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春秋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谁文史价值高

楼主: a874622 (流浪者)   2022-03-16 19:39:41
※ 引述《moonlike (Thema & Variationen)》之铭言:
: ※ 引述《laidos (道士)》之铭言:
: : 春秋 四书五经之一
: : 史记 纪传体通史,中学国文课本唸很多篇
: : 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齐名
: : 三国志 三国演义范本
: : 资治通鉴 编年体,打破水缸的司马光编写
: : 以上几部历史著作都很有名,那一部笔法最好?哪一部历史记载最公正或者历史学家最赞
: : 扬?
: : 记得金庸在鹿鼎记里藉著某位贪官描述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价值,不知正确与否?
: : 小鲁只看过小孩白话文史记,其他都没看过,三国演义原文是看过,但三国志没看过,所
: : 以见识浅薄,想问问各位大神的见解?
: : 有卦吗?
史学评价最高和文化影响力最大是不一样的价值
史学方法进步 修订历法精确
史料依历法时序罗列完整
并附各种考异说法并陈
后来的司马资治通鉴
当然胜过前司马的史记
但司马迁的史记影响力不是开玩笑的
单一篇《项羽本纪》里面衍生的成语就有:“ 取而代之” “破釜沉舟”、“霸王举鼎”
、非战之罪”“四面楚歌”、“沐侯而冠”、“锦衣夜行”、“无颜见江东父老”、
“卷土重来”、“一决雌雄”“楚河汉界”、“天亡我也”、“盖世英雄”
“叱吒风云”、“鸿沟”、 “鸿门宴”“分一杯羹” 等十几个常用成语典故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也是 家喻户晓
直到今天 我们讲话常常受司马迁影响
孔子世家赞里面就有好几个常用语法: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余低回留之,
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
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这些典故用语深深印在华人文化灵魂之中
如同爱英国德华吉朋 德国蒙森的罗马史
以史学方法先进严谨 自然是蒙森更符合史学标准
吉朋太多文学修辞想像 但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在西方经典地位
远不是蒙森可比 蒙森罗马史还得诺贝尔文奖但也自认不如吉朋经典地位
吉朋如果用严谨史学方法可能就写不出不朽传世巨著 只是优秀史学作品而已
例如百年来中国通史最知名的就钱穆:国史大纲
而王国维甲骨文研究只一篇文章:破解卜辞中商王庙号与史记殷本纪对照
将中国文字信史前推五百年
通史 专史 各有价值无法一概而论
而司马迁2000年前对历史的看法更是与现代史学观念相合
西方科学革命后影响西方传统史学
认为历史是一个客观真实的过去
史学家可以用理性科学考证追求一个连续客观
上帝全景俯瞰的绝对性历史主体,并寻求历史演进的法则
如黑格尔唯心史观 马克思唯物史观都以为自己掌握了客观历史规则
近代则以为历史不是客观存在的过去
而是现代史家对过去的诠释和再现
如何诠释再现过去要依据资料
如何理解选择组织诠释这些过去的资料
自然包含了史家的意识形态
是人就有意识型态,
意识形态是人掌握并解释外在世界的方法
如马克思唯物观,黑格尔唯心史观,
汤恩比的挑战与回应,笛卡尔理性主义,培根验经主义,
还有觉青的万恶中国史观................
所以法国思想家傅柯说:
历史的起源不是过去而是现在
历史学家选择的过去,实系于当代的权力
司马迁2000年前就给我们答案:
究天人之际(史学理想 追求逼近上帝视角掌握全景客观的存在过去)
通古今之变(史学目标:明了历史演变的规则)
成一家之言(史学现实:只是你自己对过去的叙述和诠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