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胰脏癌、肝癌、胃癌、肠癌、卵巢癌 10大

楼主: b33 (酸痛好利利)   2022-03-10 15:54:14
媒体来源:
TVBS新闻网
记者署名:
丁彦伶
完整新闻标题:
胰脏癌、肝癌、胃癌、肠癌、卵巢癌 10大癌症半数都腹痛!这里痛最危险
2022/03/09 19:21
https://youtu.be/dC7YeILlXns
艺人巴戈日前因胰脏癌去世,从发病到去世不到5个月。前驻泰大使李应元也是胰脏癌,
据形容,胰脏癌痛起来要人命!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腹痛”的经验,有些人形容“肚子胀
胀的”,有些则说“肚子闷闷的”。医师提醒,国人10大癌症中,至少4到5种癌是以“腹
痛”为常见症状。肚子哪里痛?是钝痛、刺痛、闷痛、反弹痛、转移痛差很多,快学“腹
痛九宫格”,提早发现腹痛潜藏危机。
去年11月前驻泰大使李应元传出壶腹癌去世,今年2月,艺人巴戈去世后,才知道他罹患
胰脏癌,从发现到去世只有短短5个月。至于艺人蔡头也是去年底发现罹患肝癌,据说也
是住院短短1、2个月就过世。医师表示,胰脏癌和肝癌都是会腹痛的癌症,另外还有大肠
癌、胃癌也会引起腹痛,而女性卵巢癌腹水时则会有消化不良的腹闷胀感。
https://i.imgur.com/Cqfz0cL.jpg
基隆长庚医院胃肠科医师钱政弘提醒,因为绝大部份的腹痛可能跟吃太多、吃了易胀气的
食物,或是吃坏肚子等饮食不当有关,所以很多人腹痛时的第一件事,就是“吃胃药、吃
止痛药”。但是因为我们的多数内脏都在腹腔,腹腔疼痛很难鉴别到底是内脏痛还是吃坏
肚子。
腹痛不能忍,就医检查前勿随意吃止痛药
例如病毒性肠胃炎会引起胃痉挛、胀气而导致疼痛,而可能致命的肠癌、阑尾炎,有时却
只有轻微疼痛甚至完全不痛。钱政弘说,所以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卫教资讯网站“
MedlinePlus”指出,有腹痛就医前先不要随意吃止痛药,也不可“忍忍就好”。而是要
持续注意腹痛的频率、位置、伴随症状、持续时间等特征,或尽速就医由医师诊断,才不
会延误治疗时机。
是内脏痛还是转移痛?
钱政弘说,肚子痛的原因大略可分为三种:
https://i.imgur.com/fY3SV03.jpg
内脏痛:
胃、肠、等内脏收缩、痉挛、受到药物刺激、器官的被膜伸展、受到挤压导致疼痛。
体性疼痛:
皮肤、骨头、关节、腹膜、横膈膜、胸膜等透过物理性刺激造成疼痛。
关联痛:
也称为“转移痛”,因为身体某一部位疼痛,而让邻近的部位也疼痛,如心脏疼痛连带造
成左肩、下颚痛,胆石症造成右肩疼痛等。
也因为腹痛牵涉疾病太复杂了,钱政弘说,所以在医学院考试的时候,常会考“腹痛九宫
格”的题目,把腹部分成九个部分,依照疼痛的不同位置,来推测可能是哪些器官发生问
题,是第一个要进行检查的目标:
从腹痛九宫格看疾病危机
https://i.imgur.com/kQlR592.jpg
右上腹:
胆囊、肝脏疾病
右侧腹:
升结肠疾病、肾/输尿管结石
右下腹:
盲肠炎、卵巢囊肿
上腹:
胃/胰脏疾病
中腹:
急性肠炎、肠阻塞
下腹:
骨盆腔炎/子宫炎、直肠/尿道问题
左上腹:
胃病、12指肠溃疡
左侧腹:
降结肠疾病、肾/输尿管结石
左下腹:
乙状结肠疾病、卵巢疾病
钱政弘说,很多患者就医在形容腹痛位置的时候,常常说不清楚,例如问“肚子哪里痛?
”会说上腹痛,然后一下又说“下腹也痛”,有时候又说“背后也在痛”。这个时候就可
以判断,病患可能是发生有“转移痛”的疾病,例如胰脏炎可能会从上腹痛痛到后背。
另外,像主动脉剥离等问题,有些也会有转移痛,就可以让医师做判别。而腹痛不只是胃
、肠等消化道的问题,妇产科毛病也很多,通常比较靠近下腹部,像右下腹除了主要是盲
肠炎以外,女性则要小心卵巢肿瘤,而中间的下腹疼痛则可能是子宫炎、骨盆腔炎,左下
腹除了乙状结肠要注意以外,卵巢肿瘤也是不能忽视的。
腹痛7、8成还是消化问题,中医3穴止痛调理肠机能
中医师吴亚凡表示,有时候还是不要自己吓自己,大部分的腹痛和消化不良有关。中医来
介绍3个常见很有效的止痛穴位可以在吃太多、消化不良时按压做养生保健。
https://i.imgur.com/rvO3cGa.jpg
第一位穴位是“内关穴”。它的位置在我们手腕内侧的正中线,往手臂方向外开3根手指
的指幅。她表示,内关是“心包穴”,对于因为压力大引起的胃痛特别有效。比如现在很
紧张,压力造成胃发炎、胃溃疡、胃痉挛时,就可以按压内关穴。
防晕车、眩晕也可按压内关穴
左手右手不拘,按了都有效。建议可以两手轮流压,每次按压1到3分钟,就有情绪舒缓的
作用。吴亚凡表示,如果是搭车舟车劳顿,感觉有点头晕、恶心、想吐的时候,按压内关
穴也很有帮助。
第2个穴则是“中脘穴”。吴亚凡说,中脘穴在腹部附近,先找到自己的肚脐,再从肚脐
直上一个手掌的宽度,这个穴位是针对各种胃疾,按压下去的时候都能缓解。像现代人很
常见的“胃食道逆流”有时候会造成胸闷,或引起咳嗽或心悸的时候,我们的掌心按压中
脘穴,由上往下轻轻地压下去,都有缓解的作用。但注意这个穴位不建议刚吃饱的时候按
压,否则可能会引起不适。
一组两穴把肠胃机能都调好
第三个则是“一组穴道”, 也就是按压“上巨虚”加“下巨虚”穴。吴亚凡解释,这两
个穴和足三里穴同属一个家族,都属于胃经。寻找这两个穴位的方式要先找到足三里穴,
也就是膝外侧往下4指之后,再往下4指,就是上巨虚穴,而上巨虚穴再下1指的宽度则是
下巨虚穴。
吴亚凡说,上巨虚穴代表“大肠的合穴”,而下巨虚穴则代表“小肠的合穴”,所以两个
穴位一起按压可以调通我们的大小肠,也就是把整个消化道胀气或便祕、腹泻等各种肠胃
不适进行调理。
◎ 咨询专家/钱政弘医师‧吴亚凡中医师
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需放媒体原始连结,不可用转载媒体连结:
https://health.tvbs.com.tw/review/33200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