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everen (还在酝酿的剧本)
2022-03-09 01:17:13身为能源产业的小小螺丝钉,我来分享一下产业打滚的时候常会遇到的状况:
1. 太阳能不是熟悉的事物
通常在我们在吊挂太阳能设备时,邻居都会过来围观、询问,很多人都会感兴趣。但大
部分人对不熟悉的东西是抱着极度被动的态度,所以他们大多宁愿先看别人装之后都没事才
会考虑。
2. 住宅进出问题
在施工/设备维运时难免会需要出入住宅上到屋顶,但大部分人对于私领域是很保守的
,很多人宁愿放弃太阳能的遮阳跟租金也不想让陌生人进出家里。
3. 20年合约
在政策面来说,20年保证售电是台电对于装设太阳能的电费保证;但对于民众而言,20
年的屋顶租约负担太沉重,他们会担心未来房产安排有变量时被合约绑住很麻烦。
4. 周遭环境限制
在台湾透天太多是违建加盖(虽然太阳能在违建上设置的法规有放宽),即使住户自己没
有违建也有很大的机率被隔壁邻居加高的铁皮屋挡到太阳。
5. 经济规模
由于太阳能合法申请的流程旷日废时,一个小案子流程也要跑好几个月的时间,间接拉
高了人力成本。透天屋顶如果面积不够大的话每单位成本就会被拉高不少;大楼屋顶则是很
大的机率被位在中央的电梯机房、水塔等(屋顶突出物)遮住阳光,另外楼层数高也会造成线
路铺设路径过长,进而增加成本
结论:
太阳能算是个可以让住户、厂商、电力环境多少都有受益的技术,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让民众
了解接受、淘汰不良厂商、研拟更严谨的并网策略跟更全面的回收退场配套。
租屋顶为什么难,因为难在还没有健全的制度去支持它被大众接受
大概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