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时中谈国产疫苗:“韩国现在赢台湾,我感触很深”
659
蒋濬浩
2022年3月1日 周二 下午2:31·8 分钟 (阅读时间)
圖/《遠見》專訪衛福部長陳時中談國產疫苗。張智傑攝
图/《远见》专访卫福部长陈时中谈国产疫苗。张智杰摄
随着取消疫情警戒分级,台湾迈向“经济防疫新模式”,正式揭开后疫情时代的序幕。台
湾在过去两年虽防疫有成,但在国产疫苗发展上,却一路跌跌撞撞,不仅没有取得WHO认
证,更在争取国际大药厂代工上失利。《远见》专访卫福部长陈时中对于国产疫苗的看法
,为什么他认为台湾疫苗产业远不该如此?
随着各国纷纷在防疫上加速松绑,指挥中心也宣布,台湾也于3月1日起取消疫情警戒分级
,走向“经济防疫之路”,未来疫苗接种率,将成为能否与病毒共存的决战关键。
疫情进入下半场,值此时刻,卫福部长、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接受《远见
杂志》专访,回顾过去两年间台湾国产疫苗的发展。
访问中,针对国产疫苗当前情况,他坦言,高端疫苗被WHO认可,让台湾疫苗“还有一口
气”。
提及过去一年间,韩国在疫苗代工上的领先,陈时中也少见地感性回应“这件事情,让我
感触很深”,若台湾生技业没有十几年“被头上砍一刀”,现在可能不会输韩国。
至于未来台湾疫苗产业如何走?陈时中表示,疫苗产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研发,中研院、
国卫院必须先扛起研发责任,后期再由民间接下疫苗量产的棒子;同时,台湾应跳脱低阶
的疫苗成品代工,瞄准“技术代工”、提升国产疫苗的技术实力。
至于十年后,台湾有没有机会站上疫苗国际杯的第一线,陈时中表示,这有赖社会各界一
同谋求共识,“要打国际杯,现在就需开始准备。”以下是陈时中的专访精华摘要:
没有人可以预知疫苗会成功
《远见》问(以下简称问):截至今日,WHO一共通过了10支疫苗的紧急授权许可,但其
中并未有台湾疫苗入列,以生医技术自豪的台湾,为什么在这次疫苗国际杯上,难有一席
之地?
陈时中答(以下简称答):我们现在正在打不是吗?其实谈疫苗国际杯的赢家,很多都事
后之明。在前年刚开始投入疫苗研发时,不论是mRNA、腺病毒技术,对科学界来说,都是
陌生的技术,没有人知道会不会成功,即使像国际药厂GSK,也都在开发中期(因成果不
彰)决定退出这场疫苗竞逐。
各国采取的策略,就是专注在自己最擅长的技术上,台湾过去在次单位蛋白疫苗上技术较
成熟,所以我们有国光、联亚和高端。
所以从技术层次上来看,台湾其实不适合跟AZ、BNT、Moderna做比较;如果是跟同样做蛋
白疫苗的Novavax比,其实台湾并没有慢国际太多。
问:过去一年,疫苗市场仍是卖家市场,国际大药厂纷纷至亚洲寻求代工合作对象,印度
、日本、韩国都有取得代工订单,台湾为什么无法打入疫苗供应链?
答:台湾去年曾跟AZ谈过代工,但谈判时发现,若要达成AZ所需的代工规模(约3亿剂)
,那几乎是全台疫苗工厂总量能,答应对方,将妨碍台湾其他疫苗的生产量能,也会影响
未来疫苗安排的自由度。
但与AZ谈判破局,不代表台湾放弃与国际药厂的代工商机,台湾还是会持续跟其他公司继
续谈。
不过,目前台湾疫苗算是充足,今年,Moderna预计进口2000万剂,那因为第三针是半剂
,所以可以打到4000万人次,另外还有AZ次世代疫苗500万剂,跟即将谈妥的BNT疫苗。
所以,接下来谈代工合作,我们不打算谈疫苗成品的代工,而是希望取得大厂的技术代工
,透过与国际合作,协助国内疫苗产业取得技术升级。
问:疫情下,疫苗产业的硬实力,已成为国际硬实力新指标,接下来,政府对台湾疫苗产
业上的具体规划有哪些?
答:疫苗产业大体可分作研发、代工两个面向,从国家的角度思考,就是如何妥善将经费
分配在两者之上。
台湾是有能力去做高阶的技术代工的。但是在发展技术代工前,需要先建立前端的技术底
蕴,投资技术是非常花钱的,若要民营机构自行负担,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站在政府的
立场,会将经费先投入到研发上,在技术成熟后,代工再交由民间去发展。
具体来说,基础的研究责任,会由中研院、国卫院负担起来,像最近中研院成功以mRNA技
术,研发出次世代疫苗,接下来,中研院也会继续执行后续的动物实验。
疫情期间,国卫院也开始建造新的疫苗生产线,用于紧急生产使用,制造量约是一次100
万剂,规模虽然不大,但在战略上或技术转移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若有紧急状况
,台湾至少具有疫苗制造量能,可以快速提供医疗、军事人员使用。
台湾无法在疫苗代工出线的原因
问:韩国这次在疫苗代工上,不论在技术、填充、分装上,都成功与国际大厂合作,台湾
这次为什么会输给韩国?
答:韩国为什么现在赢台湾,这件事情,我真的感触很深。如果台湾生技业没有十几年前
被头上砍一刀,现在我们可能也跟韩国旗鼓相当。
你说台湾为什么会落后韩国?看看浩鼎案的时候,大家怎么搞的,还有当初爱滋新药引入
台湾(宇昌案),被很多居心的人操作,最后都以失败收场,这样搞下去台湾生技业当然
会垮。
如果那时候没有浩鼎案、宇昌案,我们现在这一块是可以跟韩国一拼的。但因为这些案件
,让国内外的人才,都不敢投入到台湾生技界。
你看翁启惠院长,被一个官司缠了7、8年,哪还有空出来领导台湾生技业?这就导致整个
台湾生技业停滞,没人敢投资这类先进、高端的技术。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遠見資料照
中研院前院长翁启惠。远见资料照
所以大家要扪心自问,十几年前的事件,真的是对台湾生技业的浩劫;这次高端的事件也
一样,我说真的,今天如果不是WHO选了高端,台湾生技业可能又会再次被打击,那你说
,谁敢再投资这些技术?专家意见又有谁敢提意见?
其实政府、科学界都想打生技国际杯,但如果社会没有办法理性去看待科学这件事,那怎
么有机会打世界杯的可能性?
现在台湾疫苗,就看高端最后会不会成功,现在高端还为台湾留有“一口气”,如果WHO
实验成功,那将为台湾生技注入一股很大的力量。
问:如果10年后,全球再次爆发大规模的流行性传染疾病,台湾还有机会登上疫苗世界杯
的舞台吗?
答:我们的确在往这方面努力,但还需要有更强的底蕴,才有机会。如何积累底蕴?吸引
国际大厂合作,透过技术上的代工,激发台湾的研发火花,是方法之一。
在这方面,台湾其实有着非常好的投资环境,我们在中高阶的生医人才储备完整,法规上
也非常健全,这在国际上可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但更重要的一点还是,人民和立法院要去支持国产疫苗产业。生技产业不是一个能投资后
、就能立即看到回报的产业。
在紧急的时候,大家会说钱花太少啦、有得用最重要;但是等到疫情过了以后,大家又会
开始回来检讨说,为什么程序上不完整?当初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这当然是一个举世皆
然的情况,只是在台湾的政治气氛下,这样的情况又更严重。
如果我们希望十年后,可以打上疫苗国际杯,那需要从此刻起,就开始形成全民共识。否
则十年后,又有谁可以打疫苗国际杯?
https://reurl.cc/yQlx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