
计将在下一学年返回上海。
日本警告上海官方
除了韩国,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15日致函上海市政府宗明副市长。信中称,目前在上海生
活居住着约4万日本侨民,与中国民众一样遇到困难。另外还有约1.1万家日资企业在上海
落户发展,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长期化,停工停产已持续了一个多月,对企业造成严重影
响,可能将被迫转移至其它地区。
上海学者范先生说,日方给上海政府的信其实就是一种警告。
https://tinyurl.com/yc559bnc
(网络截图)
(记者罗婷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范铭)
https://www.ntdtv.com/b5/2022/04/19/a103404082.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