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最新期刊研究:午睡超过一小时 失智风险

楼主: b33 (酸痛好利利)   2022-04-06 15:17:40
媒体来源:
联合新闻网
记者署名:
陈雨鑫
完整新闻标题:
最新期刊研究:午睡超过一小时 失智风险可能高4成
udn / 元气网 / 失智 / 像极了失智
2022-04-06 09:20联合报 记者陈雨鑫/台北报导
https://i.imgur.com/eHV0ScR.png
若罹患失智症,失去活动力会更为明显,才会导致白天打盹的现象。图╱123RF
● 午睡太久,罹患失智症风险增高
● 白天打盹并不等于得失智症
● 发生失智症,初期症状难以察觉
白天打瞌睡或午睡超过一小时,恐是失智前兆?台北医学大学神经内科主任叶笃学表示,
人进入老年后,活动量减少或是少了社交刺激等,都可能增加失智症的发生机率。
“阿兹海默症与失智症”国际期刊最新刊登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人迈向老年后,如果白天
在正常时间外,出现至少一次打盹,或每天午睡超过一小时,罹患失智症的风险,比一般
人高出四成。
叶笃学指出,人类退化过程中,活动力会愈来愈差,若罹患失智症,失去活动力会更为明
显,才会导致白天打盹的现象,但并非白天打盹就等于罹患失智症,两者还有一大段差距

该研究蒐集1401位长辈的行动数据,受试者平均年龄为81岁,数据蒐集时间长达14年,受
试者多达四分之三为女性。受试者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七点,配戴类似手表的追踪装置,蒐
集他们的活动状态,若长时间不活动,就会被解释为打盹。
失智患者 打盹年增68分钟
研究开始前,75.7%的受试者没有认知障碍,19.5%的受试者有轻度认知障碍,4.1%罹患阿
兹海默症。经过14年的追踪,原本没有认知障碍的受试者,每天在白天的打盹时间,每年
平均增加11分钟;轻度认知障碍受试者则是每年平均增加24分钟;患有阿兹海默症的患者
,每年平均增加68分钟。
白天减少活动 恐增认知障碍
研究发现,人进入老年后,夜间睡眠品质下降,导致白天打盹时间增加,影响生活作息,
白天减少活动,增加认知障碍的风险。
叶笃学表示,此研究带来重要的结论,当活动量减少或少了社交刺激等,可能增加失智症
的发生机率。失智症可以分为三类,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以及其他,最常见的失
智症为阿兹海默症。
阿兹海默症多与遗传有关,其他的失智症类别较容易因为脑部或社交刺激变少而提前出现
。不过,在正常老化的过程中,本来就会使活动量减少,因此维持良好的运动、睡眠、饮
食及脑力训练的习惯,能避免失智症的发生。
叶笃学解释,造成白天打盹有一部分是晚上睡眠品质不佳,当晚上睡不好,白天就可能产
生嗜睡现象,紊乱的生理作息,就会让脑部代谢出现异常。许多研究显示,深层睡眠能协
助代谢脑中多余的类淀粉蛋白,而类淀粉蛋白是造成退化性失智症的原因之一。
有失智疑虑 可依量表检测
当失智症发生时,初期的症状几乎是“难以察觉”,叶笃学表示,失智症从明显的症状出
现后,再到实际就诊,根据统计,平均近一年的时间。建议若怀疑亲友有失智问题,可自
行从网络上下载“AD-8量表(极早期失智症筛检量表)”检测,八题中有二题以上符合现
况时,建议就医诊断,开始介入治疗,延缓恶化时间。
防失智 生活落实四大招
无论是已经被诊断为失智症或现在身体状况健康稳定,叶笃学说,预防失智,应该要把饮
食、运动、睡眠、脑力训练四大项目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https://i.imgur.com/pAsD6zi.png
AD-8量表 制表/陈雨鑫
1.饮食:三高是失智症的危险因子,注意健康饮食,避免高油、高钠食物,避免三高上身

2.运动:运动可帮助血液循环,刺激脑部细胞生长,每周至少运动二到三次,有助预防失
智症。
3.睡眠:睡满八小时,起床时若身体依旧疲惫表示睡眠品质不佳,需调整睡眠状态。
4.脑力训练:如打牌、益智游戏、社交、画画、唱歌等,都有助于脑部刺激。
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需放媒体原始连结,不可用转载媒体连结: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0695/6217146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