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不明感染源有超大隐形传播链? 名医揭

楼主: ohfly (Traveling)   2022-03-31 03:50:20
1.媒体来源:
东森新闻
2.记者署名:
柯沛辰
3.完整新闻标题:
不明感染源有超大隐形传播链? 名医揭关键“大台北到处小开花”
台湾本土30日新增56例,精神科医师沈政男分析,基隆与双北这些案例,很可能是境外案例在社区造成的多点渗漏,而非同一个感染源头,应当厘清如何渗漏。但他不认同有些人说“疫调没必要”,因为这几天是疫调关键期,若能把新增数压下来,就代表疫调有效,像高雄与台东就是最好的例子,相信基隆与双北也能做到。
沈政男表示,基隆打算进行“类普筛”,此举让他有些讶异,因为基隆这波疫情仍是可控,过几天就会明朗。再者,普筛的先决条件是强制与准确,而家用快筛在这两方面都有所不足,通常是用在一般人口的阳性率够高的情况下,否则伪阳性是个不小的问题,假设试剂特异性是99%、基隆有36万人口,那伪阳性人数将高达3600人,“如此一来将有多少家庭受到不必要的震荡?”
他认为,基隆社区至今已筛检2000多人,虽有几人确诊,但细究起来都有小吃店接触史,真正无足迹关联的社区筛检确诊率趋近零,这代表基隆一般人口的染疫率也趋近于零,尤其基隆市府把关联图解释得非常清楚,几乎所有案例都能找到脉络,唯一最大变量应该是小吃店客人,会不会染疫了却还在社区趴趴走?或许“类普筛”就是为了找出这些人,但一来没有强制性,其次准确度也是问题,利弊如何,值得三思。
沈政男说,台湾先前的防疫利器就是精准疫调与热区筛检,普筛恰恰相反,比较像是一种“地毯式搜索”,除非已经证明前者无效,否则两者双管齐下,可能愈理愈乱。在他看来,现在最需要解释的,反而是基隆与双北的不明感染案例,虽然基因定序已经说明,至少有好几条BA.2的传播链同时进行,即境外案例在社区造成的多点渗漏,到处小开花,不是同一个感染源头。
证据即在于,新北A-F不明感染源案例,周遭接触者阳性数目都不多,代表社区传播并不久,即使是中和的社区群聚,也侷限于邻近住户。不过,必须厘清的是,这些多点渗漏是因为BA.2的传染力超强,造成无意间渗漏?还是少数潜伏期超长的案例,在检疫十天后进到社区?区别两者不容易,即便分辨出来了,以现在氛围来看,也很难加严了。
台北多点不明感染案例,恐怕也是类似情况,同样是境外移入在社区造成多点渗漏,而不是一个超大隐形传播链在各地冒出头来。现在最该担心的是,若社区防疫手段不加严,比如内用与群聚规范都没有要调整,那即使这波疫情靠着疫调或普筛达到清零,接下来还是会有类似的群聚;反过来说,若这一波疫情无法遏制,社区警戒也没有要升级,那新增案例就会持续上升。
至于有人这两天又在鼓吹“疫调没必要、不可能”,他认为这实在是谬论,尤其这几天是疫调关键期,如果可以把新增数压下来,代表疫调有效,“你看高雄与台东,疫情是不是渐渐稳定下来?”所以他相信,只要继续努力,“一、两个礼拜后的基隆与双北,就会是现在的高雄与台东。”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331/2219700.ht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