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俄罗斯乌克兰危机:美俄在欧洲对峙,中

楼主: TBOC (花严)   2022-02-24 11:36:49
俄罗斯乌克兰危机:美俄在欧洲对峙,中国为何如履薄冰?
斯影/BBC中文/2022年2月22日
目前看来,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这场备受瞩目的危机中,中国正如同走钢丝一样小心翼
翼地权衡利害关系——一边是因应地缘政治格局变化而越走越近的“老朋友”,一边是其
重要经济战略“一带一路”通往欧洲的重要门户。在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关系中,还有与美
国欧洲等传统西方国家在长远战略地位方面的博弈。
“中国越来越认识到,如果俄罗斯在这一轮与西方的地缘政治对抗中未能获胜,中国将成
为下一个目标。”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 Sydney)政治和国际关系高级讲师亚力山
大·科罗廖夫(Alexander Korolev)对BBC中文说。
中国的“政策中立”
俄乌之间近期爆发冲突后,北京在初期一直倾向于保持沉默,多以引述事实为主发表回应
。在外界不断追问及质疑中国如何履行大国责任时,北京才逐渐透露立场。但中国很大程
度上维持表面的政策中立,即原则上不在俄乌之间选边站队。
本月19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就乌克兰局势发表了中方立场。
他强调,“各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得到尊重和维护,因为这是国际关系的基
本凖则,体现的是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也是中方一贯秉持的原则立场,对乌克兰也不例外
。”
王毅还说,“对于欧洲安全,各方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关切,其中俄方的合理安全关切应该
得到尊重和重视。”
这些言辞一经发布,立即引发观察人士讨论。
“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决定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沉默。北京认识到与莫斯科走得太近会带来
风险,并且会被看作助纣为虐。”美国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亚洲计划主任葛来仪(
Bonnie Glaser)在推特上表示。
“(中国)一边要坚持严格的不干涉政策,一边又要给莫斯科通行证,这太难了。”美国
智库兰德公司的资深防卫分析师葛罗斯曼(Derek Grossman)在推特上表示。他还说,从
王毅的表述来看,北京并没有直接谴责莫斯科的军事集结,因此不过是“毫无意义的婉转
辞令”。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国际关系系主任朱志群教授用“四平八稳”
形容王毅的表态。他对BBC中文说,这反映了中国外交一贯的立场。“虽然中俄关系比较
紧密和特殊,但中乌也比较友好,没有利益冲突。中方所说的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应该是包括乌克兰和俄罗斯。”
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承认乌克兰东部由叛军控制的顿涅茨克(Donetsk)和卢甘斯
克(Luhansk)为独立国家。拜登随即宣布禁止美国人与这两个地区进行新的投资、贸易
和融资。英国、澳大利亚、欧盟等也纷纷谴责普京的决定。
中国并没有公开谴责俄罗斯的行为。中国外长王毅22日在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话中表示
,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任何国家的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尊重,联合国
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应当得到维护。
王毅重申,乌克兰问题与新明斯克协议未能有效执行密切相关。他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
过对话谈判缓和事态,化解分歧。
默许入侵乌克兰?
在这场俄乌冲突中,中国至今在支持俄罗斯方面公开表达的最清晰的立场是,反对北约扩
张。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支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各方各有看法。
北约的扩张问题一直是俄罗斯关注的焦点,该国也因此与美国及其北约盟国陷入对峙。俄
罗斯军队已经连续数周在乌克兰边境大规模集结,莫斯科要求北约提供全面的安全保证,
包括停止进一步东扩,并坚决保证拒绝乌克兰成为其成员国。而前苏联国家乌克兰则希望
加入美国领导的北约,以抵御来自俄罗斯的潜在威胁。
中俄领导人在冬奥会开幕前的联合声明中表示,双方反对“北约继续扩张”,并呼吁北约
“摒弃冷战时期意识形态”。
中国与俄罗斯媒体几乎如出一辙地宣传,北约扩张是导致这场冲突的根源。双方还多次表
示,美国及其盟友夸大来自俄罗斯的威胁。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管的《中国国防报》本月9日称,“西方不断渲染俄罗斯在
俄乌边境集结重兵,意图‘入侵’乌克兰。”两天后,该报又以“美国给乌克兰紧张局势
‘火上浇油’”为题,强调美国持续加大对乌克兰局势的干预力度,“试图多方位对俄施
压”。
一些分析认为,中俄两方在反对北约扩张上的一致步调,意味着中国对俄罗斯入侵的默许

“中国支持俄罗斯在欧洲安全秩序上的立场非常明确,”马歇尔基金会的葛来仪和司马安
洲(Andrew Small)在美国新闻杂志《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上撰文指出,“如
果说中国在2014年冲突后为俄罗斯提供了部分安全网,使其免受经济制裁的影响;那么这
一次,北京在可能发生入侵之前,就已经更公开地为俄罗斯在欧洲展开侵略提供助力。"
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澳洲国立大学(ANU)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Wen-Ti Sung)认为
,“默许”一词言过其实。他对BBC中文说,“反对北约扩张便是反对冷战思维蔓延,符
合中国一向论述,中国并未就俄罗斯开特例。”
他解释,中国一向声称反对所谓“冷战思维”,并以此论点批评各种军事同盟,比如松散
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QUAD)、澳英美安全协议(AUKUS)等,更何况是北约这一更加实
质的军事同盟。
宋文笛因此认为,中国在中俄联合声明中表示反对北约继续扩张,“与其说代表中国挺俄
罗斯,不如说中国尽力回避就乌克兰个案指名道姓地作任何评论。”
朱志群也说,中俄领导人联合声明反映了两国的一贯看法,中方没有默许俄罗斯在欧洲的
挑衅。
“目前世界格局似乎又回到冷战时期,美国及其盟友高调对抗中俄。从中俄的角度来看,
冷战早已结束,苏联已经垮台,华沙条约组织也随之解散,所以为何北约还存在并继续扩
大?他们一直质疑北约存在的合理性。”朱志群说。
中俄的默契
有分析认为,中国在这场俄乌冲突中看似中立的立场,实则反映出中国与俄罗斯以默契的
方式相互支持。
新南威尔士大学政治和国际关系高级讲师科罗廖夫(Alexander Korolev)对BBC中文说,
“他们没有对彼此的领土主张发表过明确声明,但在与西方对抗时,他们相互支持。”
从过往互动来看,当涉及到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争端时,俄罗斯只发表过一些“一般性的礼
节性声明”,表示必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但俄罗斯完全支持中国无视海牙法庭对南海问
题的裁决,并表示拒绝美国将该问题国际化的企图,科罗廖夫解释。
“即便王毅说领土完整很重要,但在遏制西方尤其是美国时,中国还是最有可能支持俄罗
斯。”
中俄两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同盟,但从目前的态势来看,中俄正在越走越近。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两国
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双方还公布了更广泛的经济合作计划,尤其是在石油和
天然气领域。
对于俄罗斯,中国的支持是天赐良机。美国近期不断警告,一旦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将对
俄罗斯采取经济制裁。而与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合作将减轻制裁所带来的影响。
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半岛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取消了与俄罗斯油气公司的合
作,中国则与俄罗斯签署新的天然气供应协议,并开始建设重要能源项目“西伯利亚力量
”管道。
《日经亚洲》引述俄罗斯政界内部人士表示,随着莫斯科和华盛顿在乌克兰问题上摊牌,
普京正指望中国帮他度过难关。
“中国是我们的战略缓冲,”俄罗斯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主任、克里姆林宫的长期顾问
谢尔盖·卡拉加诺夫(Sergey Karaganov)告诉《日经亚洲》。“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
我们都可以依靠中国获得军事、政治和经济支持。”
中国成为短期赢家?
中国之所以如此谨慎地表达立场,与其同美国及欧洲在外交、经济方面的战略博弈息息相
关。
“中国从当前的乌克兰危机中短期受益,因为这场危机分散了美国对中国的注意力——原
本中国才是华盛顿的主要对手,而不是俄罗斯。”科罗廖夫说。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近年来急剧恶化。2018年美中贸易战爆发以来,双方在军事、科技等多
方面发生冲突,两国关系跌入冰封期。新冠疫情更令两国关系恶化加剧。华盛顿在北京尤
为在意的奥运会前以新疆人权问题为由发动外交抵制,令中国的国际形象蒙上阴影。
科罗廖夫说,中美竞争是当代国际体系中最突出的结构性特征,是长期趋势。近期美国也
在巩固印太地区的力量以遏制中国。而美国目前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俄罗斯及其乌克兰
政策上,暂时没有人再谈论新疆问题了。
“这让美国筋疲力尽,也为中国在亚太地区与美国争夺地缘政治影响力赢得了时间。”
美中两国从接触走向对抗,进入“新冷战”双边关系路在何方
中国、立陶宛与台湾争端:欧盟向WTO提诉讼 美国官员访立陶宛谈经贸合作
最近两年,不仅美中关系恶化,中欧关系也呈螺旋式下降。欧洲对中国的非市场经济行为
及人权记录的担忧不断增加。去年3月,欧盟制裁了四名中国官员及新疆公安厅;中国随
后对欧洲议员实施反制裁。去年一项拟议中的欧中投资协定也遭到搁置。
最近几个月,在北约成员国立陶宛加深与台湾之间的关系后,中国对其采取贸易禁令。欧
盟多国团结起来为立陶宛辩护,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提起诉讼。
华盛顿智库捍卫民主基金会(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研究员克雷格
·辛格尔顿(Craig Singleton)在《外交政策》撰文指出,中国对欧盟和英国的出口加
起来几乎是对俄罗斯的10倍。随着对技术转让和中国投资的限制越来越多,以及要求减少
供应链对中国依赖的呼声越来越高,如果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对普京过于支持,中国的经
济可能面临来自欧洲的制裁。
宋文笛认为,“中国希望在欧洲和俄国之间,保存超然的制高点,引起双方竞逐北京支持
,进而增加中国面对美国时的筹码。”
他形容中国需要俄罗斯在欧洲制造“恰到好处的紧张局势”,“紧张得足以分散西方能够
放在印太区域的精力,甚至引发欧洲争取中国调停;但是不要升级至全面战争,以免为中
国二十大之年带来太大的不可控的国际环境变量,也避免西方国家怪罪中国、批评中国为
侵略者俄罗斯提供助力。”
科罗廖夫指出,欧洲本身在乌克兰问题上存在分歧。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与美国并不完
全在同一阵线。欧洲不太可能因为乌克兰问题而有意切断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因为乌克兰
不是欧洲的优先战略利益。
他认为,尽管中国担心乌克兰局势升级可能带来的后果,但北京不太可能在全球政治的一
般事务上,尤其是俄美关系上,停止支持俄罗斯。在中国与西方关系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
,“中国不能失去其唯一的盟友。”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047542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