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忧民众误解 中央密会医界建议避用“与病

楼主: rd5186 (GIOS)   2022-04-08 09:48:10
1.媒体来源:
联合报
2.记者署名:
记者许政榆、邱宜君
3.完整新闻标题:
独/忧民众误解 中央密会医界建议避用“与病毒共存”字眼
4.完整新闻内文:
国内昨新增超过500例确诊个案,本土个案占了382例,面对连日个案数飙增,指挥中心指
挥官陈时中首度表态“清零不可能”,未来将走向与病毒共存。国内感染相关3大医学会
、学会及中央官员、国内感染科专家等,昨晚召开不公开论坛,除了就长者疫苗接种、维
护医疗量能等面向讨论以外,据了解,医界也被提醒避免使用“清零”、“与病毒共存”
等词,忧若出现重症或死亡,民众恐产生误解、恐惧或不信任。
昨晚论坛包括台湾感染管制学会、台湾感染症医学会及台湾儿童感染医学会3单位理监事
出席,并邀集国内社区医疗网各区指挥官,以及公卫专家、疾管署官员等出席,从中央、
公卫到医疗院所作为等进行讨论。因应国内疫情升温,会中各界也表明顾虑,包括医界忧
心医疗量能吃紧、需维持经常性医疗,中央也坦言国际情势病毒将是常态存在,台湾难以
豁免于全世界,必须“认清事实”有所因应。
据了解,会中提及不建议再使用“与病毒共存”字词,避免让民众误认病毒没有伤害性,
而放松防疫作为,包括口罩等NPI(非药物介入措施)没做好,或者不踊跃接种疫苗,这
并非中央及医界所乐见,因为“无症状、轻症确诊的前提是有打疫苗”,忧心若未完整接
种疫苗者大量确诊造成重症或死亡,“与病毒共存”字眼误会为政者不负责,恐让确诊者
难以接受。
传染防治网中区指挥官黄高彬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属于感染科疾病,应该由感染科医师出
面说明正确的感染症知识较恰当,昨晚的论坛3个学会也达成共识,将会共同以感染专业
发表声明,包括对于民众的卫教、以及对政府政策呼吁。
黄高彬指出,未来势必要与病毒共存,不能再清零路线,“这样会变世界孤儿”,但我们
不希望与香港、韩国一样快速增加确诊,“那会搞垮医疗量能”,虽现在抗病毒药物准备
还不到理想,因此是用渐进式“与病毒共存”。
台湾感染管制学会理事长陈宜君表示,必须认清病毒的风险,如果太乐观而没有积极作为
,我们也可能必须承受其他国家正在发生的悲剧或灾难。身为一线的医疗人员,在公卫政
策上努力坚守,希望在足够的疫苗保护下,民众应积极照顾自己,也能避免压垮医疗量能
,让医院维持经常性医疗运作。
陈宜君指出,确诊Omicron轻症的前提是“有接种加强剂疫苗”,而豁免了重症及死亡,
若确诊Omicron但没有接种疫苗,重症、死亡是数10倍机率。社群上常见流传片面讯息,
恐让免疫较弱者如长者、慢性疾病患者等松懈,应趁现阶段我国疫苗数量足够,应该在高
疫苗覆蓋率下,维持“低度可控制疫情”,避免冲击医疗量能。
陈时中昨透露,下周将试办轻症者在家照护、并缩小匡列范围。陈宜君表示,过往精准疫
调标准高,目的是追来源,保护其他民众,但量能有限制,经过讨论后,未来疫调量能将
调降,匡列范围缩小到密切接触者;轻症者在宅照护也将有配套措施,包括如何避免影响
其他家人等卫教。她呼吁,民众应尽早施打疫苗,“有打疫苗的人确诊没事,但没有疫苗
保护力的人就很难保证”。
5.新闻连结
https://0rz.tw/mQpGX
6.备注:
看来
并存这个字眼是不会出现了
以下开放帮忙政府想新名词
要切记不要让大家造成恐慌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